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对多伦多(多伦多和奥克兰的多角度PK)
科罗拉多对多伦多(多伦多和奥克兰的多角度PK)不要笑!这就是大多数加拿大人民家里的物件儿,老A知道你们N年前就淘汰了。以上来自Ashley大众化的连锁综合家具店有The Brick,Leon’s,Ashley等,是款式最接地气价格也最亲民的几大品牌,门店也比较多。眼见为实,老A从它们家官网listing里扒一些。以上来自The Brick以上来自Leon's
今天继续图片轰炸。
家具
老A谈不上很挑剔,但是绝不能凑合,宁缺毋滥。不管是在多伦多还是奥克兰,挑选家具都是让老A颇为头疼的事。
多伦多的宜家是个挑选居家小物件的好去处,但是家具,老A是拒绝的,价廉但物不美。
大众化的连锁综合家具店有The Brick,Leon’s,Ashley等,是款式最接地气价格也最亲民的几大品牌,门店也比较多。眼见为实,老A从它们家官网listing里扒一些。
以上来自The Brick
以上来自Leon's
以上来自Ashley
不要笑!这就是大多数加拿大人民家里的物件儿,老A知道你们N年前就淘汰了。
大部分都是打折款,在线下单就是这个价了。买家具应该还是要进实体店试试的吧?那么,试过了之后请试试找销售砍砍价,没准会有意外收获。
预算更高一些,选择空间自然更大一些。按照老A的审美,EQ3的家具款式较以上品牌有了不少提升,当然价格也要相应跟上步伐。
还有Ethan Allen,价签上的数字有质的飞跃。
不过杰西同志说了,这款式也没多大的变化啊?可能是因为人家质量好吧,made in Canada?
另外知名的家具店还有Crate & Barrel和Mjolk等,老A没去探过店,没有发言权。
最后JVA看上了Mobilia的现代感略简约的设计风格。价格嘛,应该是中位。
当年在奥克兰,老A第一次独自海外采购,毫无心理准备。原以为老外审美很高,设计理念超前。实地一看,怕是老外对自己的审美蜜汁自信了,几十年就没更新升级过。
宜家嫌弃新西兰市场小,没有进驻。
奥克兰的平价甚至可以说是廉价连锁家具店有PK Furniture,全称是Price Killer,一看名字就知道走什么路线的。
便宜吧?可是看到实物,就让老A回忆起年少时第一次搬家陪母上大人挑选家具的情景。品质永远是和质量成正比的。
另外一个连锁品牌叫Target,老A看这些款型是一言难尽的感觉。
很好理解为什么Freedom Furniture是多数人偏爱买单的选择。虽然也是矬子里头拔的将军,但毕竟不会被老A这样的人嫌弃了。
Harvey Norman是老A能接受的风格,也是老A在跑断腿之前决定掏钱包的地方。
和在多伦多一样,进店不要急于表达喜好,流露出犹豫的态度,砍价!
结论:
两地品牌不同,难以直观对比。
选择范围来说,多伦多还是强于奥克兰。
家具的个人色彩很重,怎么选都是自由,但是看惯了国内不断推陈出新的款式和功能,两地都有些让人觉得性价比不高。
厨房用具
西方人生活的精致之处在厨房里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示,进到他们的厨房,会以为进了实验室。老A虽然没什么厨艺,却特别爱入乡随俗。先利其器,才能善其事。
在国内的时候,双立人是奢侈品,老A偶尔买些小物件,还被投射异样眼光。
来到多伦多,突然觉得自己成了土豪。老A庆幸自己在新西兰没买Staub铸铁锅,双立人三天两头就给老A发打折信息。
这都能忍住不买,这世界上就没您干不成的大事,当然您要不沾油烟的话当老A没说哈。
代购和游客都愿意人肉背回国的动辄几公斤十几公斤的商品,肯定错不了。
嫌贵的话,Costco或者Home Depot还有大把选择,双立人都这个价格了,其他品牌也不好把姿态摆得太高了,对吧?
老A在奥克兰一般都去Briscoes采购包括厨具在内的家居用品。也是动不动就打折,一打就直接打骨折。
丹麦生产的Scanpan,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北欧出品‘均属精品”的道理大家肯定都明白。
18到24厘米的三口汤锅,打完折才120多纽币。老A不远万里从新西兰运回中国,又从中国背到加拿大,如果不好用的话,老A会那么蠢吗?
Joseph Joseph知名度高多了吧?他们家的厨房黑科技产品,也被老A赶上了打7折的时候。
结论:
老A认为如果您到加拿大或者新西兰长期生活的话,厨房用品就不要从国内带了,不管多伦多还是奥克兰都是物美价廉,尽情地丰富您的武器库吧,提前恭喜厨艺精进。
床上用品
这里的“不同”,主要是东西方的不同,加拿大和新西兰是一条战线的。
我国的床品,大家的共识就是“四件套”,通常是两个枕套、一个床罩或者床单、一个被套。
西方的床品分类复杂得多,且不说床裙和床垫保护罩这些,单论床单和被罩,西方人是分开卖的。
Sheet Set包括Fitted Sheet和Flat Sheet,当然还有枕套。
前者是有松紧带可以套在床垫上不会移位的罩子或叫床笠;后者更像中国传统的床单,但是铺在床笠和被子之间。
Fitted Sheet
Flat Sheet
人也是睡在Fitted Sheet和Flat Sheet之间的,这样的好处是不用经常洗被罩。
多说一句,老外比较爱选择纯白色的Sheet Set,和酒店一样。
Duvet Cover Set通常包括被罩和两个枕套,这个大家都比较好理解。
这是逼着在床上摆四个枕头的节奏啊。而且这么一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初到海外居住的朋友不经意间会买错,杰西老师单独采买的时候就发生过被子裸奔的故事。
虽说像加拿大的Homesense和新西兰的Warehouse能买到平价的床品,加拿大的Hudson’s Bay和新西兰的Briscoes也时常能赶上中高档商品折扣价。同等档次的商品,加拿大和新西兰价格也相差不大。
不过相比国内,价格少说也要高出一倍了。这床上用品圈的水总不会像家具圈那样淹死人吧?
结论:
如果不是把床从中国海运到加拿大或者新西兰,就不要考虑从国内自备床上用品了,尺寸不合。
加拿大和新西兰之间也不能通用。
在乎价格的话就不要太在乎样式,反正老外都爱用白色。
不计成本的话,在多伦多和奥克兰都可以发现做工考虑材质上乘的床品。
选购时一定要看清包装说明,别买错或者买重了。
日用小商品
这道题其实没什么老A发挥的空间。
老A私以为某宝某东的最大优势还是在小商品。
甭管加拿大还是新西兰,在零售店里买小商品,没得可选且不说,那价签上的数字和在某宝上看到的是一样的,可汇率差着四五倍呢。人家某宝还包邮……
随便举一个例子吧,每年都要给小V同学贺寿用的气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国外的质量好?不存在的,统一Made in China,挂墙上三天准泄气。
在多伦多还好,毕竟有Amazon这个神器,能最大限度地抚平钱包的创伤。
在奥克兰就没有这个运气了,以至于杰西经常使用某宝集运一箱一箱发到奥克兰。重点还不完全是价差,大纽村是真的不给您选择的权利。
如果没有离开新西兰的话,小杰西都已经准备和好朋友开一间经营Party用品的商铺了。
结论:
多伦多和奥克兰的小商品用相对价值来衡量都算天价,品目还基本都是国内五年前就淘汰的。
反正无论通过何种渠道买到的小商品,都出自我大天朝,时间允许、重量和体积不过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囤货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