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于洋现在的近况(国羽女双于洋巅峰时期被禁赛3个月)
羽毛球于洋现在的近况(国羽女双于洋巅峰时期被禁赛3个月)于洋的刻苦,给她当时的教练张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道:于洋在每堂课上训练,出的汗都比其他孩子出的多。一堂课上完,上衣都变成了“雨衣”。”在所有的训练课程中,小于洋也从来没有缺过一次课。于洋从小就很刻苦,对待训练的态度也非常认真。在她10岁那年,鞍山市经历了一场持续的暴雨。水位线上涨,路面上的水都已经没过了膝盖,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有人选择出行。但是于洋说服了自己的父母,坚持要去,于起金便推着自行车带着小于洋冒着暴雨,在下午训练时间到达前赶到了训练馆,那天很多人都缺席了。于洋的阿姨抓住了于洋活泼好动这一点,让于洋的爸妈给于洋找一个专门的教练培训,于洋这才进入了鞍山市体校。但刚开始于洋的父亲于起金只是想把孩子送进去玩玩,并没有多想。但暑假两个月过去,小于洋就已经表现出了她非常惊人的运动天赋,进步得非常快。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于洋开始走上了她的羽毛球道路。如果说运动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让我了解您的需求,感谢您的支持!提起于洋,相信了解中国羽毛球比赛的人一定不会陌生。如果说女子双打是中国羽毛球历史上成绩最好的单项,那么于洋可以说是双打中拿得出手的“最强王牌”。
她曾斩获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人冠军、09年瑞士羽毛球超级赛冠军、10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女子双人冠军等等。
这样一位包揽了女双大大小小奖项的运动健将,为何选择在自己的巅峰时期“打假球”从而被禁赛,给自己招致骂名,是自有安排还是无奈之举?那么退役后的于洋,又过得怎样呢?
始于少年天才,发于刻苦训练1986年,于洋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于洋小时候非常好动,经常跟男孩子们凑在一起玩一些消耗体力的游戏,比如抓小偷等等。在她9岁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来超出同龄人的运动天赋了,身体素质也非常好。
于洋的阿姨抓住了于洋活泼好动这一点,让于洋的爸妈给于洋找一个专门的教练培训,于洋这才进入了鞍山市体校。但刚开始于洋的父亲于起金只是想把孩子送进去玩玩,并没有多想。但暑假两个月过去,小于洋就已经表现出了她非常惊人的运动天赋,进步得非常快。正是因为这个契机,于洋开始走上了她的羽毛球道路。
如果说运动天赋是老天爷赏饭吃,那么于洋的父亲于起金的严格训练也是于洋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了。为了锻炼小于洋的耐力,在每天早上五点,于起金都会把睡梦中的小于洋喊醒,带她到距离家很近的学校里,叫她在操场上跑10圈,与此同时还训练她蹦台阶。
不仅如此,为了加强小于洋的锻炼,于起金会在她晚上学校训练结束后去接她。于起金骑着自行车往前走,小于洋在后面追着,直到到了家门口。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直到小于洋离开鞍山市体校。
于洋从小就很刻苦,对待训练的态度也非常认真。在她10岁那年,鞍山市经历了一场持续的暴雨。水位线上涨,路面上的水都已经没过了膝盖,在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有人选择出行。但是于洋说服了自己的父母,坚持要去,于起金便推着自行车带着小于洋冒着暴雨,在下午训练时间到达前赶到了训练馆,那天很多人都缺席了。
于洋的刻苦,给她当时的教练张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道:于洋在每堂课上训练,出的汗都比其他孩子出的多。一堂课上完,上衣都变成了“雨衣”。”在所有的训练课程中,小于洋也从来没有缺过一次课。
对于于洋来说,有父母的全力支持,有尽心尽力栽培自己的教练,她无疑是非常幸运的。然而,她在鞍山体校还有一个更惊奇的际遇——杜婧。她未来比赛的绝佳搭档,两个人一路扶持,相互成就。
于洋9岁才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尽管她有天赋,在战术安排方面领悟的非常快,打球的手法也非常灵活,但她的体能是非常薄弱的一个点。纵使大量的训练下去,但因为起步太晚,还是无法弥补的。
但比于洋大两岁的杜婧,早早地就进入了体校进行训练,在体能方面非常强悍,仿佛有许多用不完的力气。这与灵活多变但体能不够的于洋正好形成互补。于是,张强这么一琢磨,中国羽毛球的女子双人“王牌组合”便这么诞生了。
过五关、斩六将,却止步于巅峰事实证明,张强的举措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他打造了一个实力惊人的组合。于洋的灵活和杜婧的体力相互磨合,再加上二人的关系又是很好的朋友,在2000年省运会上配合的相当不错,拿下女双冠军,很快便被辽宁省队看重。
随着她们二人不断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崭露头角,国家队也渐渐发现这两个非常有韧劲,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姑娘。于是在01年,二人也非常顺利地进入了国家队,在期间进行训练,于2003年作为固定组合活跃在各个大大小小的赛场上。
当然,不是说进入了国家队,就能够获得一个响亮亮的名声的,就能有替国家“出征”的机会的。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即,每个项目的参赛选手也是要经过层层选拔的,底子好,有实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脚踏实地的经验。
不过这也巧了,在2005年举行的羽毛球大师比赛上,于洋和杜婧配合有了质的飞跃,合力击败了世界冠军高崚/黄穗组合获得女双冠军,这二位新人才在媒体面前获得了堪堪获取了一点关注度。但二人的决心绝不在此处。
2006年,二人凭借着出色的发挥与娴熟的配合在亚锦赛上取得了女双冠军,同年也一鼓作气夺得瑞士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优霸杯等多个世界冠军。接连不断的好成绩使两个憋着一口气猛向前冲的小姑娘终于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心里,不仅在成绩上有了质的飞跃,还被众人寄予厚望,成为08年奥运会的“黄金组合”候选人。
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于洋和杜婧排除万难,不负众望地把冠军的奖牌摘下送到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此时的于洋脸上止不住的笑,少年的热血在她心中奔涌,她踌躇满志,激动地拉着身边伙伴的手,势必拿下下一场奥运会的冠军时,她身旁的杜婧却面露难色地摇了摇头。
伤病成了于洋、杜婧组合最大的阻碍。早前北京奥运会之前,杜婧由于长年累月地训练导致了不大不小的腿上,手术后她又一刻不停地恢复训练,生怕耽误了队友的训练。但由于不停地训练、比赛,杜婧的腿伤越来越严重,医生建议杜婧退役,否则可能会有下半身瘫痪的风险。于是杜婧才选择在2011年退役。
对于一个打组合的人来说,搭档就相当于自己的左臂右膀。杜婧的离开对于洋来说无疑也是一个重创,面对开始在及的2012年奥运会,找谁当于洋的搭档无疑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于是,王晓理就这样走进了于洋的视野。
与杜婧相同的是,王晓理的身上也有一股子冲劲。她们搭档的四个月里也斩获了大大小小的奖项,不断地通过比赛磨合他们二人,以达到最佳的配合。以她们当时的成绩,问鼎2012奥运会冠军是毫无悬念的,但变故来的就是这么快。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里,新杀出的“黑马”组合赵云蕾/田卿在此前的小组赛中并没有取胜,那么这样的话,中国女双的两个队伍(于洋/王晓理、赵云蕾/田卿)可能会在赛场上相遇,为了避免这样可能出现的情况发生,教练组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打假球”——“利用规则漏洞保护体力输掉比赛”,但当时于洋/王晓理所面对的对手韩国队,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这场充满“演技”的小组比赛被伦敦官方看了出来,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于洋、王晓理被取消了比赛资格并且禁赛三个月。
这一场风波闹得,使于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背负着“打假赛”的污名。大家都是一样的普通人,突然面临如此地打击,换谁都受不了。于是于洋申请了退役,但始作俑者教练组依旧不同意,声称后继无人。当然是更多的支持者希望于洋继续打下去。
于洋便只能重新调整状态投入到新的比赛中去,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的搭档王晓理,同杜婧一样,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打比赛了。于洋便要来了她的第三个新搭档,是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唐渊婷。
这么看下来,好像在杜婧离开以后,于洋的职业生涯便进入了一个整体下坡路的过程了。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由于唐渊婷身体状态不好,于洋的各项体能进攻也都已经比不上年轻球员,最终只拿到了个第四名。她并不服气,于是在教练面前怒摔毛巾离去。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摔毛巾”再一次让于洋背负了不小的骂名,于洋也在这次之后宣布退役。
退役后的于洋也非常出乎大家的意料。她没有像杜婧那样选择成为一个羽毛球教练,也没有继续奔波在训练场馆,而是转型去做了电商。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没有经验,靠自己的能力在新的一片领域探索。
转型创新未必不是一条可行的路。于洋将自己打球这十几年来赚的钱投入到了互联网中,成立了自己的店铺,并招募组成了自己的网店团队。抛去奥运冠军的光环,乐呵呵地在生活中做一个普通人,淡出大家的视野,过好自己的生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15年的比赛生涯,高强度的训练,也是时候让自己空闲下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开家小店,闲的时候多陪陪父母,自己给自己当老板娘,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我们见证了巅峰时期的“国羽女双”于洋,也看到了她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无数场比赛赢来的荣誉,却仍然抹不掉曾经迫于无奈、年轻冲动而带来的污名,这无疑是令人感到惋惜的。但好在她精神世界足够强大,退役之后不在受困于那一方天地,敢从零开始,正如年轻时候的自己那般。如今的于洋,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野,可能正在哪个屏幕后面,乐滋滋地做她的老板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