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仗全集(滔滔不绝讲战役)
粟裕打仗全集(滔滔不绝讲战役)粟裕仍有犹豫,直到有人对粟裕说,将领的回忆录可能会编入军校教材,当作历史研究资料,不仅要写,而且要写得有深度。所以粟裕在晚年的时候,把回忆录当成了一项大工程,他身体很差,遭病痛反复折磨,但他却把40万字的回忆录,当成是一项军事任务去执行。粟裕晚年本不愿意写回忆录,也不愿意发表在军事上的看法。但其夫人楚青多次敦促粟裕,要把以前在战场上的经历,详细写出来。粟裕晚年虽然年纪大了,但仍旧每天都在忙碌。也就是住院那一段时期比较闲。在历史问题上,粟裕主张保护军队,因为军人是服从命令,路线也是简单地执行任务。路线或许有问题,但问题并不在军人的身上,所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候,是不能把军队带上的。
作者:闪闪
1981年,粟裕大将在医院治疗脑溢血和脑血栓,有编写军史的同志,碰到了“战役指挥”的难题,摸不清基本规律,于是去找粟裕请教。
粟裕不假思索,全无准备,当场就滔滔不绝,系统讲述了“兵法九条”,解开了对方的困惑。
(粟裕夫妇晚年)
粟裕晚年虽然年纪大了,但仍旧每天都在忙碌。也就是住院那一段时期比较闲。
在历史问题上,粟裕主张保护军队,因为军人是服从命令,路线也是简单地执行任务。
路线或许有问题,但问题并不在军人的身上,所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候,是不能把军队带上的。
粟裕晚年本不愿意写回忆录,也不愿意发表在军事上的看法。但其夫人楚青多次敦促粟裕,要把以前在战场上的经历,详细写出来。
粟裕仍有犹豫,直到有人对粟裕说,将领的回忆录可能会编入军校教材,当作历史研究资料,不仅要写,而且要写得有深度。所以粟裕在晚年的时候,把回忆录当成了一项大工程,他身体很差,遭病痛反复折磨,但他却把40万字的回忆录,当成是一项军事任务去执行。
在他的脑海中,写回忆录是为国家、为军队做贡献,要将那错综复杂的战役经过,清清楚楚写在纸上。
粟裕认为:战争要结合指挥员的思考和决断,他要通过回忆录,去证明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写就要按照真实的历史去写,虽然有的观点可能会招来非议,但军事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不会因谁反对而改变。
粟裕是井冈山出身的红军将领,他深刻领会到主席战略思想的伟大,无论是在哪个历史时期,都要真实反映出战争时期,主席思想对全面胜利的重要性。
粟裕对大家说,欢迎核实校对提出意见,但最后依旧要按照他对战争的认识、对历史经过的了解、实事求是、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但让粟裕感到无奈的是,回忆录进展缓慢,一开始,是他本人口述,秘书负责整理,快不起来。而改革开放之后,他又为军队的事情忙碌了起来,时间少了。
为了加快粟裕战争回忆录的进度,军事科学院专门组建小团队,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有经验的同志,他们先把历史资料整理出来,然后让粟裕根据时间线口述。写完之后,再让粟裕本人过目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团队撰写粟裕战争回忆录,进度才刚刚提起来,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粟裕在1981年春天突发脑溢血,入院治疗。隔了几个月,粟裕又因为脑血栓的发作,很难配合军事科学院撰写回忆录,因为他的思维遭疾病困扰,说话的时候也含糊不清。
老领导、老战友一直都很关心粟裕的身体健康,得知此事之后登门拜访,委婉劝说粟裕,回忆录的事情暂时可以先放一放,毕竟身体最重要,莫要为大脑增添负担。
有性子直的领导,直接就劝说粟裕,回忆录不必再写,养好身体再说。也因为领导为其身体考虑,所以原先编写粟裕战争回忆录的同志,都被调回了原单位,此事搁置了。
粟裕则下定决心,坚持要把他的回忆录写出来,他认为这是自己晚年为数不多的、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
不等原先的团队回来,粟裕便让身边人,及时写下当年的战役关键点,记忆里较为重要的部分,等大家回来了,再编写到回忆录当中。身边人帮助粟裕回忆过去,提起哪年哪个月,发生了什么事情;粟裕则把他记忆里,真实的情况一一说出来。
粟裕在医院里,一直在思考未来的军队建设。
谁要是来医院向粟裕请教问题,他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对待病床旁边的每一名年轻人。
在粟裕一生中,最后一次系统性地分析大规模战役,是在1981年夏天的时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军史副主编张照远,去医院请教粟裕一些问题。
粟裕精神状态很好,病情也很稳定,他看到张照远来到身边,心情也很高兴。按照张照远的说法,他想请教粟裕战役指挥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摸不准大规模战役的基本规律,所以不知怎么写才好。
这恰恰是粟裕擅长的,他没有任何思考,当场滔滔不绝,便总结出自己对于“战役指挥”的9条理论,结合实际系统讲述。
第一条,便是主动为“战略全局需要”而战,努力获取到最佳战果,从而实现之前制定的战略意图。
第二条,大规模战役要打好第一仗,为以后的战斗创造良好条件,直到取得战役全面胜利,所以统领作战全局的时候,首战很重要。
第三条,是要乘敌之隙出其不意,首先要集中我方的优势兵力,去打掉敌人的有生力量。
第四条,要把战役指挥的重心,放在战役获胜的转折点上,扭转战局是关键,再找机会获得大规模战役的全面胜利。
第五条,战役绝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如果想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人人都是战神。战场是会变化的,指挥员要根据战役变化,灵活指挥部队,要及时改变以往的作战方法。
第六条,要发挥各兵团指挥员以及部队的特长,让他们根据特长,执行相关的作战任务,结合各兵种乃至于地方部队协调一致,组成整体的力量歼灭敌人。
第七条,战役开始之后,前线的指挥所很重要,要稳定地不间断指挥,全面掌握战场情况,要保障前线指挥所能观察到作战方向,才能抓住有利战机,从而夺取战役胜利。
第八条,指挥员要善于抓住战役间隙,利用这一时间迅速补充训练部队,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第九条,便是后勤方面,粟裕认为大规模战役期间,要增强后方的保障能力,保证前线部队的枪支弹药和补给。
粟裕讲得很长,每一条都结合真实的作战案例,简单地概括,就是9条“粟裕兵法”。
以上这9条总结,是粟裕人生中,最后一次系统性地讲述大规模战役作战指挥。而且有一个关键细节,是粟裕在讲述之前,并未做任何的准备,乃是张照远来拜访请教,粟裕则是脱口而出,讲述他自己对大规模战役的理解。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粟裕对大兵团大规模作战,有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见解,他是一位把全身心融入战争的将领。
即使身患重病,脑海里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指挥大规模战役。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