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肥西3大景点非常值得一逛(冬天来肥西这里)
秋游肥西3大景点非常值得一逛(冬天来肥西这里)铭传故里景区位于肥西县铭传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括刘铭传故居、刘铭传纪念馆、刘铭传墓园、小团山香草农庄等景点在内,是全国第四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这里独具特色的美食风味,堪称徽菜精品,享誉皖中大地,深受南北食客青睐。漫步三河古镇,观赏的是美景,品味的是美食,感受的是历史和文化。来肥西,体验一场人文之旅吧肥西县三河古镇是国家5A级景区,三河古镇位于江淮大地、巢湖之滨、省会合肥西南,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的美誉。这里以“千年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形成了古河、古桥、古街、古巷、古民居、古茶楼、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景观”。
千年的历史传承
承载着满满的乡愁
它们,是揉粹在都市繁华中的清寂与柔情
它们,在悄然焕发着别具一格的生机和神采
来肥西,体验一场人文之旅吧
01 千年水乡三河古镇肥西县三河古镇是国家5A级景区,三河古镇位于江淮大地、巢湖之滨、省会合肥西南,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的美誉。
这里以“千年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形成了古河、古桥、古街、古巷、古民居、古茶楼、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景观”。
这里独具特色的美食风味,堪称徽菜精品,享誉皖中大地,深受南北食客青睐。漫步三河古镇,观赏的是美景,品味的是美食,感受的是历史和文化。
铭传故里景区位于肥西县铭传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括刘铭传故居、刘铭传纪念馆、刘铭传墓园、小团山香草农庄等景点在内,是全国第四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故居又称刘老圩,是清代末年著名淮军将领刘铭传的府邸。故居四周清雅静穆,风景秀丽。过外吊桥进圩,便是内壕沟,紧接着是吊桥和门楼。进入内壕沟,才算真正接触到刘铭传家族居住的内宅。在故居附近,还有刘铭传本家、淮军记名提督刘献延营造的刘五房圩子,被世人称为“淮军故里圩堡群”。
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合肥人。清咸丰四年在乡办团练。咸丰九年率团练助湘军攻陷六安。同治元年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赴上海,长期在苏南、浙江等地与太平军作战。在后续的征战中。刘铭传一路高升,最终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在任期间多有建树,为后代所崇敬铭记。如今,铭传故里已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地址:肥西县紫蓬山区最高峰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
刘铭传纪念馆
刘铭传纪念馆位于肥西县铭传乡启明社区境内,占地31亩,共3层,建筑面积约6225平方米。纪念馆三面环山,东北临红旗水库,馆前金河水流经西北角的刘铭传故居纪念馆;南面靠山,一层、二层依小山岗半嵌入山体。纪念馆整体建构符合生态系统与山地特征的建筑形制,引山纳水,与周边环境交相呼应,达到建筑与山水空间相映衬的意境。
其设计理念以江淮民居建筑元素为主线,采用四水归堂院落式布局,院落中央蓄水建台,突出大陆、台湾、肥西地图形状,设计刘铭传雕像矗立肥西地形台上,遥望台湾,寄意两岸一归大统。同时,设计上以纪念馆为中心,形成空间上与刘铭传故居、台湾、刘铭传墓园的联系,突出刘铭传从出生到保卫台湾、建设台湾,以及逝世后归葬大潜山的人生轨迹。
纪念馆内可分为序厅、青年豪杰、淮军名将、乡居赋闲、抗法保台、建设台湾、晚年岁月和泽陂两岸共8个部分,展示了刘铭传不同时期的生平事迹。
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大潜山西麓
刘铭传墓园
距离刘铭传故居不远处的大潜山北麓,有一处规模宏大、依山面水的刘铭传墓园,整个墓园规格为清朝一品官员墓葬,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10米,上下高差90米,占地50亩。
由300多级台阶串起照壁、照池、山门、牌楼、碑亭、神道、祭坛、享堂和坟茔宝顶等建筑颇为巍峨壮观。
2011年4月12日,几经波折的刘铭传遗骨,正式安葬在大潜山背,了却了不少两岸同胞的心愿,巍巍大潜山,也成为了一代名将的埋骨青山。
地点:地址:安徽省肥西县铭传乡大潜山北麓
03 百年古村落吴山口山口村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坐落于“庐阳第一名山”紫蓬山景区南麓,被誉为“紫蓬山南大门”,历史可以追溯到400余年前明朝晚期。
村里有一条明清老街,据记载,明代吴姓人家在此定居,建村立户,故称吴家山口。至晚清淮军统领“小吴三”修建南北两座炮楼,挖堑壕筑围墙,山口老街作为官道上的驿站,逐渐形成一条热闹繁华的街市。
老街不算长,宽度也只能容下两马并行。街道为青石板铺就,温润如玉。经年累月,留下了深深的车辙。
老街位于古庐州、舒州、六安州、寿春等州县的中心,东西南北均有官道直通各州城。过去是肥西、舒城、六安等地去庐州城的必经之地。过往行人、贩夫走卒大多在这儿作短暂歇息,形成了老街繁华的旅店业、餐饮业等行业。
因合肥旧称“金斗城”,故此地有对联:两山之间吴山口,四方通衢小金斗。
上派镇有座著名的古埂公园,其得名是因为这里有一片古老的遗址——古埂岗。
4000多年前,中华文明还处在夏朝,那时肥西县上派镇的“古埂塘”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身影。几千年过去,古埂遗址摇身一变成为肥西县第一个公园。
1976年,这里还叫胡湾村,是一片蔬菜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在挖水沟时挖出了石斧、蚌壳、陶鼎等文物,当时的肥西县文物工作组对古埂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了鉴定,确定古埂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遗址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对古埂遗址进行了发掘。
后经专家鉴定和考证,这片遗址带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特色,是很有代表性的江淮地区遗址,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已经有4000年到4500年的历史了。于是,挖出文物的这片土地被当地人称为“古埂岗”,昔日的胡湾村也变为古埂社区。
肥西,是一篇凝固的散文
雄浑厚重,细腻曼妙
这里也充满浓厚的文化积淀
寻个时间,空闲下来
感受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肥西吧
来源:文旅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