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的惊人身份(上官婉儿的悲惨人生)
上官婉儿的惊人身份(上官婉儿的悲惨人生)上官氏的祖先为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颛顼后人传至春秋战国时期官居楚国上官大夫,其后人随以官职“上官”为姓。到了西汉时期,武帝刘彻与耐克代言人钩弋夫人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就是上官家族的人。上图为制作精良的志盖细节 墓室被毁坏程度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墓室顶部完全垮塌,四壁砌砖最高处残高仅1.3米,墁地砖被揭取的一块不剩。棺床所在位置被铲平,不但棺椁和墓主遗骨不见踪迹,甚至连陪葬品都没有留下。所有迹象表明,这座墓葬极可能是被有组织的系统的破坏掉。上图为志盖细腻的刻花 较为珍贵的是靠近墓门的墓道位置出土一合青石墓志。志盖为盝顶正方形,志盖、志石长宽均74厘米,志石厚15.5厘米。志盖篆书阴刻“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志铭楷书阴刻32行,982字。经释读,证明墓主人是著名的唐代才女上官婉儿。这里先按照志文所述来了解一下婉儿传奇又精彩的人生。
2013年9月,在空港新城施工的前期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一座由斜坡墓道、五个天井、四个小龛及单室砖券墓室构成,水平全长36.5米的唐代墓葬。这座墓的墓道、墓室内没有唐代贵族墓葬常有的壁画。墓室为砖券夯筑而成,正方形,边长4.5米,距地表10.1米。
上图为位于墓道北的上官婉儿墓志出土原始位置(图片下载自网络)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考古工作人员惊奇的发现,从墓葬的第四天井开始,墓葬北半部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第四、第五天井被一个大坑打破,大坑垂直向下,在接近天井底部的位置又水平向墓室位置深入,破坏掉了砖券甬道的拱顶和墙壁,继而直通墓室。
上图为上官婉儿墓志盖
墓室被毁坏程度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墓室顶部完全垮塌,四壁砌砖最高处残高仅1.3米,墁地砖被揭取的一块不剩。棺床所在位置被铲平,不但棺椁和墓主遗骨不见踪迹,甚至连陪葬品都没有留下。所有迹象表明,这座墓葬极可能是被有组织的系统的破坏掉。
上图为志盖细腻的刻花
较为珍贵的是靠近墓门的墓道位置出土一合青石墓志。志盖为盝顶正方形,志盖、志石长宽均74厘米,志石厚15.5厘米。志盖篆书阴刻“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志铭楷书阴刻32行,982字。经释读,证明墓主人是著名的唐代才女上官婉儿。这里先按照志文所述来了解一下婉儿传奇又精彩的人生。
上图为制作精良的志盖细节
上官氏的祖先为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颛顼后人传至春秋战国时期官居楚国上官大夫,其后人随以官职“上官”为姓。到了西汉时期,武帝刘彻与耐克代言人钩弋夫人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就是上官家族的人。
上图为志盖盝顶坡面线刻的瑞兽(坡面右侧)
上官婉儿的曾祖上官弘是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氏,曾任职隋朝滕王府记室参军、华州长史、会稽郡赞持(本因为“赞治”,但要避高宗李治讳故改为赞持)等官职,在“江都之变”中随炀帝杨广一同被杀。
上图为志盖盝顶坡面线刻的瑞兽(坡面左侧)
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履历辉煌,但始终和一个人绑定--高宗李治。其深受李治信任。信任到什么程度呢?高宗企图废后的诏书就是上官仪执笔。玄奘大和尚于玉华宫圆寂的麟德元年(664),也许是心情不好,高宗打算废掉皇后武则天,于是授意上官仪写下废后诏书。在武则天质问李治“谁撺掇的”之后,怕媳妇的李治连忙立即马上迅速供出了“主谋”上官仪。
上图为志盖线刻的团花
结果可想而知,上官仪与儿子上官庭芝(上官婉儿父亲)被以谋反罪处死刑。据志文所载,上官仪父子二人死的连尸首都找不到,只剩下“空余竹简之书”了。
上图为考古博物馆内分解并加以说明的上官婉儿墓志拓片
在自己祖父、父亲被治罪期间,不到一岁的婉儿便随着母亲郑氏被收入掖庭宫为奴。由于当时大明宫刚刚建成,所以婉儿与母亲还是在太极宫内的掖庭宫中起居。唐代掖庭宫为今西安西城墙以东、自强路稍北以南、西北三路以西、香米园西巷云居寺一线以北范围。婉儿母女应在这个范围以北居住,因为掖庭南部为宦官居住的内侍省。
上图黄线右侧为志文中提及“高阳氏”
婉儿的母亲郑氏也是大家闺秀文化人,所以没少上母亲私教课的婉儿在13岁时被武则天录入宫中为“内舍人”,也就是武则天的秘书之一。为名正言顺,婉儿做了名义上高宗李治的“才人”。神龙元年(705)中宗复辟,帮忙撰写复辟诏书的婉儿又得到中宗李显的信任,由此成为中宗的九嫔之一“昭容”。
上图为序文拓片细节,黄线右侧可见述及婉儿祖籍与高阳氏、上官大夫、上官皇后等。
但是,中宗皇后韦氏乱政,欲动摇皇权帝基,与奸臣相互勾结,企图立安乐公主为储君。安乐公主也结党营私图谋帝位。婉儿知情后向中宗“泣血极谏”,希望中宗下旨铲除乱党。中宗因觉得自己在被贬为庐陵王时期,安乐公主跟着受了很大罪,所以一直比较纵容这个女儿,便对婉儿的进谏不予采纳,婉儿看进谏不成,又连出三招四个办法。
上图为序文拓片细节,由右至左先后述及上官弘、上官仪、上官庭芝三代。
上图为序文细节,述及上官仪、上官庭芝父子尸骨无存,“空余竹简之书”,只剩名垂青史了。
第一招:检举揭发韦后的阴谋诡计,中宗不允。第二招:辞职不干,中宗不允;削发为尼,中宗夺刀并依然不允。第三招:“饮鸩”,喝毒药自杀。
上图黄线右侧为志文提及婉儿十三岁入宫为高宗才人
上图黄线右侧为志文提及婉儿于神龙元年册封为中宗昭容
也许中宗以为婉儿是吓唬人,也许是手太快,喝真毒药的婉儿几乎现场死到位于大明宫内庭的大 殿内。中宗急令将婉儿送御医处急救,虽抢救期间下了数次病危通知书,但万幸是抢救过来了。病愈后,众臣上奏请求将婉儿降封婕妤(也说是因其母病逝)。
上方两图相续接可见志文提及韦后与安乐公主都在鼓动中宗立安乐为“皇太女”
没几年,中宗吃自己女儿安乐公主给的点心被安乐死,韦后随即于朝堂摄政,不但滥杀无辜还意欲效仿婆婆武则天君临天下。危急时刻,太子(李隆基)冒着触犯“天规”的危险,发动“唐隆政变”翦除韦后一党。
上图黄线右侧志文提及婉儿为阻止中宗立安乐公主为储而“泣血极谏”
上图黄线右侧志文提及婉儿以“请辞”相逼
上图黄线右侧志文提及婉儿以“落发”相逼
黄线右侧志文提及婉儿以“饮鸩”相逼
虽然见势不妙的婉儿手提中宗欲传位于弟弟李旦的遗诏原稿,高举灯笼出门迎接李隆基,但李隆基依然杀了婉儿(在天朝搞举火把拿本书的模仿秀不会有好下场),时婉儿47岁。
黄线右侧志文提及婉儿饮鸩后生命垂危
黄线右侧志文提及婉儿饮鸩后数次挣扎在生死边缘
后来,睿宗皇帝给婉儿平反昭雪,并按朝规制诰,厚礼安葬并予追封。婉儿的发小 闺蜜 政治同盟的太平公主非常伤心,赙(给予物品)赠绢五百匹,并派人祭吊。同时,太平公主写下哀婉的悼词予以怀念。睿宗景云元年(710)八月二十四日,婉儿安葬在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上图黄线右侧志文“宫车晏驾”指中宗驾崩,“皇太子冲规参圣”是指时太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
上图黄线右侧志文“政出后宫”指中宗驾崩后韦后干政,导致李隆基“冲规参圣”。
太平公主又亲自致悼词两首(原文)曰:巨阀鸿勋,长源远系,冠冕交袭,公侯相继。爰诞贤明,是光锋锐,宫闱以得,若合符契。其一。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音:甲 茶树),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其二。
上图为铭文部分拓片细节,是太平公主做悼词二首。
但是,考古挖掘现场所见的墓室铺地砖被揭起,棺椁摆放位置被铲平,随葬品荡然无存的种种迹象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就要从志文一窥端倪了。首先,依照志文所述,婉儿在立安乐公主为储的事情上曾“泣血极谏”,并采用包括检举、辞官、削发,服毒等极为激烈的反对手段。
黄线右侧志文指出婉儿被杀时47岁
如果真是如此,那势必会使得婉儿与韦后产生激烈的矛盾。那么,在中宗驾崩后,韦后就不可能把书写遗诏这么重大的事情交给婉儿。并且,这也与史书中记载的婉儿是韦后一党不符。那真实原因又会是什么呢?
上图为志文拓片细节,述及婉儿葬地位置。
这就要从出钱下葬了婉儿的“关键先生”太平公主说起。在侄儿李隆基诛杀韦后一党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这一对姑侄 政治盟友就转变为政治仇敌。因为,李隆基杀韦后没问题,但杀掉姑姑太平公主的盟友上官婉儿就是在给姑姑“点眼药”了。太平公主能受这窝囊气?于是,在婉儿下葬时,太平公主不但出人捐物,还亲自撰写志文,高调评价上官婉儿,打脸李隆基。
上方两图相续接可见志文提及在婉儿被杀后,“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埋葬了婉儿。
被姑姑火上浇油后,“一不做二不休”的李隆基用毁掉婉儿墓葬“回敬”姑姑太平公主(推测)。而之所以李隆基会和姑姑撕破脸皮,是因为他知道,在他与姑姑之间迟早会有一战。而太平公主把婉儿的一生总结到光辉灿烂、前无古人,就是在全长安城架着高音喇叭骂李隆基是个滥杀无辜的疯子。
上图为在上官婉儿墓葬正上方地表位置按照墓葬布局修建的标有墓道、壁龛、墓室及墓志出土位置的街心公园。
当然,姑侄俩的较量以李隆基完胜而告终。再后来,取得斗争胜利的李隆基可能又下令重新整理上官婉儿墓葬并回填(推测)。只是可能最初破坏得太严重,加之重新整理也只是做样子给外人看,所以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这也就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婉儿墓葬遭到系统性破坏以及史书与铭文为什么不同了。
上图为对应地下墓志出土位置的标志碑及墓室位置(种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