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唐朝武则天时期(看鉴隋唐唐代)
解读唐朝武则天时期(看鉴隋唐唐代)作为生活在东西方文明交会的十字路口——东亚的族群,粟特人借丝绸之路“东风”,频繁往来于中亚各国,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财富之舟”。在粟特人贩运的商品中,销往内地的多为纺织品和毛毡(毯),在中原购买欲贩西域的多为丝绸和香料,其他还有珠宝、珍玩、牲畜等。△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壁画:胡人牵驼入画中 浩荡西行贩丝绸(图为东壁壁画)遥想盛世大唐,民族融合发展,多元文化碰撞,经典一脉相承,彰显着唐代洛阳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地位,而彼时繁盛的隋唐洛阳城,正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唐代隋唐洛阳城,“胡风”与“唐风”交会,盛世气象万千。南市,正是诸胡群聚、商肆林立之处,“主角”少不了以擅长经商而闻名于欧亚大陆的粟特人,胡祅祠、祅神庙、波斯胡寺等历史记载的庙祠宇观便是他们存在的证明。△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壁画:胡人牵驼入画中 浩荡西行贩丝绸(图为西壁壁画)
---看“鉴”隋唐---
长河浩荡,在岁月的浸染下,我们看见过去、现在和未来。隋唐洛阳城所呈现的不仅是隋唐时期一个时代的真实印证和文化的载体,更凝聚了洛阳文旅发展的缩影。
讲好“隋唐故事”,打好“盛世隋唐牌”。隋唐洛阳城开设【看“鉴”隋唐】专栏,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及现代传承,带你慢慢体会,细细品味......
入秋以来,隋唐洛阳城“文旅大餐”接连开宴,无论是天街青年文化潮流市集等创新性惠民活动,还是九洲池烛光音乐会等汇集中外元素的沉浸式演出,无不饱含文化气息、彰显城市包容气度,与缤纷秋色共舞,邀人们迎律动狂欢。
遥想盛世大唐,民族融合发展,多元文化碰撞,经典一脉相承,彰显着唐代洛阳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地位,而彼时繁盛的隋唐洛阳城,正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
唐代隋唐洛阳城,“胡风”与“唐风”交会,盛世气象万千。南市,正是诸胡群聚、商肆林立之处,“主角”少不了以擅长经商而闻名于欧亚大陆的粟特人,胡祅祠、祅神庙、波斯胡寺等历史记载的庙祠宇观便是他们存在的证明。
△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壁画:胡人牵驼入画中 浩荡西行贩丝绸(图为西壁壁画)
△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壁画:胡人牵驼入画中 浩荡西行贩丝绸(图为东壁壁画)
作为生活在东西方文明交会的十字路口——东亚的族群,粟特人借丝绸之路“东风”,频繁往来于中亚各国,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财富之舟”。在粟特人贩运的商品中,销往内地的多为纺织品和毛毡(毯),在中原购买欲贩西域的多为丝绸和香料,其他还有珠宝、珍玩、牲畜等。
△电视剧《风起洛阳》中的南市交易货品琳琅满目
△电视剧《风起洛阳》中的南市交易货品琳琅满目
拥有经商头脑的粟特人,在隋唐洛阳城贸易市场刷足了“存在感”,更善于争取政治地位,以便开展更多商业活动。20世纪以来,洛阳出土了大量唐代粟特人墓志及石刻资料,其中《康婆墓志》以“世袭衣缨,生资丰渥,家僮数百,藏镪巨万”描述粟特人康婆富甲一方的经商背景,印证着粟特人优渥的生活。
△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粟特人)墓出土文物三彩牵驼俑
△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粟特人)墓出土文物瑞兽葡萄纹铜镜
对于隋唐洛阳城的百姓来说,粟特人的到来无疑让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奇货珍品流通市场,文娱活动多姿多彩,胡人与汉人杂处,好一幅富美盛唐光景。
如果说唐代也有大型巡回“沉浸式live”,那么令隋唐洛阳城全城百姓都为之沸腾的,要数寒冬季节的泼寒胡戏。兴于西域的泼寒胡戏,经丝绸之路传到内地,于武则天当政末年兴起,在当时中西交流繁盛的隋唐洛阳城全面开花。
类似于如今流行于傣族地区的泼水节,参与泼寒胡戏的人们同样乐于泼水嬉戏。他们裸露身体、骑着骏马、戴着兽面,结队而舞,鼓乐伴奏,围观者以水泼之,共同祈求驱邪除病,来年健康平安。唐代诗人张说更以“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来描述唐人无惧冬寒、醉情胡俗的景象,极具感染力。
△图为如今隋唐洛阳城景区内的沉浸式戏剧《唐宫乐宴》
这派文化交融的壮观景象,就连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也为之动容。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乐通三》载:“中宗尝因蕃夷入朝,作此戏御楼观之,所歌曲即《苏摩遮》也。”神龙元年(705年)冬季,唐中宗亲临洛城南门楼观看泼寒胡戏,舞者唱着《苏摩遮》与路人共舞,更有大量的西域民间杂技竞相涌现,就连皇子们都被允许微服出门,与民同乐。
△图为如今隋唐洛阳城景区内的沉浸式戏剧《唐宫乐宴》
△图为如今隋唐洛阳城景区内的沉浸式戏剧《唐宫乐宴》
△图为如今隋唐洛阳城景区内的沉浸式戏剧《唐宫乐宴》
如今,洛阳城市文化兼收并蓄,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五湖四海的宾客闻隋唐洛阳城之名,涌洛、聚洛、留洛、兴洛,共同铺展城市壮美新画卷。迎着大家热切的期盼,隋唐洛阳城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不断前行,让文化历久弥香,让城市更加出彩。
图片丨陆建生、段跃辉、黄超、史佳于、爱奇艺《风起洛阳》
审核丨梁楠楠
监制丨张娴
来源丨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钰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