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疗伤自我愈合自我安慰(治愈抱住棒棒的自己)
自我疗伤自我愈合自我安慰(治愈抱住棒棒的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的改变只停留在第一序列,只盯着“问题”去解决,就忽略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让问题一直存在着。心理学家保罗·瓦茨拉维克有一个观点:改变分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问题,是第一序列;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第二序列。他说:“人的情感是一头大象,而理智是骑象人。”我们常常误以为骑象人可以指挥大象,但其实不然,大象的力量,比骑象人大多了。“情绪大象”只能被爱触动。
上一次看类似的作品应该是《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匡扶的《回答不了》和《纳闷集》也有点相似。区别是后者更注重于对话和情感的描写,并没有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和名词解释。
个人还是很喜欢徐慢慢这种以漫画的形式带出小故事和解决办法再穿插一些心理学知识,我看得津津有味,只是可惜,有些小故事,没有结尾看不到一些比如渣男后悔前来挽回的桥段。
图太多啦,选几张比较喜欢的放一下。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情绪大象”
他说:“人的情感是一头大象,而理智是骑象人。”
我们常常误以为骑象人可以指挥大象,但其实不然,大象的力量,比骑象人大多了。
“情绪大象”只能被爱触动。
心理学家保罗·瓦茨拉维克有一个观点:改变分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问题,是第一序列;而应对问题的方式,是第二序列。
很多时候,我们的改变只停留在第一序列,只盯着“问题”去解决,就忽略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让问题一直存在着。
下次遇到问题不急着解决它,而是问问自己:比起跟问题硬碰硬,还有什么更柔软、更易于被接纳的应对方式呢?
李松蔚:"比一切帮助更为基本的帮助,是让人们意识到,他们总是比自己以为的更有帮助。"
在叙事疗法里,有一个很核心的观点:“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和大卫·艾普斯顿认为:“人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面对那么多的问题,我们仍然能够走到今天,这表明一定有一些资源在支撑我们。这些资源本来就蕴藏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将这些积极资源调动起来,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可能。”
心流指的是我们做某些事情时,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像流动的水一样自然而然。
喜欢&有难度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人生不是一条线,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曾在《了不起的我》里提到“小步子原理”。所谓“小步子原理”,就是指我们不必给自己定太大的目标,也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专注于眼前能走的一小步,并把它走好,记录下来。因为这些小小的变化,更容易给人带来正向反馈,也就更能激励我们迈出下一个小步子。
叙事疗法是怎么安慰人的
做情绪的朋友
当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不要反抗,相反,可以试着给情绪命名,和他们做朋友。
新的剧情(如果你有一个朋友……)
西华盛顿大学的凯特·麦克莱恩教授,曾经提道:
“我们讲述的故事,揭示了我们自己,构建了我们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支撑着我们”
心理学家巴格拉斯和琼斯提出:个体为了回避自己的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采取一些行为,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的机会。
失败只是人生千百万种体验的一种。
摆脱单身和拥有亲密关系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前者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后者是创造型思维,确定自己在亲密关系上的需求,然后去满足它。
《最小阻力之路》:创造型思维动力,来源于爱。
武志红:总想正确的活着,其实是一种虚弱。
李松蔚:变化随时在发生,“问题”有时也不那么需要被解决了。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写道:“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
爱和善意比起苛责和鞭策更能帮助我们成长。
抬起双手,交叉环抱自己,拍拍你的肩膀
“过去的,我已经做得很棒了,剩下的,我真的可以慢慢来”
take baby-steps(像婴儿一样前进)。
美国休斯顿大学心理研究证明:亲密关系中,更多的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会带来更少的负面情绪和更多的积极行为,提升关系的整体幸福感。
而所谓的自我决定,就是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坚持优先看见、尊重和照顾自己的感受。
无论进入哪段关系,都记得挺直腰板,稳稳地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咨询师奕晶:请在任何时候都相信,你的感受是真的,尽管感受的依据未必是真的。
“什么样的爱情,才是最好的?”
曾老师的回答却很妙,他说:
“在亲密关系中间,我们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照镜子。
“好的亲密关系,就是在你面前,我觉得我很好,我很可爱。”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老师讲的:爸妈不强制孩子,但希望孩子自觉主动起来,本就是一个悖论。
孩子自觉,就是听从孩子自己的心声。我们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在听从自己的基础上,又听从父母呢?孩子是做不到的。我们要接受这一点。
孩子,就只是孩子啊。
他们需要长时间的探索,来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本来就不合理。
美国心理医生伊莱恩·阿伦在《发掘敏感孩子的力量》一书中指出:“敏感是一种性格特点,不是什么需要修正的毛病。对于养育者来说,接纳、适应、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办法。”
“你和孩子只是有幸并肩行走一段路。你告诉他一朵花的名字,他告诉你花瓣的背面有一只蝴蝶。”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丁·弗拉维尼曾做过一个研究,她发现: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了“极度依赖型”,事事不主动,全凭家长安排;要么成了“极度反叛型”,专门和父母的意见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