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寿险三季度利润(寿险三季报难看)

寿险三季度利润(寿险三季报难看)下滑与亏损马太效应明显,大险企如此,中小险企的生存更加艰难。70余家险企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非上市险企中,仅有8家寿险公司利润同比增长,超过半数的主体经营亏损。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保险业发展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之中,保险行业开启了一段跨越式发展,正如新华保险的股价一样,自十几元低点,攀上73元高点(不复权)后下滑,保险行业亦是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并在2019年转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然来临。底部还有多久?这是不少从业人士想要知道的答案。至少此刻,资本市场尚未看到转折点。交易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股价跌幅已经分别达31.97%、18.18%、1.65%以及20.40%。

寿险三季度利润(寿险三季报难看)(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2022年上市险企三季报披露季已经结束,但是对于业绩,有的险企却不愿多提。

“别提了,今年的数据太难看了。”有寿险公司高管感慨道。

“难”或许成了寿险从业者共同的感受,无论是苦于新业务增长迟迟不见改善、投资压力骤增的内勤管理人员,还是面临着客户购买力下降、优势产品接连下降的一线外勤销售人员,均感受到了持续的寒意。

在新华保险交出净利润同比下降56.6%的三季报成绩单后,公司的股价在24元上下徘徊,跌回了8年前的水平(2014年10月)。

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保险业发展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之中,保险行业开启了一段跨越式发展,正如新华保险的股价一样,自十几元低点,攀上73元高点(不复权)后下滑,保险行业亦是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并在2019年转向。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然来临。底部还有多久?这是不少从业人士想要知道的答案。

至少此刻,资本市场尚未看到转折点。交易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股价跌幅已经分别达31.97%、18.18%、1.65%以及20.40%。

马太效应明显,大险企如此,中小险企的生存更加艰难。70余家险企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非上市险企中,仅有8家寿险公司利润同比增长,超过半数的主体经营亏损。

下滑与亏损

翻开险企披露的三季度报告和偿付能力报告,不难发现,下滑、亏损已经成为了概括险企业绩的关键词。

A股五家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5.6%,日均赚约5.73亿元,较去年同期日均盈利减少1.07亿元。

具体而言,今年前三季度,五家上市险企仅中国人保(601319.SH)净利润录得同比13.1%的增长。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保险(601336.SH)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63亿元、311.17亿元、202.72亿元、51.9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35.8%、-10.6%、-56.6%。

就第三季度经营情况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净利润分别下降了24.3%、31.5%以及99.8%。

这背后,主要受制于寿险行业的供需错配导致代理人难以满足客户升级的保险需求,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个险新单保费增速分下滑11.5%、25.8%以及28.3%。

而除了新单压力外,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延续以销售满足客户理财需求的储蓄类产品为主的产品策略,高价值率重疾险销售仍呈下滑态势,导致新业务价值率承压。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业务价值率分别下降了4.9和15.6个百分点。

再看投资方面,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1%、4.0%、3.7%、2.7%,跌幅同比下滑1.2个、1.2个、2.7个以及1个百分点;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合计投资收益为3328.78亿元,同比下降24.29%。

上市公司核心指标尚且如此,未详细披露业绩的中小险企呢?

截至11月2日,共统计74家寿险公司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行业累计净利润1214亿元,但有41家险企均处于亏损状态。

在亏损企业的榜单中,平安养老以42.72亿元的亏损占据了榜单的另一端,保费规模已经排名比较靠前的中邮人寿也交出26.43亿元的亏损成绩单;此外,民生人寿、百年人寿、利安人寿、合众人寿的亏损幅度也在10亿元以上,前两者亏损额超过20亿元。

投资、负债的双端夹击

在平安养老的偿付能力报告中,-10.38%的投资收益和42亿元的亏损一样引人关注。而上一次,保险行业出现如此大额的亏损是在2018年,同样是在权益市场大幅波动背景下,幸福人寿突然披露巨亏68亿。

2022年年初以来,受俄乌冲突影响,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波动之中,A股更是频频下探,虽然第二季度有所回暖,但在第三季度,上证指数失守3000点。权益市场的波动直接给险企的投资增加了难度。

压在险企身上的另一个投资挑战则是房地产投资,以平安养老为例,其在第三季度持有的4个信托计划减值损失超过了公司超5%的净资产规模,这些信托计划背后多是房地产项目。

三季报显示,五家上市险企投资端业务整体承压,与往年相比,年化净投资收益率和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降。

而偿付能力报告显示,70余家险企中,仅有20余家险企前三季综合投资收益率在2%以上,达到往年4%以上水平的更是少数。还有部分险企的投资处于亏损中,除平安养老外,泰康人寿、平安健康、渤海人寿、君龙人寿、中韩人寿、华贵人寿等险企的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也为负值。

投资收益的大幅下滑,直接体现在利润数据上。今年同期寿险公司的利润一下子回到了2018年水平,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450亿元。

但保险行业承受的不仅仅如此。

已经在某大型寿险公司工作了三年的林蒙(化名)选择了离开,开了一家炸鸡店,但刚刚装修不久,营业不到10天,便因疫情封控一直处于停业状态。迫于生活压力,林蒙又将注意力回到保险行业,并选择了一家中介平台重新出发。

但林蒙的工作并没有像其想象的那般简单,此前在保险公司展业时,林蒙羡慕中介平台的同行手里有足够的弹药,特别是一些中小保险公司推出的高现价的增额终身寿产品,但当他也加入中介平台时,却发现不少网红产品已经下架了,产品竞争性也没有银行渠道的有优势。

林蒙的感知,正是不少险企正在做出的变化——逐渐降低产品预期收益、缩减激进产品的规模。在经济形势面临不确定性、投资不断承压的当下,规模与效益愈发不可兼得。

偿付能力之殇

投资、负债的双重压力下,偿付能力考验显得越发艰难。

偿付能力报告统计数据显示,66家寿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情况,65家寿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情况。

例如,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友邦人寿等一众头部险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有不小幅度的下降;而百年人寿、渤海人寿、合众人寿、华汇人寿和三峡人寿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处于偿付能力不达标状态。此外,渤海人寿、三峡人寿、爱心人寿、长生人寿、瑞华健康保险、华贵人寿、百年人寿、瑞泰人寿和中华联合人寿等公司处于重点核查状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2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60%的),补血增资迫在眉睫。

10月18日,爱心人寿披露了一则变更注册资本公告,根据公告,爱心人寿此次拟发行股份3.2亿股,新增注册资本3.2亿元。增资扩股事宜完成后,爱心人寿的注册资本将由原先的17亿元增加至20.2亿元,如若事宜获批,爱心人寿大股东也将易主。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险企的其他动作,如中韩人寿15亿增资由合资险企化身中资公司,英大财险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增资35亿元、利安人寿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

但并不是所有承压险企都这般容易寻来弹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