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文艺(用指尖的舞蹈诉说莫兰迪的艺术魅力)
莫兰迪文艺(用指尖的舞蹈诉说莫兰迪的艺术魅力)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来源:作者:李君娜听障群体的文化艺术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增强,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形式之一,其面对听障群体的存在是必要的。此次久事美术馆携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面对视听障碍群体的博物馆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践团队,除了为听障人士开设公益专场外,还精选了此次展览中的9幅作品,专门录制了手语导览视频,并将于近期更新相关展览标签,方便听障人士了解莫兰迪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提升他们的观展体验。久事美术馆希望通过这类无障碍艺术导览活动,提升美术馆服务残障人士的能力和水平。上海久事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深化优质服务,创新服务措施,致力于让每一位市民大众发现美、认识美、感知美。馆方介绍,今后,上海久事美术馆还将继续与沪上各大院校及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推出多样化融合教育性质观展服务,让更多市民领略艺术,感受文化大都市的别样魅力和温暖。图片编辑:曹立媛
有一种语言,它没有声音,一型一态却又都饱含意义,如舞蹈一般千姿百态。
今年9月23日“国际手语日”的主题是“为所有人建设包容性社区”。9月24日晚上,久事美术馆携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面向视听障碍群体的博物馆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团队,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启发下,共同组织了一场名为“‘珍’沉浸式观展”的关爱听障人士公益观展活动。
现场,包括听障人士在内的50余位嘉宾,在久事美术馆专业导览老师、手语翻译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育文化与社会专业等师生的带领下,走进色彩大师乔治·莫兰迪静谧的艺术世界。
活动中,参与者们静心沉浸在51幅画作真迹中,并对莫兰迪的艺术作品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在互动游戏环节,运用莫兰迪色系油画棒,参与者们画出了他们心中的静物画并互相交流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看法。
听障群体的文化艺术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增强,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形式之一,其面对听障群体的存在是必要的。此次久事美术馆携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面对视听障碍群体的博物馆融合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践团队,除了为听障人士开设公益专场外,还精选了此次展览中的9幅作品,专门录制了手语导览视频,并将于近期更新相关展览标签,方便听障人士了解莫兰迪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提升他们的观展体验。久事美术馆希望通过这类无障碍艺术导览活动,提升美术馆服务残障人士的能力和水平。
上海久事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深化优质服务,创新服务措施,致力于让每一位市民大众发现美、认识美、感知美。馆方介绍,今后,上海久事美术馆还将继续与沪上各大院校及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推出多样化融合教育性质观展服务,让更多市民领略艺术,感受文化大都市的别样魅力和温暖。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