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在生活态度方面的代沟(当代的父母如果不能重新理解)
父母与孩子在生活态度方面的代沟(当代的父母如果不能重新理解)当下我们不妨留意,“代沟”这个词越提越少了,因为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代沟”变了。不过,这是早年间的状况。“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面都多”,唠唠叨叨,完全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不过也没错,毕竟人生阅历摆在那里,很多问题老一辈人看得更清晰一些。而年轻人很少刻意去管“代沟”问题,他们多半都是在应付老人。
“代沟”一词想必不用解释,大概三十多年前外来的心理学老词,曾经也是争议颇多。
今日旧话重提,是因为当下其正面意义似乎已经超过了负面。
过去所谓“代沟”,真如同一道观念鸿沟,老一辈人站在一边,年轻人站在另一边。
对于这道鸿沟,老年人大抵反应更强烈一些。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面都多”,唠唠叨叨,完全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
不过也没错,毕竟人生阅历摆在那里,很多问题老一辈人看得更清晰一些。
而年轻人很少刻意去管“代沟”问题,他们多半都是在应付老人。
不过,这是早年间的状况。
当下我们不妨留意,“代沟”这个词越提越少了,因为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代沟”变了。
过去的人们之间纵鸿沟再宽再深,也断然超不出家长里短。
且这道鸿沟界限清晰、明确,只存在于长辈和年轻人之间。
而当下,中学生跟小学生之间有“代沟”,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在校生之间有“代沟”,老员工和新员工之间也有“代沟”。
最重要的是当下的“代沟”已经超越了年龄的限制,逐步呈现反转之态。
轮到年轻人唠叨老人了!
因为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了,这使得很多老人接受无能,就比如无处不在的手机支付。
而且,当下我们只要敢几日不看手机,就会被“时代列车”甩开大段距离,甚至与每日混在一起的朋友们都会产生“代沟”。
所以总体来看,“代沟”这个曾经的贬义词,在今日反成了社会发展进步之象征。
它不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而是时代养分之加速注入。
所以当下对于“代沟”,我们当持拥护与赞美的态度。
我们且以教育孩子为例。
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时代父母的人生经验对子女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当下却不尽然。
比如过去的时代,考学近乎是人生进阶的唯一途径,老一辈人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考学成就人生的。
而当下再看考学,若非孩子天赋卓绝,提前觉醒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多半要沦落为高不成低不就的平庸之辈。
过去的时代,英语是商业、科研、学术的必备技能,从小学习英语十分必要。
但当下,国家地位今非昔比,外国人都开始学习汉语。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译软件的强大已经足以胜任普通行业。
如此再执着于学习英语,岂非浪费生命?
再有,过去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就是孩子,思想定是不如大人不成熟,所以习惯性为孩子进行人生规划。
可若当下你还是如此,那恐怕不成熟的就是你了。
不信你就去跟孩子们好好聊聊,你看他们的机巧思维是否比你还要完善。
他们探讨的东西,我们这些“老古董”甚至都听不懂。
不过,也并不是说当下的孩子们都早熟,他们从小被时代训练出了强大而完善的理性思维能力,但也同时被铸就了一颗残缺的心灵。
他们缺乏的是内心的信仰以及对生命情感的真切体悟。
所以,当下这个时代,那些我们曾经面对过的“代沟”早已不是问题,孩子将来对社会规则、利益架构的把握也一定不用你操心。
甚至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没有“代沟”,才是值得我们担心的事情。
所以,当下教育孩子的核心,即拥护与赞美“代沟”,修补心灵。
简言之给孩子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任由孩子自由发展个性。
不要再把那些老掉牙的人生经验套用在孩子身上。
要知道,再暖和的“老棉袄”,也当不了“传家宝”!
但却一定要协助孩子养成独立的三观、阳光的心态以及自强的品质。
毕竟,这个时代生存元素日新月异,但任何时代做人的道理亘古不变。
未来的时代,一定不属于那些“学习至上”且“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好学生”。
而是属于那些内心信仰与责任感早早觉醒,并树立了坚定理想的追逐者。
其实,不光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此,人人之间都应当如此。
若人人都能拥护与赞美“代沟”,观念上求同存异。
如孔子所言“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择善而从,不善则改,任何问题反求诸己,而不求诸他人,不“倚老卖老”、“倚女卖女”、“倚男卖男”。
那人与人之间自然相处融洽,社会关系自然也就和谐稳定许多。
这就是当下重提“代沟”之正面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