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的事迹(家喻户晓的大寨)
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的事迹(家喻户晓的大寨)大寨村原本是山西省晋中市最普通的一个穷山村,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就连一块儿完整的耕地都找不出来,生产条件也特别简陋。说起郭凤莲,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于是她的父亲将年幼的她送到大寨村的外婆那里。郭凤莲如今,距离那个“农业学大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60余年,郭凤莲又活出了怎样的精彩人生呢?“铁姑娘”郭凤莲
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之一,是家喻户晓的“铁姑娘”,更是那个时代的特定人物,她就是郭凤莲。
随着“农业学大寨”的风潮散去,郭凤莲身上的光环也骤然消逝,而她也在历史的舞台上黯淡离场。
然而,这个姑娘身上却有不服输的勇气,她又重回大寨这个战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从大寨村的“铁姑娘”,跨界到商业“铁娘子”,郭凤莲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郭凤莲
如今,距离那个“农业学大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60余年,郭凤莲又活出了怎样的精彩人生呢?
“铁姑娘”郭凤莲
说起郭凤莲,她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三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于是她的父亲将年幼的她送到大寨村的外婆那里。
大寨村原本是山西省晋中市最普通的一个穷山村,这里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就连一块儿完整的耕地都找不出来,生产条件也特别简陋。
因此,大家只能靠天吃饭,收成连满足全村人的温饱都做不到。就这样,在外婆身边长大的郭凤莲也几乎是饿着肚子长大的。
1947年的时候,大寨村建立了党组织,贾进才、陈永贵等人便开始琢磨起如何才能改变落后的现状。
在陈永贵的引领下,大寨村的乡亲们组成了一个个互助小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陈永贵
很快,通过填土造田,原来零散的土地被乡亲们整合到一起,再也不用为耕地而发愁了。
就这样,凭借着乡亲们的双手,大寨这个穷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的吃饭问题,甚至每年还能给国家上交余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3年的一场大雨让大寨村元气大伤。用了十来年才修好的田地被暴雨冲得七零八落,就连房屋也倒了一大片。
就在这个时候,陈永贵提出了不向国家要一分钱,自己重建家园的想法,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同意。
郭凤莲
当时,由于郭凤莲的外婆家也很穷,因此在上完小学后就参加劳动了,这一年的她只有14岁。
大寨村遭遇天灾之后,全村百姓都积极投入到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热潮中去。
为此,他们甚至还成立了男青年突击队以及女青年突击队,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比赛哪队做得更好。
郭凤莲就是突击队的一员,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这个队叫“妮妮队”。后来,这些姑娘们觉得这个名字不太适合,就改成了“铁姑娘队”。
正在干活的姑娘们
1964年,年仅17岁的郭凤莲就因为吃苦能干被推举为队长。这些铁姑娘们年纪都不大,却是劳动大军中的亮点。
哪里的活最重,她们就往哪里去,甚至连那些男青年们也赶不上她们的工作量。
运石料的时候,郭凤莲身先士卒,挑上了跟男青年一样的重量。
这样巨大的体力活,就连一般的男子都做不到,可这些铁姑娘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后来,为了能挑更多的担子,郭凤莲用碎布给自己做了个垫肩。并非是她吃不了苦,而是要保护衣服不被磨破。
在那个年代,衣服还是很贵重的,她们宁愿自己受点伤,也不想让衣服有破损。
到了寒冬腊月,土地都冻上了,她们就刨冻土。
经过寒风一吹,露在外边的双手都被冻得裂了口,但凡干点活就震得血淋淋的。
那些老社员们心疼这些姑娘,劝她们去歇一歇。
郭凤莲带头拒绝了:“大家都在干活呢,我们怎么能歇。放心吧,天是冷,可我们的心是热的。老一辈人能吃下的苦,年轻人现在也能吃得下。”
随着大寨村在全国出了名,郭凤莲这个“铁姑娘”也是人人皆知,甚至还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与赞扬。
周总理与郭凤莲母子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提起铁姑娘,就会想到郭凤莲。
许多进步的农村女青年都以她为榜样,甚至还专程来到大寨村向她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她头顶上的光环也越来越耀眼。
为了扎根大寨,郭凤莲舍弃了儿女私情,当时她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男友,但是为了留在大寨,她最终选择同对方分道扬镳。
后来,在大队党支部的关心之下,郭凤莲同大寨村里的小伙子贾富元走在了一起。
婚后,贾富元去部队当了兵,在甘肃驻防,而郭凤莲依旧留在大寨工作,甚至怀孕挺着大肚子的时候,田野上依旧有郭凤莲的身影。
生下孩子后,郭凤莲休养了没多久,就把孩子托付给嫂子喂养,而她又重新扛起锄头去山上干活。
就是这样的劲头,让郭凤莲名声大噪。
1973年,在周总理的钦点下,郭凤莲通过推举成为了党支部书记。从此,大寨村步入“铁姑娘”的时代。
当时,大寨村已经是全国农业的先进典型了,郭凤莲也在这个位子上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郭凤莲(左五)与大寨带头人合影
在她的努力下,大寨村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还完成了几项大工程,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虽然郭凤莲的职位越来越高,可她却始终扎根田野,是乡亲们口中那个谦虚的“凤莲子”。
每次去外边开会,郭凤莲总是穿着丈夫送给她的那身旧军装,洗得泛了白也不舍得换。
要是碰上有人请客吃饭,郭凤莲扭头就走,从不沾染这种陋习。
每次从外面回到大寨,郭凤莲第一件事就是去工地跟大家一块儿干活。
甚至有一次,郭凤莲刚刚接待完外宾,就急着去地里干活。
旁边有人劝她:“马上就要下工了,今天接待外宾也累了,干脆歇一歇,就别去了。”
郭凤莲摇摇头:“哪能歇呢,再说了,他们在地里干活不比我还累?”
就这样,在离收工还有几十分钟的时候,郭凤莲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干活的队伍中。
就像郭凤莲说的那样:“俺是个农民,党让俺参加会议俺就去,平时的时候,俺挣的是工分。既然俺干的是党支部书记,那就一个想法,就是把大寨的事情给做好。”
就在郭凤莲满怀信心要建设好大寨的时候,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突然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之中。
走入低谷
1978年,郭凤莲去往北京参加会议,准备参与到拨乱反正后的社会建设中去。
与此同时,意气风发的郭凤莲并不知道,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人家,正在秘密签订“包产到户”的协议,并且逐步取代大寨的互助合作模式,成为引领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潮流。
凤阳县小岗村
从此以后,中国的农民也选择了同大寨村截然相反的道路。
只不过,回到大寨的郭凤莲依旧采取过去的方式,组织乡亲们学习文件,闲时跟大家一起修地垒坝。
后来,“大寨精神”逐步被时代否定,郭凤莲也知道了小岗村,但是她并不想要做出改变。
没想到,1980年8月,郭凤莲收到了一封意外信件,她被撤销职务,甚至还要参与审查。
从此之后,郭凤莲离开了伴随着自己成长的大寨村。
接到调令的时候,郭凤莲忍不住大哭了一场,这是她奋斗了十七年的家乡。
在这段日子里,她早已将大寨视为了自己的家。
但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还是要服从党的调动。
在人生的低谷期,郭凤莲选择用读书和喝酒来缓解自己的苦闷。
常言道,付出就会有回报,通过看书,她自考了中央党校的大专文凭,而借酒消愁的她也在之后将这项技能用于市场经济上。
二次创业展现风采
对于郭凤莲的贡献,党组织始终没有忘记,而她的领导才能也有目共睹。
另外,这里的乡亲们也无比想念郭凤莲,希望她能帮助大家实现不一样的精彩。
1991年11月15日,在万众瞩目之下,郭凤莲重新回到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
再次回到大寨,郭凤莲虽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铁姑娘”了,但她心里的那股劲却还没有消失,她要带领大寨的乡亲们再创辉煌。
与此同时,在当时改革开放的热潮下,邓小平关于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讲话,给了郭凤莲深刻的启发。
既然她能带着大寨人能在计划经济的时代里用双手创造奇迹,那么她也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通过智慧创造辉煌。
众所周知,创业不容易,尤其是二次创业更难。为此,郭凤莲采取了三招措施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郭凤莲带领大家开启了二次创业的局面。
第一招就是走在时代前沿。为此,她自掏腰包,带领村民们到外地考察,在这个到处充满新事物的城市里,郭凤莲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知识。
没有任何经验,她就学着人家去卖煤炭,办水泥厂。
自己搞不定的技术难题,掏高价请专家来解决。甚至原来只会种地的她学会了商业谈判,陪着笑脸求人买他们的产品。
为了谈成生意,她硬生生地喝醉在饭桌上,躺在医院好几个小时才缓过来。
曾经有一个煤大户说过:“郭凤莲能跟我喝酒,我就敢买她的煤。”
在郭凤莲的努力下,大寨村成立了经济开发公司,并创立了各种企业。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大寨村从原来的旧典型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农村。
郭凤莲的第二招就是用上自己之前的人际关系。
1992年11月,由于当时的羊毛衫销量不好,她就拉来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以及纺织工业部长吴文英给自己的产品助阵,而且也使大寨的羊毛衫一炮而红,打开了销量,进入了千家万户。
而她的第三招,就是转变大寨村的产业结构。
当最开始的企业赚钱之后,大寨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产,郭凤莲就开始着手调整产业结构了。
那些水泥厂以及煤厂都会造成污染,那就关停。一开始的时候,郭凤莲就有先见之明,留下了一部分的农田,专门种植绿色食品。
大寨村健康产业园
另外,由于大寨村的历史意义,再加上红色旅游兴起,郭凤莲自然也没辜负这个风口。在这里修建了大寨博物馆,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
当年,那句“农业学大寨”的口号成了大寨村最响亮的招牌,大寨村也成为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旅游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就像郭凤莲讲的那样:“来大寨的人越多,那么就势必要在这里消费,只要我们能把循环经济搞好,就不愁销路。”
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村重新恢复了往日的风光。
在这个只有五百多人口的小山村中,却有年收入高达17亿元的大寨集团。
大寨村村的家家户户门口,都停放着小汽车。
村子里的每一个乡亲,都是大寨集团的员工,每年除了工资,到了年底还有分红。
大寨村的农家乐
就以2011年为例,根据数据显示,当时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才6000多元,而大寨村就达到了13000多元。
除了带领大家变富,郭凤莲还致力于让乡亲们生活地更幸福。
1993年开始,郭凤莲就已经实行了养老金制度,凡是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能拿到200元的补贴,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再多拿100元。
不仅如此,只要是孩子上学,都被免除了学杂费。村里的大学生,每年还能拿到奖学金。
从1998年开始,郭凤莲就已经计划着给大家统一修建住宅,并且, 村民们只用拿其中的40%,剩下的60%都有集体补贴。
到了2008年,大寨集团更是为全体村民解决了医疗保险。
就这样,虽然大寨人手中的钱越来越多,可要花的钱却越来越少。
乡亲们富裕了,该有的人情味却一点没少。
每到过年的时候,全村500多口人就会聚在一起共同吃一顿大餐,还会编演节目逗大家开心。
除了春节,村子里最重视的就是重阳节了。
到了这一天,郭凤莲就会把全村的老人请出来,请他们到外面吃饭。
在郭凤莲看来,这些老人为大寨村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现在既然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那就务必要给这些老人幸福的晚年。
然而,村民们的口袋鼓起来了,郭凤莲自己却没有从中获取利益。
除了自己的公务员工资,郭凤莲不拿集团的一分钱。
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到了郭凤莲晚年的时候,她又迎来了一次转型,在政治舞台上为国家建言献策。
与时俱进,活出精彩人生
2009年1月份,郭凤莲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当年那个家喻户晓的“铁姑娘”已经年近古稀,但她却从不服老。
郭凤莲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也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担当,为人民发声。
这么多年以来,郭凤莲每次提议,都离不开三农话题。
无论是农业污染,还是农村垃圾处理等问题,都是郭凤莲深入实际,调查之后经过深刻思考,才提出来的。
更重要的是,郭凤莲不止是单单提出问题,而她更看中的,则是提出的问题能否解决,又是否能真正帮助老百姓?
在新媒体时代,郭凤莲也紧追时代潮流,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山西省的农产品陷入滞销状态。
为了打开销路,政府启动了“消费扶贫、云端带货”的活动。
郭凤莲率先响应政府的举措,积极参与到直播带货的热潮之中。
直播助农
她说:“能够为山西的农产品做代言,帮助大家脱贫致富,这是我作为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
为此,郭凤莲担任“山西小米”的形象代言人,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自跑往河南等地推广。
郭凤莲年纪大了,可她却总是一副十足的女强人模样,只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她变得更加时尚了。
微卷的短发,得体的淡妆,这就是郭凤莲给人们如今的印象。
当年那个敢于奋斗的“铁姑娘”,如今依旧战斗在一线,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虽然现在的郭凤莲已经可以光荣退休了,但是她却每天精力充沛地为大寨村而忙碌着。
在郭凤莲看来,现在的大寨村还离不开她,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她去处理。
她也坦言道:“只要是大寨村的乡亲们还需要我,那我就会一直奋斗下去。”
郭凤莲忙碌的身影也记在了父老乡亲的心中,他们不由得感慨:“凤莲妮的身份变了,可她的心却没变,一直都是咱们的那个‘铁姑娘’。”
这就是郭凤莲,几十年的沧海桑田,每天都会有新的历史事件发生,而之前的故事却也不会被人们遗忘。
郭凤莲与当年的铁姑娘们
从用双手劳动的“铁姑娘”,到靠智慧致富的集团董事长,再到如今为百姓发声的人大代表。
虽然郭凤莲也经历过挫折,但是她却完成了一次次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人民代表报:她还是咱农家的“铁姑娘”
农村工作通讯:郭凤莲 乡村振兴中如何继续发扬大寨精神
工会博览:郭凤莲 从大寨“铁姑娘”到商界“铁娘子”
新商务周刊:郭凤莲:人不能和历史赌气
党史纵览:“铁姑娘”郭凤莲的曲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