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2003年非典,使北京20%到30%的餐馆出局,其他城市亦是如此。上海新派川菜品牌达伶港,曾在电视上打广告,有40家连锁店,至少要提前三天才能订到位置,却因非典导致资金链断裂而走向衰弱,最终倒闭。餐饮老板内参 陈重山/文对标非典,疫情中也有机会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1)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对比非典期餐饮业发展状况,或可预测新冠疫情后餐饮业的未来,且能找到疫情期间逆势上扬的餐饮创新模式。

餐饮老板内参 陈重山/文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2)

对标非典,疫情中也有机会

2003年非典,使北京20%到30%的餐馆出局,其他城市亦是如此。上海新派川菜品牌达伶港,曾在电视上打广告,有40家连锁店,至少要提前三天才能订到位置,却因非典导致资金链断裂而走向衰弱,最终倒闭。

如今的新冠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更猛烈,连西贝都喊出“熬不过三个月”,而更多的企业倒在了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之前——

2月11日,莫尔顿牛排上海iapm店关门;

2月21日,小山日式料理·炉端烧正式闭店;

2月29日,最多有42家分店的和民居酒屋宣布关闭全部分店,退出中国市场;

3月9日,艺术咖啡馆Fiu Pump宣布停业;

3月11日,香港的许留山也被曝连续遭业主讨租,被申请清盘;

与此同时,ZEN TSUKI膳月割烹日料店结业;

上海网红地标INKWOOD,好几家店已歇业;

经营11年火锅涮肉店元世祖涮羊肉停止营业;

成立25年之久的济南老牌酒店桃源大酒店,永久停业;

深圳老店醉翁亭卖房卖店以渡危机……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3)

▪ 疫情期间关闭的餐企,据CEO品牌观察

大牌餐饮品牌死得悲壮,而中小餐饮门店却死得毫无声息。业内人士预测,北京30%的街边餐饮店,在2020年的1月停业回家过年那一刻起,就再不会开门了。

但是,疫情也是机会。

非典期间,呷哺呷哺花费1万元在北京交通广播电台打出“一人一锅,非典染不上”的广告,击中当时人们的需求,创下日客流量2000位的就餐记录,日翻台高达11次。

海底捞在非典时就超前提出“外卖火锅”的概念,从而走红。

这两家餐企如今均已上市,发展势头良好。

仔细分析这两家餐企,发现此二者制胜秘诀,均是销售模式上的创新。呷哺呷哺在之前就推出“一人一锅”,因为不符合国人聚餐涮火锅的传统,一直不温不火,非典使其异军突起;而海底捞是在非典形势紧逼下,破天荒推出火锅外卖。顾客点了外卖,海底捞还得奉上火锅和电磁炉,第二天再去取,虽然麻烦,却救了海底捞。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4)

两大模式疫情期间逆势上扬

如今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也催生两大餐饮模式,在疫情期间逆市上扬,营业额不增反减。

第一个模式是餐饮社区门店。此类门店开在社区内,服务社区居民,主打性价比高的菜品,以快餐居多,依靠回头客生存。

新冠疫情使得居民多“宅”在家里,外出小区都比较困难。这些宅在家的居民,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社区门店的客源。面对庞大的需求,餐饮社区门店虽然不能开展堂食,却利用两大策略成功突围。其一是外卖,因其距离较近,送餐速度快,获得快速增长。其二是设摊、面向社区居民销售半成品餐品。宅在家的人们,对于开火做饭兴趣大,但苦于厨艺不精,而半成品餐品正好满足此类需求。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5)

▪ 半成品菜品,即净菜

近些年,社区已成为餐饮的关键场景,社区餐饮作为新业态,也随着房地产而兴起发展起来。

麦当劳最早提出社区店概念,并于2017年与恒大合作,入驻恒大所有社区;2017年,西贝莜面村的子品牌“麦香村”主攻社区,而后又开设社区店西贝EXPRESS。呷哺呷哺也在2017年大力开设社区店;源自呷哺呷哺的凑凑火锅一直在试水社区店模式;2018年,一直执着于商圈的星巴克也开进了社区。相比较于大牌餐饮争相开进社区,一些房地产商的社区餐饮做得非常不错,譬如万科的第五食堂。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6)

▪ 万科第五食堂

业内曾赞誉一些社区餐饮门店“不到25平方米,日入过万”

第二个模式是直播带货—外卖销售半成品净菜。

4月1日,罗永浩走进抖音直播间,开始直播卖货首秀,其中奈雪的茶定制100元心意卡售出91580份;3盒信良记小龙虾售出171805份,钟薛高鲜活雪糕销出22980份。罗永浩当晚带货的总销售额达1.1亿。

作为普通餐企,虽请不了名人,但可自家“赤膊上阵”直播带货。据媒体报道,疫情期间,有六家店铺、300多名员工的安徽阜阳楚天娇餐饮,闭店后被退四千桌宴席,但试水直播做公益带外卖开启自救后,日销千份外卖扭亏为盈。

直播带货模式对高频低价的半产品餐品或产品最为合适,也可以直播卖券。目前各大餐饮品牌均在试水直播带货这一模式,并表示疫情后依然坚持下去,有些餐企采取与网红名人合作的方式;有些餐企要求全员直播,每家门店均抽出一人直播;有些餐企则采用外包的形式。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7)

▪ 眉州东坡直播,大厨带货

在疫情之前,直播带货就大火,在服饰、化妆品、农产品等领域十分火爆,但这股“火”没烧到餐饮业,因为餐饮业崇尚场景消费,疫情期间,人们都宅在家,这个模式意外火了起来。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厨师或名人打造IP,与消费者互动,继而形成餐品半成品的外卖销售的这一模式,若继续发展,或引发餐饮业的一大变局。届时,餐厅的豪华装修,细致服务,或不如一个直播的厨师。堂食可能不太重要,通过饭店的主播与顾客深度交流,才是王道。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8)

未来预测,谁会崛起

目前处于餐饮业的微洗牌期。

这种微洗牌早就开始,从经济增速放缓,餐饮业就比较难做了。此次疫情又加重了这种洗牌,使得很多餐饮企业更快倒下,更多企业崛起。

据国家统计局,1-2月份,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这种下降趋势还将加重。对标非典使二至三成餐企出局的惨局,业内人士预测,此次疫情将使更多餐馆彻底出局。因为:其一、目前餐饮业的利润相比非典时的23%,更薄,为10%,而去年的非洲猪瘟又砍去2-3%的利润。其二、如今餐饮业的现金流更为稀缺,有调研报告称,此次疫情对中国餐饮企业的影响颇大,现金流能支撑1-3个月的餐企不到47.6%,能支撑3个月以上的仅14.6%。

此时,迫切需要对餐饮业进行预测。

其一、恢复正常时间点预测

目前,虽然各地开始复工,餐饮业也开始有限营业,但一直不温不火,所谓的“报复性消费”一直没有等到。更多的餐饮老板已对此不希望,只在思索何时能够恢复正常?

回顾非典时期的餐饮业恢复时间表,也许可以获得可供参考的预测数据。2003年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2003年6月1日,卫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撤销。2003年的6月底,北京餐饮有所回升,营业额达到平时一半,彻底恢复正常却在当年的9月份,即3个月后。因此,如今虽然各地开始复工,但境外输入性的新冠肺炎依然威胁较大,所以不少餐饮老板预测,餐饮业要彻底恢复正常,最少在疫情结束3个月后

其二、什么样的餐企会崛起?

根据日本的发展经验,经济放缓的时候,人们的消费趋于理性,高性价比产品将受欢迎。疫情后,面临经济增速放缓,顾客的消费能力会变低,更为节省,所以餐饮消费更会选择性价比高的餐厅。

未来,高性价比餐企将会获得发展。根据餐饮业的经验,客单价为80元最为合适,过多会让顾客心痛,过少则餐企会亏本。

关于新菜品的开发。之前,《舌尖上的中国》制片人陈晓卿曾透露餐饮菜品开发的秘诀,即菜品口味重一点,反而卖得更好。但新冠疫情过后,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养生、增加抵抗力的菜品。内参君曾在北京世贸天阶商圈观察的一些白领的餐饮消费,也发现重口味的菜品譬如水煮鱼、水煮肉等受欢迎程度不是很高;而清汤寡水的各种小海鲜、广东的肠粉、轻食沙拉等更受欢迎。

非典过后餐饮业怎么度过的(如今餐饮处在洗牌期)(9)

谁在逆势扩张?

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冠疫情,对餐饮企最大的启示就是——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专家认为,餐饮业储备熬过三个月的粮草应成为常态,最好保证半年不盈利而能够活下来。

不少餐饮企业正是靠着充裕的资金,虽遭疫情重创,却发现新的商机,那就是——抄底“捡漏”,疯狂扩张。嘉华资本创始人宋向前认为,如今是投资餐饮业最好机会,时间约为3-5月。

3月,眉州东坡逆势开出4家门店,新荣记开出北京、上海、台州三家门店,广州的餐饮企业更是疯狂,阿强家酸菜鱼、遇见湘、白沙驿、陈记顺,纷纷在趁机捡漏,抄底旺铺。而老乡鸡、百富控股直接喊话“不差钱,只差旺铺”,就连西贝,也喊出在今年年开设快餐子品牌的计划。

这是因为,疫情使旺铺价格更加便宜,甚至可免租3-6个月,能省下5成预算;而且,在疫情淡季拿下店铺,装修好后,正好迎接餐饮恢复期,直接营业赚钱。

除了抢铺,更多的餐饮企业也逆势抢人,苏小柳早在2月6日就忙着招人,渝乡辣婆婆等餐企也于3月忙着招人,椰子鸡的创始人张长全喊出招人“来者不拒”的口号,老乡鸡今年更要新招5000人。

不难发现,这些疯狂扩张的餐企,多为现金流充足、且高性价比的餐企

总之,祸之福之所依,餐饮业要储备现金流,确保能度过疫情寒冬,更要放开思维,将疫情变为“商机”,采用新模式获得新发展,甚至成功“抄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