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  莆仙戏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艳艳说,《踏伞行》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她们在排练中倾注了汗水和心血。排练中,她有时候会遇到莆仙戏科介的应用和人物情感结合是否流畅自然的问题。《踏伞行》需要把莆仙戏的科介应用到极致唯美,她们为此经历了排练场上的一次次体验和磨合,虽然过程艰辛曲折,呈现出的舞台效果最终能让观众满意,是她最开心的事。踏伞行剧照  除了本土的戏曲演出外,为丰富活动内涵,晋江市还于9月5日、9月12日—13日,分别引进浙江昆剧团、莆仙戏剧院,为市民朋友带来不同凡响的文艺盛宴。  莆仙戏是莆田市一张极其重要的文化名片。中国传统戏曲中,莆仙戏是历史最悠久,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独特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2006年,莆仙戏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饮誉中国剧坛,扬名海内外。  5月21日,莆仙戏《踏伞行》在莆仙大剧院歌剧厅

  9月12日晚,位于泉州市世纪大道西侧的晋江戏剧中心高甲剧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莆仙戏《踏伞行》首次巡演晋江,亮相2018年晋江市戏剧文化节,让闽南观众再次领略到莆仙戏的独特魅力。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1)

  人民日报客户端莆田发布记者在现场感受到莆仙戏引发的强烈反响,闽南观众的高度评价,诗意缠绵的舞美、精彩绝伦的灯光、韵味独到的唱腔、精湛细腻的表演,都让人印象深刻。

紧锣密鼓加紧筹备

  晋江素有“戏窝子”之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剧)之乡”,是高甲戏最繁荣、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晋江戏剧展演活动自1988年举办至今,时光走过了整整30载。

  2018年晋江市戏剧文化节,由晋江市文体新局主办、晋江市文化馆承办。今年,参与戏剧文化节的晋江本土民营剧团共有16个。同时,晋江市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从全市民营剧团中抽调10家传统戏剧团,进行公益演出。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2)

  除了本土的戏曲演出外,为丰富活动内涵,晋江市还于9月5日、9月12日—13日,分别引进浙江昆剧团、莆仙戏剧院,为市民朋友带来不同凡响的文艺盛宴。

  莆仙戏是莆田市一张极其重要的文化名片。中国传统戏曲中,莆仙戏是历史最悠久,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独特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2006年,莆仙戏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饮誉中国剧坛,扬名海内外。

  5月21日,莆仙戏《踏伞行》在莆仙大剧院歌剧厅进行了首演,在广大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这次更是经过精心准备,再次排练,特地赴晋江巡演。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3)

踏伞行剧照

  莆仙戏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艳艳说,《踏伞行》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她们在排练中倾注了汗水和心血。排练中,她有时候会遇到莆仙戏科介的应用和人物情感结合是否流畅自然的问题。《踏伞行》需要把莆仙戏的科介应用到极致唯美,她们为此经历了排练场上的一次次体验和磨合,虽然过程艰辛曲折,呈现出的舞台效果最终能让观众满意,是她最开心的事。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4)

踏伞行剧照

  此次的晋江之行,莆仙戏剧院的工作人员,提前一天前往剧场进行演出的舞台搭建。据悉,本次演出的《踏伞行》所需的场景,舞美、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表演等都十分讲究,不能缺少一丝一毫,光是搭建舞台就花费了大家一天的时间,这次又是《踏伞行》剧目的第一次出外巡演,引发强烈关注。在搭建好舞台后,演员们马上投入紧锣密鼓的排练,大家都想把最好的舞台效果呈现给闽南的热心观众。

耳目一新精彩演绎

  《踏伞行》是莆籍著名剧作家周长赋老师的新作,该剧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讲述的是刑部主事之子陈时中和将门小姐王慧兰相识、相爱的故事。在当晚的演出长达两个小时,这个故事里,包含了战乱、相遇、试探、心理阴影等戏剧性元素,而且能够将莆仙戏的传统程式表演融入进去。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5)

踏伞行剧照

  可贵的是,《踏伞行》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身怀绝技,一部戏就是一次传承的成果验收,又成为传承的另一个起点。经过国家一级导演徐春兰的二度创作,台上既有国家一级演员黄艳艳、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郑仁森、青年优秀演员俞植等众多优秀演员的合力演绎,也有伴奏音乐相应烘托,舞台设计精彩绝伦,让人眼前一亮。这出戏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古典的又是时尚的,古今相通。它越看越耐看,传奇性很强,民间性也很强。这一系列的演出,从规模、艺术水准都堪称精彩绝伦。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6)

踏伞行剧照

  《踏伞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别具匠心注入了新元素。舞台中设置“台中台”多次前后移动,既是布景,又是客栈房间,又是江中行船,舞台中间是传统戏曲舞台,舞台外围是现代舞美装置,体现了《踏伞行》古典与现代的结合。舞台设计还有一大亮点,现场演员用道具做“雨”声,背后还有一道“雨帘”,“雨”声和现场表演相结合,让现场观众惊呼妙哉,新鲜不已。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7)

踏伞行剧照

  现场观看的泉州高甲剧团团长周俊杰称《踏伞行》是“传统里透露了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不仅体现在剧情的冲突不断,步步推进,暗合了当下现代人的情感冲突,更体现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科学性”。“在舞美上讲究传统比例结构,在灯光上虽然展现的是下雨天但仍旧采用传统的大白光。曲牌是传统的,但是结合现代音响,音色、音调、音域都大大丰富了。”

经典剧目传唱不休

  9月13日晚,莆仙戏剧院为晋江观众带来另一出经典剧目《状元与乞丐》,该剧本由姚清水(执笔)、祁宗灯两位剧作家于1956年根据莆仙戏传统剧目《丁花春》改编的。《状元与乞丐》曾三度进京献演剧目,当时文艺界专家一致赞扬《状元与乞丐》是继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之后的“又一颗艺术明珠”。此后,《状元与乞丐》誉满天下,被全国上百个剧团移植排演。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8)

状元与乞丐剧照

  近年来,莆仙戏剧团重新排演《状元与乞丐》,八年来持续演出了好几百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深受观众喜爱。今年6月,《状元与乞丐》在香港大会堂剧院里上演,参加第九届香港“中国戏曲节”,让香港戏迷大呼过瘾。

  当晚现场的戏迷们看完戏后啧啧称赞,纷纷赞道,华美的舞台置景、古朴的旋律、悠扬的唱腔都非常有吸引力,观众们感动地说,妙不可言,不虚此行!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9)

状元与乞丐剧照

  现场亦也有许多年轻的戏迷,表示这出戏不仅情节上环环相扣,每场都有高潮点,发人深思,而且演员们的唱腔非常优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戏。

  当晚演出结束后,莆仙戏剧院一行60多人就启程返莆,直到下半夜两点多才返回莆田市区,直到这时,他们才能卸下一身的疲倦。戏曲演艺之路十分艰辛,四处奔波,条件艰苦。然而在这条演艺之路上坚守的演员们不忘初心,个个精神抖擞,在舞台上全身心投入演出,为观众们呈现精彩纷呈的艺术效果。

  莆仙戏历史悠久、形态独特、表现力丰富,代表着莆仙人特有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创造力。我国戏剧泰斗郭汉城先生曾说:“莆仙戏的价值,等同于中国文化、中国戏剧的价值。”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10)

  此行,记者强烈感受到晋江对传统戏剧的重视,兄弟城市对传统文化的投入与推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莆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福建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如今正加紧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记者欣慰地看到,莆田人对传统文化正在日益重视,深度挖掘,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

  莆仙戏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吴清华说,近年来,莆仙戏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别具创新地注入新元素,借此吸引不少年轻人的目光。相信这对莆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对莆仙戏的未来寄予期待。

福建莆田莆仙戏全集高清版(莆仙戏踏伞行晋江巡演纪实)(11)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古老戏曲重焕青春的魅力。这对于莆仙戏剧种的发展、拓展莆仙戏的表现题材有着积极意义。有道是:牡丹花开虽称艳,万紫千红才是春。(莆田发布记者 沈琳 文/福建省莆仙戏剧院 图)

责任编辑:王 敏 沈 琳 陈恒山

值班主任:林双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