崞县五峰山:崞县崞山探源
崞县五峰山:崞县崞山探源城内建有多个庙宇,如岱山庙(又称泰山庙)、城隍庙、文庙等。文庙为元代大德年间所建,属州级文庙,惜毁于文革年代,现正修复中。 小南门以北,有一单拱石拱桥,名普济桥,为金泰和三年修建,其样式、结构与著名的赵州桥相似,被誉为”小赵州桥”。 北门(宁远),中南门(景明),小南冂,保存完整,现仍正常通行,西门(保和)封闭闲置,东门(临沱)已毁,门两边土城墙仍存。
崞县崞山探源
弓子正
近年来,因工作关系,一年总要跑几次崞阳。崞阳镇,位于原平市正北四十华里处,旧时为县治所在地,叫崞县。上了年纪的人仍习惯地叫崞县城。
崞县(元朝称崞州)从隋大业二年始置,至1958年县政府迁到原平镇,有人统计共存续1350年。虽经历代战火及文革的劫难,仍存不少遗迹可供观瞻。
北门(宁远),中南门(景明),小南冂,保存完整,现仍正常通行,西门(保和)封闭闲置,东门(临沱)已毁,门两边土城墙仍存。
小南门以北,有一单拱石拱桥,名普济桥,为金泰和三年修建,其样式、结构与著名的赵州桥相似,被誉为”小赵州桥”。
城内建有多个庙宇,如岱山庙(又称泰山庙)、城隍庙、文庙等。文庙为元代大德年间所建,属州级文庙,惜毁于文革年代,现正修复中。
围 绕古城也流传不少传说和故事。 最有名的是”常遇春盔挖崞州城”,和“常遇春火烧万家庄”。
洪武初年,明军驻扎在滹沱河东岸、大阳村一带。因崞州城墙高大坚固,元守军兵力雄厚。明军统帅常遇春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在城南万家庄一带 纵火,烟火绵延几十里 ,故意诱导元军南移防御。明军却在东门一带,让兵士以头盔盛滹沱河水泼在城墙上,又用头盔挖城墙,以此攻陷崞州城。而万家庄一带民居则变成一片废墟,老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常遇春的恶行,从此遭受崞县百姓的代代唾骂。
崞阳的传统名吃叫“麻叶”,在晋北一带颇有盛名。只原平城内,打着“崞阳麻叶”招牌的店铺,就有好几家。据市场反馈,崞阳西门外有个叫”井沟兄弟”的店铺,所产麻叶,口感、口碑俱佳,附近居民趋之若鹜。
崞阳的人文景观丰富,文化积淀厚重,使我产生了考究崞阳来历的浓厚兴趣。
崞阳之名源于崞县,崞县之名源于崞山。因为“崞”这个汉字,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山的名称。迄今为止,这个字只用于山西省原平市、浑源县两地的地名。
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历史上曾出现三个崞山:
一 、现在仍保留名称的崞山,在原平市大林乡南神头村(现名迎新)西北,距崞阳镇二十五华里至三十华里。
这个崞山:一名围屏山,又名马头山。围屏,是按山的形象起的名。由四五个形态各异的山峰,象古屏风一样,围在一块儿,重峦叠嶂,犬牙交错。山上树木稠密,郁郁葱葱,满眼绿色,青翠欲滴。古时候,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持完好,为崞县八景之一,名曰:崞山叠翠。
马头之名,和秦朝蒙恬将军的传说有关。据说,蒙恬和公子扶苏曾在县境内驻守。龙宫,太子崖这些地名,都和扶苏有关。崞山南三里许,石上有马蹄印迹,据民间流传,是蒙恬将军骑马到此留下的。一一马头山由此得名。
崞山西南麓曾有一古寺,名崞山神寺。崞山神即为蒙恬将军,置于主殿供奉,后殿叫太后殿,供奉的是北魏惠太后。前院建有叠翠楼、渡仙桥等。该寺最早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据亲历者回忆,寺庙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精湛。可惜在文革初期拆毁,现仅存多通古碑。近几年,又新建门楼、渡仙桥、大殿等。
二、 浑源县西北二十里的横山,古时候曾叫崞山。
横山横亘于一片平原中间,南北走向,最北端走向偏西,状如伏虎,故又名卧虎山。看上去,很普通的一座山。没有名胜古迹,植被稀疏,一条水泥路直通到山顶。东侧山坡开阔,有大片的坟茔。西侧建有石料厂,正在开山破石,视线所及,尽是裸露的、白花花的岩石。
山下宝峰寨村、麻庄、毕村的三角地带,有一坦平如砥、方方正正的地方,叫古城洼,是个古城遗址。
东边有低矮土城墙体,一线相连,轮廓分明,其它方向的墙体则时断时续,依稀可辨。西边一侧是由北流向南的沙沟河漕。中间空地全为耕地。北面路侧,立有”崞县古城”石碑保护标识,碑背面标明古城四至范围。此碑为浑源县政府2016年12月所立。
原 来古时候这里也有个崞县。 根据史籍记载,这个崞县在西汉时朝就已存在,比原平境内的那个崞县,年代更为久远。 王莽新朝时改为崞张县,东汉时复置崞县,经魏晋南北朝,一直顺延到隋唐时期。
原平市境内有崞县、崞山,浑源县境内也有崞县、崞山。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这还得从西晋末年的一次著名的”五县移民”事件说起。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晋怀帝封北魏先祖拓跋猗卢为沟注陉(即沟注山,也叫雁门山)北五县(包括马邑、阴馆、楼烦、崞县、繁峙)代公。
之前,拓跋猗卢曾帮助权臣并州刺史刘琨击破晋北劲敌白部刘虎。这年十一月,猗卢兵临太原城下,平北将军刘琨不能制,只得表奏晋怀帝割陉北五县之地乞和,并将五县人民迁回陉南。
原崞县居民迁于今崞阳镇,原楼烦县居民迁于今大阳村,各立城邑。
原崞县遗民迁居陉南后,仍怀念故乡山水,就把崞阳西南的马头山改名,叫崞山。原平的崞县、崞山,和浑源的崞县、崞山,实为一脉相承,原平的崞县、崞山之名,都来源于浑源。
陉北先民迁走后,鲜卑统治者又迁燕、代一带人民以填充,仍置崞县。
因每到夏季,沙沟河洪水暴涨,泛滥成灾,而不能根治,隋唐时,县治迁到县境南,改称浑源县,陉北崞县、崞山名称俱废,成为历史。
北魏郦道元所蓍《水经注》对此崞山有详细描述,《魏书》则记载了北魏蓍名的”惠太后”和崞山的历史渊源。
惠太后窦氏,名字不详,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乳母。因丈夫犯了死罪,她和两个女儿一同被罚入宫为婢。由于品行端正,又懂进退,被选为拓跋焘的乳母。
当时,北魏实行残忍的”立子杀母”陋习,拓跋焘年仅十二岁,亲生母亲早已离世。窦氏天性善良,对拓跋焘视如己出,悉心教导成人。拓跋焘长大后对窦氏待之如亲生母亲,奉养至孝。太武帝即位后,尊窦氏为保太后,又尊为皇太后。
窦氏得封太后后,依然谦逊、低调,保持仁慈美德。她治理后宫,好扬人之善,隐人之恶,极有美誉。
窦氏生前曾登临崞山,对左右言,愿死后葬于崞山。太平真君元年(440年),窦氏去世,终年63岁,谥号“惠太后”。第二年,被隆重安葬于崞山。并在崞山建庙树碑以颂扬其美德。
宝峰寨村南一里,有个地方叫大寺湾,曾有一座寺庙,叫横山寺,又叫崞山寺、宝峰寺,是北魏孝文帝为追念惠太后所建。建筑规模宏大,殿阁较多。据说当年在大同一带,名闻遐迩,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民国时期改为学校,解放后拆毁,现仍有些残壁断垣遗迹可寻。
三、北岳恒山,古时也叫崞山。古时的北岳恒山,并不在山西省浑源县境内,而是在河北省阜平、唐县、涞源、曲阳一带,现在叫大茂山,或神仙山等。
这个历史事件叫”北岳改祀”。经过明朝朝臣的多次争论,至清朝顺治十七年才落锤定音,将北岳恒山祭祀地点,由河北省曲阳县改到山西省浑源县。
在这以前,浑源的这个山并不叫恒山,而是叫高氏山(或高是山)、崞山、玄武山、玄岳山、紫岳山等,“崞山”之名赫然在列。
高氏山是远古时代的地名,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专指恒山主峰之一的翠屏山。
玄武、玄岳、紫岳等名,其实最早是道教徒们对恒山的称呼。玄武是龟蛇合体的神兽,代表长生不老。在道教中,玄武被封为”真武大帝”,地位最为尊贵。以后,这些称呼也逐渐在民间流行。
河北著名的人文学者梁勇在一篇关于“北岳改祀”的文章中说,清朝顺治改祀之前,浑源的恒山一直叫崞山,叫了3000多年。崞山是恒山通常的称谓,或者说是最权威的称谓。
恒山主峰东是天峰岭,西是翠屏山。翠屏山一侧,建有著名的”悬空寺”,其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令世人叹为观止。这座名寺,当初也是北魏孝文帝为感念惠太后而修造的。
这样,三个叫崞山的山上,都建有纪念惠太后的庙宇。一个奴婢出身的汉族女子,竟逆袭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太后?这个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的传奇人物,值得后人记念、效尤。
梁勇先生在其它相关文章中还指出,战国时期,恒山叫崞山,赵武灵王置崞郡。由此可知,崞郡是因崞山而得名的。这是历史上首次将崞山之名用于行政地名。以后出现的崞张、崞州、崞县、崞阳等,都源于此。
至于为什么要将横山改叫崞山呢?或许和一次分县有关。
原来秦朝统一后,将”崞郡”分为两县:浑源县西北,设崞县;浑源县东南,设平舒县。平舒县内有崞山(即恒山),崞县境内却无崞山。为此,就把崞县附近的横山改叫崞山。这个情况,和原平的马头山改叫崞山,道理是相通的。
顺便说一句,横山叫崞山,只有北魏一朝有文字记载。随着崞县之名在浑源的消失,横山也不叫崞山了。
总 之,一句话,崞郡、崞县、崞川(即神川)、崞州、崞阳等地名,皆源于北岳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