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兰陵王的真实故事(落雕都督斛律光)
历史兰陵王的真实故事(落雕都督斛律光)高家大郎疑惑地问道:“四弟,你怎么不射箭?”此时只剩下最小的那个还没有射箭。他脸涨得通红,满头大汗,拼命拉开弓,实在撑不住,这才将弓弦慢慢松开,最终还是没有将箭射出去。“嗖”,那箭竟然没有脱靶,小孩欢呼了起来。稍长的十岁小孩,平时更喜读书,不爱骑射,更何况天气炎热,早就有些不耐烦。他看到三弟已经射箭,也松开了手。这箭的准头却差了些,没有中靶。年龄最大的孩童已经十二岁,身量最高,拉弓也最稳。他自信地笑了笑,这才将箭射了出去,正中靶心,连教他们练箭的男子也禁不住赞叹了一声。
即使被命运反复捉弄,我仍是我,疯狂世界中不服输的一粒沙尘。兰陵王传奇:角色与简介
——————————————
公元549年八月的一天,烈日炎炎。晋阳齐王府的练武场上,四个小孩正在练习射箭。一名三十多岁,身着褶衣缚裤的男子正在一一矫正他们拉弓的姿势。
虽然用的是小弓箭,但最小的两个孩子刚满八岁,拉开弓还是有些费力。男子矫正其中一个孩子的姿势时,另外一个已经将箭射了出去。
“嗖”,那箭竟然没有脱靶,小孩欢呼了起来。
稍长的十岁小孩,平时更喜读书,不爱骑射,更何况天气炎热,早就有些不耐烦。他看到三弟已经射箭,也松开了手。这箭的准头却差了些,没有中靶。
年龄最大的孩童已经十二岁,身量最高,拉弓也最稳。他自信地笑了笑,这才将箭射了出去,正中靶心,连教他们练箭的男子也禁不住赞叹了一声。
此时只剩下最小的那个还没有射箭。他脸涨得通红,满头大汗,拼命拉开弓,实在撑不住,这才将弓弦慢慢松开,最终还是没有将箭射出去。
高家大郎疑惑地问道:“四弟,你怎么不射箭?”
二郎催促道:“四弟,怕甚么?你准头再差还能比二哥差?”
三郎是嫡子,对这个抢了他母亲关爱的庶弟一向有些敌意,讥讽道:“胆小鬼!”
这时有奴婢过来禀告,“斛律将军,小郎君,冰食已经备好了,王妃请你们过去歇息片刻。”
听说有冰食,二郎、三郎顿时欢呼了一声,只待斛律光一点头,他们就撒丫子跑远了。
大郎稳重些,招呼过四弟,见他摇头,这才向斛律将军作揖后,小跑着走了。
斛律光射雕https://new.qq.com/rain/a/20200721a0qmcr00
斛律光今年34岁,是齐王高澄的亲信都督,善骑射,曾将大雕一箭射落,因此被称为“落雕都督”。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位便是实打实的射雕英雄。
前几天齐王遣斛律光来晋阳办事,王妃就将他请过来教导几个孩子射箭。四郎面容精致,看上去像个女娃娃,想来是个娇生惯养的。但即使这孩子再不争气,也是齐王的儿子,将来说不得也是个王爷。
斛律光不敢怠慢,问道:“四郎,为何不射箭?”
那孩子抬头答道:“斛律将军,我想先练习拉弓,再练习射箭,可以吗?我现在气力不足,射箭会浪费箭支。”
斛律光大吃一惊,不等他说什么,那孩子又重新攒了劲,拉开弓,姿势有板有眼,与他教得倒是一般无二。
此时刚好有鸟雀飞过,斛律光拿起弓箭,将鸟雀射下。四郎用崇拜的眼光看向他。
“来,我教你怎么射箭”,斛律光矮下身子,握住小孩的手,细细讲解起来。
练武场不远的一处凉亭内,三位妇人一边看着孩子吃冰食,一边闲聊。
大郎孝瑜的生母宋氏是吏部尚书宋弁的孙女,本是颍川王元斌之的王妃,河阴之变后,颍川王被害,她被当时的权臣高欢的嫡长子高澄纳为侧室。虽然生下了长子,宋氏对王妃却一向恭谨,奉承道:“能请到落雕都督教孩子们射箭,着实不易。”
二郎孝珩的生母王氏是出身琅玡王氏的旁支庶女。她家行商,倒是经常有人往来晋阳与邺城。前几天打听到了一些事情,王氏忍不住道:“高郎四月封王后就去了邺城,已经数月未回晋阳。也不知是不是有了那两个女人,就将咱们都忘了?斛律将军从邺城来,王妃何不跟他打听下大王的近况?”
元仲华形象示意图
三郎孝琬的生母元仲华是当今陛下元善见的妹妹,从小就养在高家,12岁嫁给高澄。有婆婆娄昭君作为榜样,她作为正妻自然不会像王氏这般不识大体。元仲华肃然道:“殿下正在忙大事,岂是我们可以非议的!对了,斛律将军和四郎怎么还没过来?”
三郎一边啃着寒瓜(西瓜),一边答道:“四弟笨,不会射箭,斛律将军还在教他呢。”
说话间,斛律光牵着四郎孝瓘的手走了过来。王妃三人连忙起身相迎。
等落座后,元仲华先请斛律光品尝桌上的冰镇寒瓜。她转头看见四郎的脸上全是汗水,心疼得拿手绢去帮他拭汗。三郎见状,冷哼了一声,转了转眼珠子,忽然低头将自己那桌上剩余的寒瓜都舔了一口。
元仲华见儿子这般,哭笑不得,斥责道:“三郎不可调皮,下次再敢欺负四郎,娘可饶不了你!”
她吩咐旁边的贴身侍女,“等会将我那份送去四郎屋内吧。”
怜爱地摸了摸四郎的头,元仲华又问道:“斛律将军,四郎没给你添麻烦吧?”
“没有没有”,斛律光连忙摇头:“几个孩子都是天资聪慧之人。”
“那就好,斛律将军费心了”,元仲华又接着说道:“孩子们一直吵着要跟都督学射箭。所以你刚从邺城回来,我就发了请帖,请你抽空过来指导一二。没想到今儿个你就过来了。不知大王在邺城可好?”
高澄形象示意图
斛律光听王妃只问齐王,不提那两个女人,也松了口气。他是齐王的贴身都督,自然知道齐王已经好几个月都没回晋阳。今天本来是硬着头皮过来的,还以为会看到王妃哭哭啼啼的样子,好在王妃是个贤良的。
齐王高澄这几个月都住在邺城的东柏堂,有两美相伴。要说这东柏堂并非花红柳绿之所,而是高澄的办公衙署,原本戒备森严。但两年前高澄在路上偶遇被咸阳郡公孙腾抛弃的美人元玉仪,得知对方是高阳郡公元斌的妹妹,不仅强迫元斌承认这个流落民间的庶妹,还为其请封琅琊公主。
这也就罢了,元玉仪竟然还向高澄引荐了自己已经嫁为人妇的姐姐元静仪。高澄为了方便与这两姐妹幽会,就将她们安置在东柏堂内。如此一来,戒备自然就放松了。
斛律光身为贴身都督,又知大事将近,十分不满,向高澄提过几次意见,都不欢而散,还被打发来晋阳,他心里也是一肚子气。
其实高澄倒也没有那样荒唐。他在东柏堂内主要还是讨论正事。几天前,高澄已经将皇帝元善见囚禁在含章堂,如今正是改朝换代的紧要关头,议事时自然没有叫美人相陪。
元玉仪形象示意图
东斋房内,陈元康、崔季舒和杨愔三位心腹大臣分坐在高澄两边。四人正在商议高澄登基后的人事安排问题。说话间,有厨奴兰京端了一盘点心进来。高澄见他有些鬼鬼祟祟的,就呵斥他退下,又对其他人道:“我昨晚梦见这个奴才用刀砍我,看来这人是留不得了!”
兰京原本是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被俘后,分配到高澄府中当厨奴。兰钦是南梁国的名将,与陈庆之齐名。原本高澄十分宠爱兰京,兰钦多次遣人用重金赎回儿子,高澄都没有答应。四年前,兰钦死后,高澄对兰京就冷淡了起来。
几天前,兰京跪地哭求高澄放他回家,高澄反而叫人将他摁在地上打了一顿。兰京生出了怨怼之心。今天又偷听到高澄要杀自己,便准备先下手为强。
高澄这个人脾气不好,府里对他有怨恨之心的仆人也不止兰京一个人。他早就联系了六个同党。其中一个名叫阿改的,是高澄二弟高洋的带刀侍卫。
几人早就商量好,等兰京一动手,就由阿改砍下高洋的脑袋。但高洋今天刚好有事外出,不在东柏堂。兰京也顾不得这些,将一把刀藏在盘子底下,再一次进了议事的东斋房。
高澄见他又进来,怒道:“我没有下令,你怎么又进来了?”
兰京大喝一声道:“我来杀你!”
兰京刺高澄
吏部尚书杨愔最靠近门边,吓得连滚带爬逃了出去,鞋子都掉了一只。黄门侍郎崔季舒紧随其后,逃进了厕所。高澄也吓得从床上跳下,崴伤了脚,只能躲藏到床底。
散骑常侍陈元康最是忠心,站起来挡住兰京,想要抢过刀子。但他只是个文臣,又生得瘦小,反而被兰京用刀扎伤了肚子,连肠子都流了出来。
这时高澄的贴身侍卫纥奚舍乐和王纮终于赶了过来。但兰京的六个同党也到了。东柏堂内顿时刀光剑影,血花四溅。
与此同时,晋阳齐王府内的众人却完全不知道东柏堂中的厮杀。
射箭功课结束后,哥哥们随着各自的生母离开了练武场,只有四郎孤零零的,服侍他的下人都不在身边。王妃的贴身侍女红杏皱了皱眉,不满道:“四郎君,你的随从也太不像话了!”
四郎孝瓘从嫡母的院子搬出来后,随从已经换了好几茬,却是一茬不如一茬。高孝瓘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现在的他反而希望身边没人跟着。
少年兰陵王形象示意图
他连忙解释道:“红杏姐姐,这个时辰,乳母应该是去厨房帮我取午膳了。今天练箭,我想着有姐姐在,就让其他人都不要过来。”
红杏扑哧一笑,用食指点了点高孝瓘的额头,“四郎君才这么点大,就知道哄姐姐开心了!”
快走回自己小院的时候,高孝瓘停下脚步,对红杏说道:“姐姐忙,我自己拎回去吧。”
红杏想了想,将手中装着冰镇寒瓜的食盒递给了四郎君。王妃嘱咐过她:“四郎已经大了,他有什么吩咐,只要可以遵从的,你都不要违背。”
四郎谢过红杏,等看到她的背影已经不见了,这才一个人拎着食盒向另外一处僻静的小院走去。那里是祖父高欢的姬妾马氏的住处。
到了小院门口,四郎显然是熟门熟路,敲了敲门,就自个推门进去,对正在树荫下乘凉的女人笑道:“阿娘,你看我给你带什么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