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粟裕历史解密(粟裕回忆录只字不提淮海战役)
大将粟裕历史解密(粟裕回忆录只字不提淮海战役)1934年夏天,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并且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此时的决策团便做出让大部队转移的决策。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的游击战擅长“快打快走”“以弱胜强”,以绝对弱势的兵力在敌人家门口打游击还能吸引对方重兵火力的逆风局时常发生。反倒是抗日过程中在南方敌方腹心地区持续三年的游击战让粟裕侃侃而谈为之自豪,在整部回忆录中占了很大的篇幅,这一举动非常令人费解,回忆录中最终没有留下完整系统的粟裕关于淮海战役的看法和分析,更是令人遗憾。粟裕在生前一直没有系统的讨论过淮海战役,唯一留下的只有零星地回答过个别具体的问题,后来还是由粟裕的夫人楚青将这些零星的谈话加以整理,在后来粟裕的回忆录再版之时,作为最后一章添了上去。但比起人们关注的淮海战役决策指挥过程的始末,这些零星回答仅仅是杯水车薪。
淮海战役是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这是三大战役中我军唯一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大规模战役,但是歼敌数量众多,政治影响重大,重挫国民党精锐部队,使得蒋介石手下的精锐骨干几乎折损殆尽,帮助解放军顺利剑指长江以南地区。
1949年毛主席曾经在一次谈话中说道:“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对于这样一场战役的谋划和指挥,放在任何一位军事指挥者身上这都无疑是其军事指挥成果的巅峰之作,是一场为历史所铭记的经典战役。
然而,作为淮海战役的主要谋划和指挥者,粟裕却常常闭口不提淮海战役,在粟裕晚年制作整理回忆录时,由其口述、由其夫人楚青整理的整部回忆录也只字不提关于淮海战役的内容。
反倒是抗日过程中在南方敌方腹心地区持续三年的游击战让粟裕侃侃而谈为之自豪,在整部回忆录中占了很大的篇幅,这一举动非常令人费解,回忆录中最终没有留下完整系统的粟裕关于淮海战役的看法和分析,更是令人遗憾。
粟裕在生前一直没有系统的讨论过淮海战役,唯一留下的只有零星地回答过个别具体的问题,后来还是由粟裕的夫人楚青将这些零星的谈话加以整理,在后来粟裕的回忆录再版之时,作为最后一章添了上去。
但比起人们关注的淮海战役决策指挥过程的始末,这些零星回答仅仅是杯水车薪。
引以为傲的游击战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的游击战擅长“快打快走”“以弱胜强”,以绝对弱势的兵力在敌人家门口打游击还能吸引对方重兵火力的逆风局时常发生。
1934年夏天,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并且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此时的决策团便做出让大部队转移的决策。
此时的中央红军只有7个兵团近10万作战部队,与敌人有着巨大的力量悬殊,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出一支部队向东行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最终决定让成立时间不久但作战能力过硬的红7军团承担这这项任务。
红7军团在1933年夏才刚刚成立一年左右的时间,此时的红7军团是由寻淮洲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参谋长。
红7军团接到任务后,打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便按照中央的指示向东挺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毫无疑问红7军团自接到这项任务之后就注定是要成为“炮灰”部队,为大部队的转移赢得时间、转移火力。
对于这支“炮灰”部队来说,牵制住敌人的主要火力是其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给中央红军转移过程中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创造机会,然而他们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甚至无法做到人手一支火力武器,大部分的战士还拿着大刀、梭镖这样的冷兵器。
在这样悬殊的力量对比之下,全军覆没似乎是红7军团已经注定的结局,但这支部队依然义无反顾地向东挺进,在寻淮洲和粟裕的指挥下,从江西瑞金一路打到了福州城外,仅仅用了四个月转战千里,成功地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分注意力,中央红军在他们的掩护下突破了三道封锁线进行了转移。
直到1934年秋,红7军团顺利到达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等人会师,此时的红7军团也已经遭受重创,开始接受补给恢复元气。
随后中央将红7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第10军团合并为红十军团,新军团的领导便以红10军为主,粟裕仍然担任参谋长。
然而红十军团编成以后,就改变了红7军从前快速机动的作战风格,开始走大规模统一作战路线,经常以大兵团的形式与敌人作战。如此一来队伍的行进速度十分缓慢,就自然被敌人的大兵团追上,敌军将近10万人的大部队向红十军猛扑而来。
红十军此时唯能打一仗来改变被动的局面,选中敌军的一支队伍想要打一场伏击,但领导班子却缺乏科学的指挥和果断的策略。
原红10军团的领导班子跟寻淮洲和粟裕在兵力分配上产生了分歧,寻淮洲争论未果,最终还是听从了红十军集体领导的决策。
最终,因为一名战士在敌人尚未进入伏击范围时就开枪,导致伏击部队暴露,加上对方装备精良、战斗力远胜于我军,而红十军布置的先行部队战斗力又较弱,红十军伤亡惨重,寻淮洲也中弹牺牲。
打了败仗的红十军士气十分低落,在敌人的核心区域又缺乏群众基础和补给,转战两个多月最终还是决定回到赣东北苏区休整。
然而此时赣东北又已经沦陷,一路上敌人封锁重重,粟裕主张快走快打,趁着敌人还没有完成合围之前快速突击出去,然而刘畴西吃了败仗开始有了畏战心理,行军途中多次下令停止行进进行休整,以至于最终错过了粟裕期望的最佳突围期。
此时,粟裕率领19师先头部队已经走出了很远的距离,发现大部队并没有及时跟上来,一起率领先头部队的方志敏放心不下便让粟裕继续率领部队前进,自己则回去让大部队赶紧行动。
粟裕便带着先头部队突出重围,一路转战顺利来到浙赣苏区,然而犹犹豫豫止步不前的红十军大部队最终在怀玉山被敌人合围,不断围剿搜捕,领导班子被俘虏,最终全部牺牲。
至此,红十军成立不久便几乎全军覆没,除了随粟裕突围的几位将领和战士们其余均全部牺牲,而粟裕快走快打、以弱胜强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就此显现,并且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断得到锻炼。
粟裕就带着仅余的400余人,来到浙东南地区,创建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组成了挺进师。
浙东南在当时是敌人的腹心地区,根据地便经常遭受到敌人的重兵围剿,几乎每天都在反围剿中度过。
好在这里位处闽浙赣三省交汇的地带,属于三不管,虽然属于敌占区,群众基础薄弱,但粟裕还是带领将士们妥善经营站稳了脚跟。
自此,1935年到1938年间,粟裕在这里打了整整三年的游击战,这是他人生中一段艰苦的时光,从其回忆录的讲述来看,这也是粟裕十分难忘的一段艰苦时光。
南方游击战役的艰苦程度不必多言,从陈毅元帅的三首绝命诗《梅岭三章》中也能窥见一二。
而粟裕此时的情形先后遭到多次的大规模围剿,整个挺进师只有1000余人的时候,遭遇的敌人数量最多的时候竟有43个团,其实不乏许多精锐部队,但还是顽强坚守没有被敌人剿灭。
这三年的游击战是粟裕人生中非常艰苦的一段岁月,更是对一代“战神”的历练。
粟裕实际上从未上过军校接受系统的军事指挥学习,其作战指挥才能完全是依赖在这三年的游击战中总结出的完整的作战经验和策略,最终形成了不拘传统、敢于用兵的作战风格,总是擅长在力量悬殊的作战中找到一线生机并且努力突破,甚至能够精准地抓住敌人的破绽给以致命一击。
也正是依靠抗日战争中这些丰富且艰难的作战经验,锻造出了这么一位军事天才,让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充分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指挥出了大大小小许多经典的胜利战役。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粟裕晚年在《粟裕战争回忆录》中, 总共20章的篇幅,但光是关于抗日战争中先遣北上作战和三年的游击战争经历就占了三个篇章,篇幅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
这段三年的游击生涯成为了回忆录中看来粟裕眼中最值得讲述的经历是可以理解,但对于本应是其军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仗的淮海战役却只字不提实在是有些让人意外。
淮海战役的贡献前面提到过,毛主席就曾经对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确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其针对淮海战役筹备、指挥等等各方面的设想和建议都对淮海战役的致胜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首先,粟裕是首先向主席提出淮海战役设想建议的人,提出举行淮海战役是粟裕经过长时间考虑的结果,前后思考了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据粟裕自己回答说,在豫东战役之前,他就在考虑淮海战役的情况了,经过了自己一日日的深思熟虑,冒着很大的风险,最终还是决定向毛主席提出了这个建议,并且最终被毛主席接受了。
针对淮海战役的设想,粟裕还提出了三野归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的建议。
因为淮海战役筹划的规模非常大,并非孤军能够完成的战斗,必须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然而在同一战场上,两大野战军的协调配合就是关键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考虑,粟裕给毛主席发电报提建议,说:“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毛主席也接纳了粟裕的建议,并且基于这个建议进一步想到了要成立总前委统一指挥淮海战役,以协调两大野战军配合作战,避免出现指挥不协调的问题。
与此同时,粟裕基于自己先前作战的经验,发现豫东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9万余人,济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10万多人,这是不是说明了同国民党军队在中原打大规模歼灭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好选择。
于是,粟裕向毛主席提出了在淮海战役中同国民党军队决战的好建议,认为决战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要更加符合实际,并且在长江以北的决战,以徐蚌地区为最佳,事实证明这一结论也是正确的。
在淮海战役中,有一次非常紧张的时刻,就是歼灭黄维兵团。
粟裕主动提出要抽出四至五个纵队参加歼灭黄维兵团的提议,因为一旦让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会师,那将是决定战役胜利与否的关键。
于是在关键时刻,抽调了华野参谋长率部增援中原野战军,顺利围歼黄维兵团。
粟裕说道,在自己指挥的所有战役中,有过三次紧张,一次是宿北战役,一次是豫东战役,一次就是围歼黄维兵团,而且这最后一次是他最紧张的一次,因为根据他的判断,不迅速解决黄维兵团,整个淮海战役的蓝图也许就将毁于一旦。
毛主席曾经说过,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但还是硬是被六十万将士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可见淮海战役有多难打,许多条件因素并不完全成熟,欠缺完整系统的作战方案,只能硬着头皮打,在作战的过程当中随机应变,边打边调整作战策略。
况且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兵力不占优势,前方指挥难度大大增加,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淮海战役以六十万兵力战胜了国民党八十万精锐,将其军队骨干力量几乎全部歼灭,可以说是十分难得。
粟裕在战役前的有远见的作战建议,和战役中准确的判断指挥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见粟裕对淮海战役的贡献之大。
闭口不提然而就是这样一场经典的战役,甚至于对于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有着重要意义的战争,粟裕却对其闭口不提。
当然也有人分析,淮海战役这一成功,陈毅将军就称淮海战役是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因此,这也就间接定性这场战役是60万将士和劳苦群众共同的成果,并不属于某一个人,因此粟裕不愿主动揽得功劳,更不想和群众抢功劳。
《粟裕回忆录》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由粟裕口述、其妻子楚青整理完成的。
据传粟裕曾经对其妻子楚青说过,关于淮海战役的文章自己不会读,关于淮海战役的书自己不会写,关于淮海战役的戏自己也不会看。
直到粟裕去世,其妻子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首军诗——《沁园春·淮海战役》,才算揭晓答案: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
首歼碾庄百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这首诗词也可以看出,淮海战役在粟裕心中具有重要影响,面对淮海战役粟裕心中也有万千波涛、豪情激荡。
许多人赞誉粟裕将军为十大开国将军之首,因为其立下的赫赫战功当得起这个头衔。
但事实上粟裕将军素日为人十分低调,中央也曾经表示过想要封粟裕为元帅的想法,均被粟裕实力推辞拒绝了。
也许粟裕将军只是不愿再借淮海战役为自己搏得一些虚名、继续用军功凸显自己的身份,便不再多提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在粟裕将军心中也许只是先前抗日战争中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游击战的升级版,是先前游击战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塑造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于是反而对塑造自己军事才能的抗日游击战争时期念念不忘,当属虚怀若谷、谦虚低调的大将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