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张掖大佛寺藏明清佛经雕版)
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张掖大佛寺藏明清佛经雕版)(六)清《金光明经》卷一雕版长方形制,梨木质地,纵62厘米,横27厘米,厚2厘米,单面阳雕工艺。版面上文下图,上半部分汉文楷书为对关圣帝君的颂德文。中间以汉文楷书“宣威沙漠”做为分割。“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两句是对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的赞美之词,说他们的威名远播,连塞外沙漠里都无人不知,他们的光辉事迹被记载在史书之中,世代传诵。寓意关公可与此齐名。下半部分关公端坐于中间,两旁站有周仓和关平。关帝圣君为儒、释、道三教神灵,儒家称其为关圣帝君,佛教认为其忠义足可护法,尊他为护法伽蓝神。在道教中,由于历代封号不同,有协天大帝、武圣帝君、关帝爷、武安尊王、山西夫子、帝君爷等不同称谓,民间则俗称恩主公。类似关圣帝君这样被儒释道三教共尊的神灵,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并不多见。(四)清《六道轮回》雕版正方形制,梨木质地,边长41厘米,厚2厘米,单面阳雕工艺。版面以图画的形式生动的描绘了六道轮
祁 彦
(三)清《法华经》雕版
长方形制,梨木质地,长72厘米,宽26厘米,厚2厘米。单面阳雕工艺。版面分别刻画了《妙法莲华经》二十八品之第一品序品和第三品。《妙法莲华经》是大乘经典中重要的一部经,经中收录有很多诗偈,故事,最富文学价值。此版为组画,通过对版面不同的内容分割,将两个故事集中表现在一幅图画中。左半部雕有第一品“如来献瑞”,下框边缘写有“弥勒疑祥,请问文殊”字样,此品为佛说无量义经後,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弥勒菩萨因疑发问,文殊师利菩萨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於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右半部雕有第三品《方便品》“舍利佛三请如来”,本品解说舍利弗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此版构图饱满,布局繁缛,人物众多却无拥挤板滞之感,佛、菩萨的人性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是一副颇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更有价值的是经版左下角的题记:“信女高门耿氏王氏李氏,释子比丘道海”,说明此版是清代张掖凉州总兵高孟家眷捐资所造。
(四)清《六道轮回》雕版
正方形制,梨木质地,边长41厘米,厚2厘米,单面阳雕工艺。版面以图画的形式生动的描绘了六道轮回的内容。六道,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善道为天、人、阿修罗,恶道为畜生、恶鬼、地狱。版面中央有一汉文楷体字“心”,围绕“心”字周围形如转轮的八个部分组成六道轮回(此轮回中加入了圆觉界和声闻界)。觉悟乃人生之真谛,悟由心生,圆形的转轮代表轮回的动力。板沿四边处为四句汉文唱偈:“一轴佛图一千眼,点图一眼佛万声,笑来念了千千佛,果满功成定往生”。此版雕工刚柔相济,线条自然顺畅,是寺藏众多雕版中极具特色的雕版。
(五)清《关圣帝君》雕版
长方形制,梨木质地,纵62厘米,横27厘米,厚2厘米,单面阳雕工艺。版面上文下图,上半部分汉文楷书为对关圣帝君的颂德文。中间以汉文楷书“宣威沙漠”做为分割。“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两句是对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的赞美之词,说他们的威名远播,连塞外沙漠里都无人不知,他们的光辉事迹被记载在史书之中,世代传诵。寓意关公可与此齐名。下半部分关公端坐于中间,两旁站有周仓和关平。关帝圣君为儒、释、道三教神灵,儒家称其为关圣帝君,佛教认为其忠义足可护法,尊他为护法伽蓝神。在道教中,由于历代封号不同,有协天大帝、武圣帝君、关帝爷、武安尊王、山西夫子、帝君爷等不同称谓,民间则俗称恩主公。类似关圣帝君这样被儒释道三教共尊的神灵,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并不多见。
(六)清《金光明经》卷一雕版
长方形制,梨木质地,横57厘米,纵21厘米,厚2厘米,双面阳雕工艺。版分正反两面,正面刻毗卢遮那说法图,背面为《金光明经》目录,旁边有护法韦陀像。左边的题记当中记载了雕版的时间“康熙三十九年五月吉旦”及捐资刊版者的情况“大清陕西分巡甘山道佥士金秉輪”。佥士乃武官正四品。从大量经版捐资者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大佛寺虽渐失衰败,但依然是张掖重要的佛教寺院。
《金光明经》与《法华经》《仁王经》同为镇国之三大经,在大乘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由于经中所说的诵持本经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护国利民功德,能使国中饥馑、疾疫、战乱得以平息,国土丰饶,人民欢乐,因而在大乘佛教流行的地区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七)清《童子经》雕版
长方形制,梨木质地,长73厘米,宽23厘米,厚2厘米,单面阳雕工艺。《童子经》,全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描述了十五个恶鬼,常游行世间,令小孩恐怖生病的原因。版面刻画了小儿受惊吓的五个场景,形象生动,虽内容不多,但版面疏密有致,雕工考究,充满趣味,是雕版中的精品。
三、大佛寺佛经雕版的价值
大佛寺寺藏明清佛经雕版,刻工精良,刀法峻健,线条丰富,疏密有致,表现出相当成熟的雕工技艺,真实反映出了明清时期张掖雕版印刷、绘画、书法等方面杰出的艺术水平。经版中所涉及的大量有关张掖政治、军事、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为研究明清时期张掖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情况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料。大佛寺佛经雕版见证了大佛寺的历史发展,为大佛寺在历史转折期的宗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传承和传播作用,是研究大佛寺的宗教、文化的实物依据。大佛寺佛经雕版的发展和繁荣,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综合影响的产物,作为大佛寺佛教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永远放射出璀璨夺目的艺术光彩!
原文发表于《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