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通过和孩子聊天的女护士(护士姐姐手法娴熟)

通过和孩子聊天的女护士(护士姐姐手法娴熟)因为这份温暖,因为这份感念,小杨28日来协和金银湖院区换药时,送上了这面“00后”风格的锦旗。(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辛萍 涂晓晨 王成)1个月前,小杨随父母去山东,其间一直和余倩保持着联系。一发现置管有什么小问题,就赶紧发微信过来,请余倩线上观察,及时指点。本来在当地就可以拔管,小杨一定要“留着”,带着回来让余倩亲自拔管才放心。护士姐姐余倩手法娴熟、声音温柔,让小杨印象深刻。而在余倩看来,20岁的小杨“还像个大男孩”。小杨每周来冲洗和换膜,她总是轻声提醒“睡觉可别压迫手臂”“洗澡时这里尽量不要打湿”“浴室不要有太多水蒸气,以免脱膜”。小杨的皮肤容易过敏,贴膜后会起小红疹,余倩耐心帮他涂药处理。置管这一侧的手臂需要适度运动以防止血栓生成,余倩手把手教小杨“握拳、悬腕、曲肘”,帮他体会“什么叫适度活动”。余倩在肿瘤科工作11年,见过很多肿瘤患者的心路历程。年纪轻轻竟患上癌症,小杨也曾在阴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8日讯28日上午,一名小伙赶到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PICC门诊,为护士余倩送上一面锦旗。锦旗上,小伙不仅唤余倩“小姐姐”,赞她是“提灯女神”,还自称“小迷弟”,惹得在场医护人员和病友们都忍俊不禁,那份医患间自然流露的亲切感在诊室洋溢。

通过和孩子聊天的女护士(护士姐姐手法娴熟)(1)

在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00后”患者向“护士小姐姐”致谢。

小伙姓杨,今年20岁,是一名脑部肿瘤患者。从去年11月开始,他每周都会来余倩的PICC门诊换药。肿瘤患者需要长期输液或使用化疗药物,于是在其手臂内侧,肘上位置插管(简称“PICC”)以便输入药物,这样不仅不用老“撅针”,还可以保护静脉血管免受化疗药物刺激。

“这条通道如果保护得好,可使用长达一年时间。”坐诊PICC门诊的余倩,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患者保护好PICC这条“生命线”。她为每一个患者小心置管,仔细讲解置管原理和注意事项,一遍遍叮嘱回家后要注意的细节。有一次,一名患者害怕“撅针”极度紧张,余倩就打开手机给他放轻音乐,跟她慢慢聊天,让她不知不觉完成了治疗。

护士姐姐余倩手法娴熟、声音温柔,让小杨印象深刻。而在余倩看来,20岁的小杨“还像个大男孩”。小杨每周来冲洗和换膜,她总是轻声提醒“睡觉可别压迫手臂”“洗澡时这里尽量不要打湿”“浴室不要有太多水蒸气,以免脱膜”。小杨的皮肤容易过敏,贴膜后会起小红疹,余倩耐心帮他涂药处理。置管这一侧的手臂需要适度运动以防止血栓生成,余倩手把手教小杨“握拳、悬腕、曲肘”,帮他体会“什么叫适度活动”。

余倩在肿瘤科工作11年,见过很多肿瘤患者的心路历程。年纪轻轻竟患上癌症,小杨也曾在阴霾中无法走出,每次就诊,余倩都会刻意与他多聊一会,接纳他的低落,鼓励他振作。在家人的陪伴和医护人员的鼓励下,小杨又阳光起来。

通过和孩子聊天的女护士(护士姐姐手法娴熟)(2)

患者小杨远在山东时,遇到带管期间的问题仍会连线武汉的“护士小姐姐”。

1个月前,小杨随父母去山东,其间一直和余倩保持着联系。一发现置管有什么小问题,就赶紧发微信过来,请余倩线上观察,及时指点。本来在当地就可以拔管,小杨一定要“留着”,带着回来让余倩亲自拔管才放心。

因为这份温暖,因为这份感念,小杨28日来协和金银湖院区换药时,送上了这面“00后”风格的锦旗。(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辛萍 涂晓晨 王成)

【编辑】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