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马有牛蹄(牛有角马四蹄)

马有牛蹄(牛有角马四蹄)无为之境界,少做即多做。无为,是顺应自然,遵循天地,使天下万物相于和谐,达到自热而然的状态。虽然说牛套上鼻子可以去耕地,马套上缰绳可以去奔驰,但是,这始终失去了牛马的自然本性,牛马是不乐意的。无为就是让牛马自由,自由就是通过“有为”而达“无为”。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整个牛群跟着他往前走,牧童吹着笛子,悠然自得。为什么一个小牧童可以去放养一群牛?因为遵循了自然。而马驯服了之后,就可以信马由缰。所以,“有为”的目的是为了“无为”,而无为才是真正的作为,因为无为是遵循自然,遵循本质。无为,是努力之后的静止,奋斗之后的平静,让世界一切归于本源,静静前行。

马有牛蹄(牛有角马四蹄)(1)

水的最高境界是止,止于至善,人的至高境界亦然。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古往今来,欲有所得,必从止中来,但是知止并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强为,即“无为”。

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有为”。无为,就是“牛有角,马四蹄”;有为,就是“牛穿鼻,马戴缰”。为什么?因为牛有犄角,马有四蹄是自然的,是本性使然;但是如果穿上牛鼻子,套上马缰绳,就是人为的,是对自然的违背。

虽然说牛套上鼻子可以去耕地,马套上缰绳可以去奔驰,但是,这始终失去了牛马的自然本性,牛马是不乐意的。无为就是让牛马自由,自由就是通过“有为”而达“无为”。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整个牛群跟着他往前走,牧童吹着笛子,悠然自得。

为什么一个小牧童可以去放养一群牛?因为遵循了自然。而马驯服了之后,就可以信马由缰。所以,“有为”的目的是为了“无为”,而无为才是真正的作为,因为无为是遵循自然,遵循本质。

无为,是努力之后的静止,奋斗之后的平静,让世界一切归于本源,静静前行。

无为,是顺应自然,遵循天地,使天下万物相于和谐,达到自热而然的状态。

无为之境界,少做即多做。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内容来源:

《上善若水》 陈兆杰 文化学者.

图片来源:

http://www.58pic.com/psd/16569897.html


三好学院 · 德篇

德立于道 · 智长于学 · 体为根本

三好学院 · 与您为伴 · 共同学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