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标准有哪些(又一重磅BIM标准开始实施)
bim标准有哪些(又一重磅BIM标准开始实施)除此之外,在报建前,还需要对BIM模型进行自动化的质量检查,检查模型是否满足深圳市《SJG76-2020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的交付要求,那么,就会用到SZ-IFC报建自检工具。当模型自检通过率达到100%,就可以进行结果存证,BIM模型将会同步到房建BIM模型管理中心,这才完成BIM模型的提交工作。这部标准相对来说是较为中立,基于的是IFC,不同于某些软件公司在中标了地方建管平台之后,再来主导数据标准的制定。另外,这部标准能紧密地与深圳市模型交付标准中的要求相结合,使得深圳BIM标准体系更为落地。
背景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SJG114-2022 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自2022年6月15日起实施。该标准的主编单位有前海管理局、清华大学以及前海数字城市科技公司。参编单位有广联达、北京构力科技、深圳大学等单位。
一言以蔽之,该标准是要在软件层面上解决“多源一模”与“一模多用”的问题。所谓“多源一模”指的是将不同BIM软件生产出来的模型和属性信息都能转换为同一种数据格式储存起来,从而实现模型的标准化。而“一模多用”则是将标准化后的模型用于未来市区各级管理部门的数字化建设。
这本标准继承了国标《GB/T 51447-2021 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的IFC4.0数据架构,并在国标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对模型属性集进一步地细分,尽可能确保主流BIM软件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对深圳市《SJG76-2020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中涉及的模型属性交付要求的兼容。所以说,这部标准在对上位标准的继承和对本地标准的兼容方面都做得不错。
这部标准主要面向的是软件公司,对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来说,则会用到随着这部标准同步发布的另外两个软件工具,它们分别是SZ-IFC转换插件以及SZ-IFC报建自检工具。因为,自2022年6月1日起,新建市区重大项目在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审批环节中都要求提交BIM模型,这也是之前所说的“一模多用”的应用了。那么,提交的BIM模型就需要转换为IFC的数据格式,这就会用到SZ-IFC转换插件。
除此之外,在报建前,还需要对BIM模型进行自动化的质量检查,检查模型是否满足深圳市《SJG76-2020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的交付要求,那么,就会用到SZ-IFC报建自检工具。当模型自检通过率达到100%,就可以进行结果存证,BIM模型将会同步到房建BIM模型管理中心,这才完成BIM模型的提交工作。
总结这部标准相对来说是较为中立,基于的是IFC,不同于某些软件公司在中标了地方建管平台之后,再来主导数据标准的制定。另外,这部标准能紧密地与深圳市模型交付标准中的要求相结合,使得深圳BIM标准体系更为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