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人生与心静如水(浮生如梦于平淡中活出自我)
平淡人生与心静如水(浮生如梦于平淡中活出自我)他的散文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雅舍小品》,这本书记录了梁先生很多的生活小事。在书中我们看到了梁先生虽然出生贵族,但他一生热爱生活,喜欢苦中作乐。可以说,梁实秋先生一生都在写作,他后三十年都在翻译莎士比亚,而前期作品中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梁实秋先生,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出生于1903年,他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纵观梁实秋先生一生,他可载入史册的就是与鲁迅的论战,写作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作为文学评论家,他曾经出版过《浪漫的与古典的》和《文学的纪律》两本文艺批评专著。 此外,他还主编了《远东英汉大词典》,1977年在台湾印刷发行。晚年,他依然笔不停歇,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你是一个到处发难的人,只要你一开口,下文的热闹是不成问题的。”这是徐志摩对梁实秋的评价。
谈起骂人与批判的艺术,中国近代文学家中唯有鲁迅深得此道。他的文学作品大多都充满了批判的艺术。多年以来,鲁迅在文坛上一支笔横扫千军,难逢对手。
梁实秋的出现让鲁迅瞬间燃起了兴奋的火花,他是中国近代能在文坛与鲁迅对骂的唯一一人。在梁实秋与鲁迅长达八年的笔战中,鲁迅写出了一大批火药味更浓的文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就是二人笔战中鲁迅写得最出名的作品。
在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文中,鲁迅评价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他意在指梁实秋注重阶级,贵族化思想严重。但不论政治及个人成见,单论文学来讲,梁实秋先生能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一笔成为文宗,可见他确实是了不起的人物。
梁实秋先生,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出生于1903年,他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纵观梁实秋先生一生,他可载入史册的就是与鲁迅的论战,写作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作为文学评论家,他曾经出版过《浪漫的与古典的》和《文学的纪律》两本文艺批评专著。 此外,他还主编了《远东英汉大词典》,1977年在台湾印刷发行。
晚年,他依然笔不停歇,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可以说,梁实秋先生一生都在写作,他后三十年都在翻译莎士比亚,而前期作品中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
他的散文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雅舍小品》,这本书记录了梁先生很多的生活小事。在书中我们看到了梁先生虽然出生贵族,但他一生热爱生活,喜欢苦中作乐。
他的作品,通俗易懂,充满了对生活的哲思,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在2018年最新整编出版的散文集《浮生如梦》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梁实秋的日常。他于平淡中学会高雅的生活,绅士的作风让人敬佩。
浮生如梦,我付出的却是真情,这句话是对《浮生如梦》的诠释。本书是梁实秋女儿梁文茜授权新出的版本,书中精选梁实秋散文的代表作《雅舍》《谈话的艺术》《骂人的艺术》《馋》等58篇经典作品。
在书的包装与设计上,值得称赞的是出版社精选32幅国画大师齐白石作品作为插画。在艺术氛围的塑造上,齐白石的画简练生动, 质朴有趣,梁实秋的文章朴实而富有情调,在神韵上二人的作品有交融之感,称托出生活即画,画即生活的艺术构造。
书的封面采用特种纸进行包装,朴素而富有质感,在书的内容选取上, 编者按照他对梁先生的文学了解与热爱,从生活、社交、饮食、 人生四个方面全方位架起了一条文化脉络,让读者看完本书,看到不一样的梁实秋,一起从平淡中得出对生活的热爱,于浮华中“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书中的每一章都是一种梁式的生活态度,梁实秋的散文真正是来源于生活。他把生活的艺术用文字勾勒并引用各种名人语录及事迹进行论证与阐述,最终得出自己的人生感悟与生活态度。他在浮华中寻得自己的心灵驿站,与雅舍中觅得一世安然。
正如他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说:“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他的文章皆是他对人性的反应,文中有他鲜明的个人思想掺杂,就如鲁迅的文学充满了批判风格,给人愤世嫉俗的感觉。
读本书时你会发现,梁实秋先生当得起文宗的称呼,书的第一篇《雅舍》让我们看到了他扎实的国学文化基础与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在本书的语言风格上,《浮生如梦》书中能看出梁实秋言简意赅的古典文学涵养。他的文风受西方文学影响,逻辑思维严密且有理有据,在语言运用与修饰上,他的文又含有北京方言的幽默风趣。可以说他的文章是各种风格的混合体,但交融的完美无暇。
在文章的生动上,他的幽默的调侃是一大亮点。他的幽默风格,是在小奸小恶,穷山恶水里依然保持人性美好善良的豁达,是随缘喜乐、不宠无惊的从容,更是对人间美好挚爱不舍,一往情深的觉悟。
梁先生的文章中,几乎每一篇都会引经论典,且每一个依据他都能运用的恰到好处。比如在《退休》这篇文章中,他写道“狗永远不会老,得到了不能学新把戏的地步。”何以人而不如狗乎?
在《老年》一文中,梁实秋引用西塞罗的话,说:“人无论怎样老,总是以为自己还可以再活一年。”他用这句话阐述了他对老年生活的看法,体现自己的闲情逸致,让拥有老年生活的人得到精神上的慰籍。
在《麻将》一本中,梁先生写到:我在清华念书的时候,就听说任公先生有一句名言:“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梁先生把打牌与读书联系到一起,不刻意强调打牌的坏处,但掠一对比,就可让读者知道什么才是好的习惯。
梁先生格外喜欢书房,他一生也有自己的书房。他认为文人若是没有自己的书房,那便没了那种文化氛围。在《书房》一文中,梁先生把自己参观周作人先生北平八道湾书房的经历写了出来,周作人的书房名曰苦雨斋,又名苦茶庵不离苦的味道。他写闻一多的书房,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一样,充实、有趣而乱。
闻一多的书房和书桌是一种缺憾的美,缺失的恰恰是最不需要的整齐,但并不失为一种遗憾。人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书房,但遗憾的是拥有的往往只有少数。
每个人都有遗憾,会因为一个人,一段感情,或者一件事。活在世上,我们很难做到完美,人生本就是从空白到圆满的过程,其实最终得到的就是那一刹那的成就与欢欣。
梁实秋曾在文中说,人生焉得没有遗憾,不如意事常八九,他认为他一生最遗憾的是还有很多未了之事。比如还有很多的书没有读,还有很多鸿儒没有结交,亏欠的情谊还未偿还,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们也有遗憾,或是希望成就最美的诗和远方;或是过着无花无酒锄作田的田园生活;或是于浮华中淡守清欢,觅得良缘;或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个人唯有看淡一切得失荣辱,方能谨守本心活出自我。守得住寂寞,享得了清欢。平淡是福,苦中作乐,不抱怨,不悲愤,乃生活真谛。
把人生看淡,却又认真生活;把生活看透,却又付出热爱。在急速变化的时代,守住内心的真与爱,这就是是梁实秋《浮生如梦》告诉我们的美好生存之道。
今读其文,欣喜若狂,爱若珍宝,赏其文,如见其人,其文风淡雅通俗,俗中窥得二三理,使人明理。然文宗已逝,斯人风范,常留人间。斯人已去,古风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