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林黛玉的美是很难用实际的词汇形容的。她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她住的院子叫潇湘馆,她的名号是潇湘妃子,她的宠物是会说话的鹦鹉,她做的诗句人间罕有,她的哭令树上飞燕惊心,她葬的花是“冷月葬花魂”。这些作者的本意都是好的,何人不赞叹黛玉之才貌德行,林黛玉在整个红楼梦中,是至高的美和善,纵然有一些小性和口无遮拦一时嘴快,终盖不过她的天仙之韵。大多看《红楼》的人大抵要纠结一个问题,就是林黛玉的死,林黛玉不该是含着一口怨气归天的,她死去的那一刻只是泪尽而亡,是释怀而不是抱有对宝玉的怀恨。任谁看到林黛玉的结局,也是产生不满气愤同情之心的,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以黛玉为主角的小说,这种类型的小说通常并不严谨,皆以不满黛玉怀恨之死为首,重塑林黛玉的人生。有作者写了重生后的林黛玉,将她彻彻底底写成了宫斗中的甄嬛;也有人为尽木石前盟,将黛玉的个性改成了知世事的薛宝钗;更有人将贾宝玉一个劲地剔除了,写黛玉与北静王的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十四五岁的年纪,翻着一本古老的书,那时不爱看宁荣两府的你争我夺勾心斗角,只爱挑有林妹妹的章节看,更不懂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还曾暗自疑惑小说的调性为何面目全非,世外仙株岭的仙女林妹妹,如何成了怨恨宝玉而死的俗人,视黛玉为亲孙女的贾母为何又翻脸不认人,将黛玉看做了外人?

虽暗自疑惑,到底被书中渲染的气氛所感,只看林黛玉的结局哭得不能自己,潇湘馆的热闹转眼成空,远处闻得到宝玉新婚唢呐鞭炮之响,近处只能听到雪雁与紫鹃的泣泪声。小时看完林黛玉的死便没往下看了,不过是贾府被抄宝玉当了和尚之事,应的还是黛玉临死时的萧瑟。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1)

再长大些看红楼梦,除了黛玉也渐渐见到了大观园的其他女子,有心思缜密为人周全的宝钗,有精明能干的探春,有性格刚烈如火的晴雯,有温顺恭良的袭人,才知晓什么是“一朝春尽红颜老”,千般女子,万般颜色,春天时写尽繁华,到了冷冬之季只剩下一片肃杀。

再观结局时,反倒觉得黛玉和宝玉的结局最好,正和应了空空道士的“好了歌”,黛玉死去是好,宝玉做了和尚是了,一个是脱离世间淤泥至仙界,一个是毫无牵挂真正成了“槛外人”。

大多看《红楼》的人大抵要纠结一个问题,就是林黛玉的死,林黛玉不该是含着一口怨气归天的,她死去的那一刻只是泪尽而亡,是释怀而不是抱有对宝玉的怀恨。

任谁看到林黛玉的结局,也是产生不满气愤同情之心的,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以黛玉为主角的小说,这种类型的小说通常并不严谨,皆以不满黛玉怀恨之死为首,重塑林黛玉的人生。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2)

有作者写了重生后的林黛玉,将她彻彻底底写成了宫斗中的甄嬛;也有人为尽木石前盟,将黛玉的个性改成了知世事的薛宝钗;更有人将贾宝玉一个劲地剔除了,写黛玉与北静王的一见钟情相遇相知。

这些作者的本意都是好的,何人不赞叹黛玉之才貌德行,林黛玉在整个红楼梦中,是至高的美和善,纵然有一些小性和口无遮拦一时嘴快,终盖不过她的天仙之韵。

林黛玉的美是很难用实际的词汇形容的。她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她住的院子叫潇湘馆,她的名号是潇湘妃子,她的宠物是会说话的鹦鹉,她做的诗句人间罕有,她的哭令树上飞燕惊心,她葬的花是“冷月葬花魂”。

林黛玉的美并不是像宝钗似的美在外表,她的美在风流和独特的气韵,她的美是仙的,婉转的,是梦幻的,是有创造性的。黛玉不像宝钗一样循规蹈矩圆润周全,唯恐落得旁人舌根,进而对每个人都好对每个人都笼络,正是这种太过在意外在的古板,反令宝钗失去了内在女儿的真诚之心。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3)

曹雪芹之所以将林黛玉和薛八钗并称为十二钗正册第一名,恰是因为黛玉的美与宝钗是两种极端,林黛玉和贾宝玉晴雯之流代表的是新式的力量,而宝钗袭人王夫人则是旧式封建余孽。

只看那小说里怎么写晴雯宝玉林黛玉,他们是拔尖的也是特立独行的,晴雯不似其他下人一样粗鄙,反而伶牙俐齿性情刚烈有自己的主见,宝玉也不像旁的世家子弟视女子为玩物,视下人为下等人,而是一味的给予他们平等和尊重。更别提黛玉更有一副天然的气韵,她对待紫鹃等人就如同亲姊妹好友知己,不似宝钗时刻注重身份不同丫鬟莺儿玩闹的。

宝玉看似对待众多姊妹一般好,其实也并不尽然,他的内心其实是门清的,真正能够看出来谁是能跟了他一辈子无论富贵的,谁是只为了他的身份更上一层楼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4)

宝玉身畔有晴雯和袭人两个一等丫头,为什么王夫人和宝钗见到袭人就心生可亲欢喜,恰是因为袭人也是封建古老一派作风的,为什么他们一见晴雯就说那副“妖妖调调”的模样,生怕晴雯勾引宝玉去学坏。纵然袭人表面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样子,宝玉尚且没法去认同他,而晴雯从未说过劝解的话,宝玉却仍旧深信晴雯与自己才是一路人。

宝钗袭人王夫人之人实在是一个假正经,他们有自己的道德高标准去压人,从未想到自己能不能做到,袭人一味的和宝玉初试了云雨,却还自持端庄老实,宝钗一味的来怡红院串门,或褪了半个白胳膊让宝玉看到,或坐在宝玉床边给他缝着肚兜,却还做诗为自己“添金”道:“珍重芳姿昼掩门”。

研究红学的俞平伯就曾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薛宝钗曲,黛玉刚而薛宝钗柔,黛玉热而薛宝钗冷,黛玉尖锐而薛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薛宝钗世故……一个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个是它的肖子宠儿。作者借了抑扬褒贬进行批判,对于钗黛有所抑扬。其扬黛抑钗,他的意思原是鲜明的。”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5)

除了袭人宝钗,更可气的是王夫人,自己明明最看重贾府的权利,却还假扮成“木头人”,说自己在府内是什么也不管的。他冷眼瞧着凤姐忙前忙后,谁知王熙凤是在被她借刀使。王夫人看重的实在只有两样东西,一为权二为财,当王熙凤经年劳累有了病症后她立刻就可以找到替补的人,丝毫的劝慰宽解全无,可谓真正的冷面兽心了。

看完这些人再回头看林黛玉晴雯之类,才知道她们内在外在的可贵。在我看来黛玉的最可贵之处当然不在什么才貌双全,而是她的真诚和敢为,前者是为性格,后者是为理想和精神。

《红楼》里第四十九回,说贾府来了很多亲戚之女,其中就有薛宝钗的堂妹宝琴,宝琴不仅才艺是绝的,就连容貌也被众人说“宝钗不及”,甚至于贾母看后异常喜爱,硬是逼着王夫人认了宝琴做干女儿。如此优秀的宝琴怎会有人不妒忌呢,恰是丫鬟琥珀嘴快道“真心恼的再没别人,不是他,就是她。”琥珀一边说还一遍指着黛玉,言下之意是黛玉看到有人比自己还要优秀就会“吃醋”。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6)

然而黛玉并没有生琥珀的揶揄之气,她不仅没有妒忌宝琴,还跟宝琴做了亲密的朋友,两人是你欣赏我我欣赏你,以姐姐妹妹互相称谓。这虽是一件小事,才真正证明了黛玉的真诚和不作为,也体现出她不以小姐身份自居,以平等的眼光看当时的封建阶级。

那么黛玉的敢为是什么呢,她的敢为体现在她争取木石前盟的行为上,一则是她动不动会试探宝玉的真心,看他到底有没有存着“金玉良缘”的念头。二则她以生命为代价,与宝玉二人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仍留有自由自在的知心。

在到处都藏满污浊的贾府,唯有他们的这份真情是纯洁的,黛玉和宝玉看似无关痛痒的斗嘴,流泪,眩晕和大闹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取自由恋爱,为的是对方的那份真情。

然而,他们的呐喊到底还是被贾府沉重的阴影泯灭了,即使在贾母的帮助下也难逃厄运,更何况贾母后来是被王夫人架空了权利自身难保呢?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7)

因此,林黛玉泪尽人亡的结局是注定的,即使按照小说的架构来看,主人公既要还泪了却一段情,如何会成就美满,因此,林黛玉在潇湘馆中泪尽而亡回升天界才是曹雪芹本意。问题当然也出现在这里,林黛玉的判词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那么林黛玉是如何林中挂的,金簪又是如何雪埋的?目前为止并没有比高鹗版本更好的解释,只能任由两人的结局成谜,再将这个问题留给下一代研究红学之人。

在高鹗版本中,林黛玉的死是全书的最高潮,黛玉之殇是红楼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顶级哀默,为什么说顶级呢,林黛玉的身份尚是书香门第的嫡女,在贾府又有老妇人护着,大观园里又有宝玉疼着,她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那么其他女性又该如何存活呢?

黛玉的悲也是那个时代千万女性的悲哀啊,追求自由的死亡是寂寞的,因为在现实之中,没有人会为她们唱一首挽歌,即使是红楼的作者也只能凭借着一腔古道侠肠,或亲身经历,或秘密杜撰,都为了抨击那万恶的封建社会,拼尽十年修为去用这“贾雨村言”来撰写了这一部生命之书。

所以我说,那些为林黛玉感到遗憾想要改写她命运的人,是毫无必要的,《红楼》重在呈现和记录,林黛玉的还泪之说也是为了记录生命,生命怎样鲜活美好的存在过,就会如何地沉积消亡下去,这不仅仅是盛世年代的真理,也是末世年代的气韵。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8)

我曾看过民间流传过的一个版本说“黛玉后来成了贾府攀权富贵的牺牲品,王夫人做主将黛玉许配给了北静王做侧妃。”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贾家已成了颓败的大树,根基早倒了,谁还给他们这样的面子?再者,这显然会逼死黛玉。

黛玉之所以是黛玉,就是因为她的美不容于世,她想追求的自由恋爱不容于世,即使换一个人换一个王府,也是这般情况。何况,北静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仅凭黛玉之姿就娶她进门吗,也是未必的,就算黛玉真的进了北静王府当了侧妃,焉能有多少百日红?

再者,红楼梦是处处有隐喻的,贾府邸尚且如此,北静王府焉能干净的了?恐怕不输于贾府宁府,只是做得更隐蔽些罢了,只内里仍是肮脏龌龊的。

红楼里第五十七回紫鹃就对黛玉说过这样一番话:

“王孙公子虽多,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就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怜心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像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好些,一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罢了。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红楼梦里真心知黛玉心事的也只有这一个紫鹃,宝玉虽好却到底男女有别,若论细致之事自然比不上紫鹃。紫鹃是掏心掏肺对黛玉好,甚至比黛玉自己都要着急她的未来,所以才会两次三番的试情于宝玉,会忙忙笑着让薛姨妈替黛玉给贾母说亲去。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大结局(当林黛玉结缘北静王)(9)

紫鹃的这番话是为林黛玉想透了的,贾母在一日自有权利护她一日,贾母一走万事皆枯,谁能够替这样无依无靠的孤女费心思呢?贾府荣府最多的是阿谀奉承之辈,上至王夫人贾政下至众多婆姨奴婢,谁不攀附有权有钱之人呢。

林黛玉的终身大事有贾母在,便能讨好讨巧,若贾母都丢了,真正成了贾探春迎春的命格,只能任人摆布做利益的牺牲品了。从这方面来说,林黛玉可万万不能嫁到北静王府了,因为这已不是悲剧,而是惨剧。

无论是曹雪芹还是高鹗版本,作者到底还是偏爱林黛玉,没有让她经历探春远嫁迎春惨嫁惜春出家宝钗守寡的命运,而是让她的年龄永远地停留在是十八十九岁,没有沾染上贾府荣府的龌龊。让他质本洁来还洁去,清清静静地走了,这样的结局亦是另一种形式的圆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