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正宗永春佛手茶便宜吗(善哉永春佛手茶)

正宗永春佛手茶便宜吗(善哉永春佛手茶)睹物思乡这是人生的常态,思念祖地是离乡游子的情怀。前面所说的祖籍马来亚、印尼侨胞,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来到永春垦荒种植佛手茶,除了经济上的考量之外,显示出对故乡佛手茶的一种钟爱,也对永春茶叶发展做出了贡献。据统计,从上个世纪初到抗日战争暴发,海外华侨回永春办公司,开发种植佛手茶等茶叶的就有六、七家,产品大部分为“侨销茶”,销往东南亚各国,满足海外乡亲的需求。许多华侨回乡省亲后,总不忘带些佛手茶到侨居地饮用,或馈赠亲朋好友。这不仅让大家共享佳茗,回味家乡的味道;而且使得佛手茶在永春华侨华裔聚居的东南亚,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市场,出现一些经销永春佛手茶的茶庄茶店。著名侨乡永春县,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港澳台同胞达120万人,大大超过本地居民数。祖籍永春的华侨华裔大多居住在东南亚,当地至今仍有“无永不开市”之说。茶史悠久一般都会出名茶,名茶的重要标志在于风味独特。永春的特色名茶为佛手茶,说是诞生在狮峰岩

01

位于永春县中部偏南地带的达埔镇狮峰岩上,有一座古寺庙,及其旁边的数十株老茶树,引起我的关注和探究。据传,永春的佛手茶与这古寺庙有因缘,而那89株有300多年历史的老茶树似乎是明证。

正宗永春佛手茶便宜吗(善哉永春佛手茶)(1)

达埔狮峰岩(姚德纯 摄)

一些材料介绍,永春早在北宋时就已产茶,其实说迟了,永春有茶应更早些。福建最早有关茶文字记载的,见于南安莲花山上晋代太元丙子年(376年)的“莲花茶襟”石刻,距今1640余年。永春与南安土地相连,就像建瓯北苑御茶园与武夷山茶区融为一体一样,永春与南安的茶史应该是不分上下的。

茶史悠久一般都会出名茶,名茶的重要标志在于风味独特。永春的特色名茶为佛手茶,说是诞生在狮峰岩古寺庙的和尚手中。香橼,状似佛手透着清纯的柠檬幽香,俗称佛手柑,是寺庙常见的供品;茶叶,有利修身养性并解渴,为僧侣们日常必备之饮品。时值清康熙年间,狮峰岩寺始建不久,寺庙种植佛手柑供奉佛祖,虔诚的住持念完经后总要泡茶品尝,佛手柑和香茗都是每天面对的佳品。一天,他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如果茶叶能泡出有佛手柑的韵味该多好。作为一种尝试,他兴致勃勃地把茶树枝条,嫁接在佛手柑树上,精心地培育呵护终获成功。只见叶大若佛手柑,闻味又带有佛手柑散发的天然果香,新制的这种茶因此被命名为“佛手”。寺庙住持以佛手茶待客,无不给予肯定和赞赏。后来,周边茶农竞相引种,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入典的福建名茶。

佛手茶始发于达埔狮峰岩(姚德纯 摄)

03

著名侨乡永春县,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港澳台同胞达120万人,大大超过本地居民数。祖籍永春的华侨华裔大多居住在东南亚,当地至今仍有“无永不开市”之说。

睹物思乡这是人生的常态,思念祖地是离乡游子的情怀。前面所说的祖籍马来亚、印尼侨胞,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来到永春垦荒种植佛手茶,除了经济上的考量之外,显示出对故乡佛手茶的一种钟爱,也对永春茶叶发展做出了贡献。据统计,从上个世纪初到抗日战争暴发,海外华侨回永春办公司,开发种植佛手茶等茶叶的就有六、七家,产品大部分为“侨销茶”,销往东南亚各国,满足海外乡亲的需求。许多华侨回乡省亲后,总不忘带些佛手茶到侨居地饮用,或馈赠亲朋好友。这不仅让大家共享佳茗,回味家乡的味道;而且使得佛手茶在永春华侨华裔聚居的东南亚,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市场,出现一些经销永春佛手茶的茶庄茶店。

有人形容,佛手茶像一道美丽的彩虹,一头连着侨乡永春,另一头牵着马来西亚。说到这里,特别要提到被永春茶界称为两代“茶王”的郑永针、郑清池父子,他们也正是以茶牵连着永春与马来西亚两地的人物。这是一个制茶世家,郑氏父子都是制茶好手。他们所创办的永春大地茶行,种植加工的“永鹏”牌永春佛手、铁观音、闽南水仙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深受海内外客户的赞赏。大约在1990年,郑清池到过马来西亚,他带去永春佛手茶,亲手泡请当地华人,受到一致好评,从此与马来西亚的侨亲结下了茶缘。1994年,郑清池在马来西亚举办一个与茶有关的宜兴茗壶展;2000年,郑永针、郑清池父子又在马来西亚举行一场“情系乌龙茶之约”茶文化活动。随后,把卖永春佛手茶的大地茶行开到吉隆坡等地。2005年,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巴达威到大地茶行品尝永春佛手茶,感叹中国茶的美妙。通过茶行,马来西亚的华侨华裔能够更方便购买到家乡的佛手茶,同时促使本土马来人开始接受高端乌龙茶。

郁郁葱葱的狮峰岩茶园(姚德纯 摄)

我去过郑清池家的老屋,现在由女儿女婿办起能看书能喝茶、对外开放的“观品茶舍”。参观老屋时,郑清池告诉我,许多老侨亲忘不了老家的味道,往往以一叶佛手寄乡愁。他们在吉隆坡举办茶文化活动时,有一对永春籍的老年夫妇十分兴奋,买了糕点等礼物,早早地赶到现场见家乡去的“茶王”,并为能品味佛手茶而眼眶里挂着泪花。郑清池认识马来西亚一位老乡,经常到茶行买永春佛手茶,后来全家移居越南。但是,他每年都会特地飞往吉隆坡,购买几斤永春佛手茶带回越南,说还是老家的茶有韵味。

永春佛手茶,是台湾海峡两岸民间紧密来往的纽带。历史上以佛手茶为媒,永台交流频繁。祖籍永春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就曾题词:“桃源山水秀,永春佛手香”。台湾佛法山住持、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圣轮法师,到永春寻找佛手茶之祖,把永台交流推向了高潮。缘起于2008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圣轮法师听说永春佛手茶的源流传说,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茶博会一结束,圣轮法师专程访问了永春。11月20日上午,圣轮法师一行登临达埔镇狮峰岩,在寺庙礼佛后,急切地去察看永春佛手300多年老茶树。当他见到保护完好的89株佛手老茶树无比激动,当场题字“佛手佑天下,名茶冠古今”赠送当地农民。第二天回台湾前,圣轮法师再次登上狮峰岩,剪下佛手茶穗带回台湾繁殖。2009年5月17日(厦门)首届海峡论坛上,圣轮法师与永春代表团签订协议,决定自筹资金用于保护狮峰岩近50亩的老佛手茶园,并再种植50亩有机佛手茶。此后,台湾茶协会与永春县多次举行以佛手茶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佛手茶成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和茶文化交流的使者。

善哉,永春佛手茶!

来源:永春今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