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答案: (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加水型的图像判断.由于在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发生反应生成的Ca (OH) 2在水里不断溶解 故溶液质量不断增大 当Ca (OH) 2溶液达到饱和后 继续加入CaO CaO与水发生反应 使得溶液质量又开始变小 直至水反应完 此时溶液质量变为0 故 (A) 、 (C) 图像正确;刚开始 没有加CaO时 溶质质量分数为0 当加入CaO后 Ca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Ca (OH) 2 且放出热量 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当达到饱和后 再加CaO 由于温度很高 且Ca (OH)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故溶质质量分数又不断减少 当水反应完或 溶质质量分数变为0.故 (B) 正确.CaO与水反应温度升高 当CaO与水恰好完全反应时 温度最高 此后温度开始下降 但不会低于反应前的温度 (D) 错误.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

六、溶质加水型

例7 (2018年广东省中考题)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图7所列曲线错误的是 ( )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2)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加水型的图像判断.由于在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发生反应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3)

生成的Ca (OH) 2在水里不断溶解 故溶液质量不断增大 当Ca (OH) 2溶液达到饱和后 继续加入CaO CaO与水发生反应 使得溶液质量又开始变小 直至水反应完 此时溶液质量变为0 故 (A) 、 (C) 图像正确;刚开始 没有加CaO时 溶质质量分数为0 当加入CaO后 Ca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Ca (OH) 2 且放出热量 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当达到饱和后 再加CaO 由于温度很高 且Ca (OH)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故溶质质量分数又不断减少 当水反应完或 溶质质量分数变为0.故 (B) 正确.CaO与水反应温度升高 当CaO与水恰好完全反应时 温度最高 此后温度开始下降 但不会低于反应前的温度 (D) 错误.

答案: (D)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4)

七、不饱和溶液加入固体型

例8 (2018年重庆B卷) 一定温度下 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 其对应关系 (如图8所示) 正确的是 ( )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5)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不饱和溶液加入某一物质后 其余量的变化图像.因为一定温度下 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 故 (A) 选项不正确;加入NaOH溶液后因发生反应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6)

故溶液质量先减小 溶液中有生成的NaCl 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减小为0 当氢氧化钠过量后 溶液中溶液质量分数又开始增大 故 (B) 图错误;开始时溶液中固体质量为0 随着锌粉的不断加入 发生反应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7)

生成铜的质量在不断增加 直至锌粉过量 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加 所以 (C)图错的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8)

随着反应的进行 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逐渐增加 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反应 沉淀达到最大值 之后继续加入AgNO3溶液 但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 (D) 正确.

答案: (D)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9)

八、单质与氧气反应型

例9 (2018年宜昌市中考题)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炭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 (从反应开始计时) 的对应关系 (如图所示) 正确的是 ( )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图像判断.一密闭的容器中 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分子氧气参加反应生成1分个二氧化碳气体 则气体的分子数不变 故 (A) 图示正确.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气体的质量不断增加 直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 因此 (B) 图示错误.因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完全反应 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 最终减少至0 故选项 (C) 图不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即 (D) 图错误.所以该题选: (A) .

答案: (A)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1)

九、制氧图像型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2)

图10所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其中正确的是 ( )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有关图像判断 随着反应的进行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了氧气 高锰酸钾的质量在不断的减少 直至反应结束时 高锰酸钾的质量为0 锰酸钾的质量从0开始逐渐增大 直至最大值 对整个固体来说 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氧气 质量是逐渐减小 直至最少值之后不再变化 因而 (A) 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 因此氧元素的质量也应保持不变 即 (B) 错误;在此实验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一开始质量为0 因此质量分数也为0 加热开始分解后 二氧化锰慢慢增加 固体质量在减少 因此质量分数增加 但到高锰酸钾分解完不再增加 因此 (C) 错误;没有反应时 没有氧气 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加直至反应结束后不变 即 (D) 不正确.

答案: (A)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4)

十、计算型

例11 (2018年乐山市中考题) 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 (ρ水=1 g/cm3)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 至恰好完全反应.图11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 计算: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5)

(1) 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坐标曲线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由题给坐标曲线可知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最大量是23.3g 加入的Na2SO4质量为100 g时恰好完全反应.根据题意可知 NaCl和BaCl2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后 加入Na2SO4溶液 发生反应后的溶液中有NaCl生成 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所以最终溶质的质量是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与原混合物中的NaCl质量之和 溶液质量则为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1) 由题给曲线可知 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3.3 g.

(2) 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为y.

中考化学图框题型(中考化学坐标图像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2)(16)

本文由初中化学大师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涨知识!

允许非盈利性引用,并请注明出处:“转载自初中化学大师”字样,以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版权归原作/译者所有。未经允许,对非法转载者,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