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宪兵队一般多少人(大连上空的黑太阳)
东北宪兵队一般多少人(大连上空的黑太阳)剧照示意图……▎它所管辖的区域,包括着辽东半岛瓦房店以南的全部地区;▎其下设有大连、旅顺两个分队,同时在本部设立了特高课;▎本文所要重点揭露的,是特高课外勤部门的情报侦察手段;
友谊归友谊,历史归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背景介绍】
▎1939年8月,大连宪兵队正式成立;
▎这是侵华日军中唯一的独立宪兵队;
▎它所管辖的区域,包括着辽东半岛瓦房店以南的全部地区;
▎其下设有大连、旅顺两个分队,同时在本部设立了特高课;
▎本文所要重点揭露的,是特高课外勤部门的情报侦察手段;
……
剧照示意图
【序】“全军突击!”——“珍珠港事件”的预演
1904年2月8日;
时逢俄罗斯的一个传统节日——“玛丽亚命名节”。
俄国有一个习惯,取名为玛丽亚的女性要在这一天接受人们的祝福,上流社会通常要为女主人举办舞会。
沙皇俄国驻旅顺舰队的司令官斯塔鲁克中将的夫人名字恰好也叫玛丽亚,所以陆军、海军的军官们应邀前往他的官邸舞会去尽情狂欢,痛饮伏特加。
剧照示意图
日本人早就知道,过惯了漫漫长夜的俄国人开起舞会来是没完没了的。
于是,有备而来、已经伪装成俄国舰艇的日本水雷舰借着夜幕的掩护,偷偷潜入进了旅顺港内。
9日2时——
在距俄舰约一千米时,指挥行动的驱逐舰队司令官浅井大佐,下达了 “全军突击”的命令。
日军的袭击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突然发动了!
那天,俄国舰队的一半官兵也都上了岸过节。
海面上戒备松弛,停泊在军港之中的舰船竟然没有放下防雷网;
军舰之上,大口径炮没有准备炮弹,水兵可以违规穿着睡衣就寝。
这一连串的疏忽,使得日军可以毫无干扰地向港内俄舰连续发射出16枚鱼雷,其中三枚命中目标——
俄国主力舰“列特维赞”号、“策萨列维奇”号和巡洋舰“帕拉达”号遭到重创;
俄国舰队的几十门大炮均被击毁;
日本对俄国不宣而战,日俄战争爆发!
为夫人举办舞会的那位斯塔鲁克司令因疏忽职守而被免职。
两个月后,4月13日,他所乘坐的旗舰“彼得▪帕夫洛夫斯克号”由于触发日本海军敷设的水雷而沉没,他也同时丧生。
……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一】日俄战争——不仅是对我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
说来话长。
日本帝国主义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就垂涎欲滴地觊觎着我国东北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
但是,沙皇俄国作为当时瓜分中国清王朝的八国联军的一份子早已在几年前得手(经过省略不提,请自习)。
这样,东面的日本和北面的沙俄,因为利益冲突,以日军偷袭旅顺港为标志,展开了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火并。
紧随其后,我国东北成为了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
老照片示意图
大连则更是首当其冲:
5月底,日第2军进抵金州和大连,并沿陆路向旅顺进犯;
12月5日,日军占领了203高地,旅顺要塞开始陷落;
这半年时间内,大连地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焚烧,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
耕牛被牵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不计其数;
尤为可恶的是,日、俄都强拉大连的百姓为他们运弹药、服劳役,许多平民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
更有众多的无辜群众被交战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
档案馆资料图
【二】关东(大连)宪兵队特高课——高悬在大连上空40年之久的“黑太阳”
1905年9月5日,双方媾和。
战败的俄国被迫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日俄战争结束。
日本从沙俄手中夺得了“南满铁路”(长春至旅顺)和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后,就以“护路”和“保护”租界为名,置军驻防;
日本甚至将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这块租借地划入到本土版图,称之为“关东州”。
就这样,日本以“关东州”为基地,以“满铁”为桥头堡,以关东军为后盾,开始了对我国东北的蚕食活动。
剧照示意图
自然,作为原本是军事警察、“紧箍部队的先生”的日本宪兵,也打着维持军风、军纪的幌子,踏上了大连这片土地。
此行,他们的主要任务却不是监军护法,实质上是对大连进行统治——“镇守关东州”。
最初,关东宪兵队本部设在旅顺口。
宪兵中佐福永定被任命为首任队长。
老照片示意图
随着统治方式的调整和军制、官制的转换,关东宪兵队隶属关系也在不断的变迁:
一度曾划归日本国内宪兵司令部领导,并统一与日本各地宪兵队编成,改称“第十五宪兵队”;
队长(司令官)的官阶甚至曾经由中佐级调整到中将级。
读者朋友熟知的二宫健市(少将)、桥本虎之助(中将)和东条英机(中将)等日寇中的凶神恶煞就曾先后担任过关东宪兵队的司令官。
在一定意义上讲,宪兵队特高课也就是日本军方进行情报侦察和镇压破坏活动的据点。
老照片示意图
对于我大连地下党组织和抗日活动,他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加紧侦破 进行疯狂地镇压。
从1927年7月到1937年8月10年间 大连的地下党组织先后遭受其四次严重破坏,被捕的党(团)员和受牵连的革命群众达300余人。
1927年7月13日 中共大连市委青运部长、团大连市委书记魏长魁被捕;7月24清晨,沙河口铁道工厂党支部正在开会,由于叛徒胡杰三告密,支部书记韩冈清和委员辛培源、于全福遭到逮捕;韩冈清被捕后变节,招供出中共大连市委工运部长、市委书记邓鹤皋的交通员丁文礼;丁在被捕后也变节投敌,特高课最终逮捕了邓鹤皋。到7月底,共有49名党员、团员、进步工人被捕,除了大连市委的秘密联络机关益记笔店没有暴露、宣传部长纪幼柏等3人仍坚持工作外,整个市委机关第一次遭到严重破坏;
1927年,中共大连地方党组织联络站“益记笔店”
1928年4月末,大连党组织第二次遭到了破坏,47人先后被捕;
1933年10月,大连党组织又遭到了第三次破坏,党团员和群众80多人被捕;
1937年,第四次大破坏的起因是哈尔滨特委遭破获,敌人在搜查中发现了大连市委的通讯地址,大连111名党团员被捕;这是党组织成立以来遭受到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破坏。
党史教育基地展厅示意图
1940年6月24日,打入福昌华工的“大连抗日放火团”成员黄振先在与黑嘴子砂场的二工头饮酒时,酒后失言被告密。特高课宪兵倾巢而出,前后共计抓捕100多人,放火团几乎全员被捕。随后,总负责人姬守先在上海被捕,组织被彻底破坏。
剧照示意图
“抗日放火团”被破坏以后,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包括苏联共产党,并没有忽视大连这片土地。一批批训练有素的情报人员,携带设备,化装成各种身份,在建立起秘密电台,传递着反法西斯的各种情报。
1943年10月2日凌晨1时,特高课确定了出现在黑石礁的一组无名电波的具体方位,在宪兵队长白滨重夫的指挥下,特高课长藤田正少佐、86部队无线分队小松少佐,总计60人一起出动,逮捕了正在发报的沈得龙及其助手李振生,沈得龙情报小组遭到破坏;
1944年12月3日午夜,刚发完报的情报人员何汉清遭到特高课的逮捕,根据搜出的信件线索,当晚刘逢川也被捕。刘逢川、何汉清电台被破获;
损失如此惨痛的原因,是特高课在实施此类破坏、镇压行动时,有着周密的指导思想,即把所有行动划分成“准备侦察”和“一齐逮捕”两个阶段:
所谓的“准备侦察”阶段又包括“侦察”和“培养” (即长期跟踪监视)两种方式;
“一齐逮捕” 又分“地方、地区一齐逮捕”和“综合一齐逮捕”。
关东(大连)宪兵队特高课成为了高悬在大连上空40年之久的“黑太阳”。
日本大连宪兵本部旧址现状
【三】侵华准备的尖兵急先锋——关东宪兵队大肆搜集我国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报
千万所属的镇压、破坏活动之所以得逞,是因为特高课极度重视对大连地区的情报侦察工作,设置了可靠而又持久的秘密情报网。
这种网络,一直延伸进各级机关、商社、团体的内部,并按照特定的章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读者可能困惑:宪兵数量有限,有能力织就这样严密的网络吗?
答案是可以的。
原因就是,为了配合这类秘密情报网的活动,特高课在各行各业和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广泛地发展和使用密探,用以直接去搜集各个领域的情报。
上至宪兵队司令官、 下至外勤宪兵,无不使用密探,致使密探无孔不入,深入到大连的社会生活各方面。
剧照示意图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特高课的情报侦察活动,以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为主,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政治情报,不仅有东北政权的内外方针、政策,东北重要人物的谈话、对日态度,甚至连重要人物之间的亲疏关系、矛盾等等,也均在搜集之列。
经济情报,因是配合日本帝国主义经济掠夺 占领东北市场的活动,故这类情报不仅有东北的财政、金融情况,也有市场行情,各地物价指数,工业生产,农业年成,抵制日货等情况。
军事情报,因是为维护武装占领而进行的侦察活动,故这类情报尤为详细。篇幅所限,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不再展开,另行撰文。
除重点搜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报外,他们还大量搜集中国方面出版的书刊、报纸,作为情报活动的基础资料。
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情报重点则发生了转向,容待后文详细揭露。
剧照示意图
举个例子。
1933年初,特高课派往华北的密探报告:
张学良可能要利用东北与华北恢复通行的机会,派密使潜回东北 指导残留在各地的东北军进行抗日活动。
于是关东宪兵队指挥警察、密探在各交通要道布设了警戒网,日夜守候,准备捉拿密使。
2月中旬,华北的密探又传回情报,说该密使准备从北平出发,由天津上船,到辽东半岛的庄河或孤山登陆,然后潜入奉天。
于是宪兵队又对庄河、孤山一带的海岸和安东奉天铁路加强了警戒。
为防止密使与东北军旧部接头,根据密探提供的情报,他们对已经投敌编为伪军的于芷山部进行了监视。并将一名有过反满言论的团长,确定为与密使接头的重点嫌疑者,进行了密切跟踪监视。
在这次搜捕张学良密使的行动中,大连等地的日本警察署,也配合特高课的活动 先后逮捕了17名怀疑与密使有联系的人,后把这些人都以“反满抗日思想犯”的罪名秘密杀害。
剧照示意图
【四】密探——特高课用来侦察思想、谋略、外事等领域情报的专业化爪牙
在揭露特高课的各个“专班”之前,有必要对于特高课进行情报侦察活动的爪牙力量——密探进行一番介绍,否则再后揭秘特高课的各类“工作对策”时,读者会感觉很烧脑。
特高课对选择、发展密探的工作十分重视。
他们发展、吸收密探的主要方式,是将懂汉语的宪兵派到中国人中间,利用感情交友、金钱收买、利益诱惑等办法来达成目的。
特高课还要求宪兵们“不能仅用物质报酬来作为控制和使用密探的唯一办法,要研究如何使密探对宪兵产生热情,要尽量使密探感到自己是在受到重用,受到信任来进行活动”。
至于哪些人员适合发展成密探,特高课也有特别规定:
1、“密探要从优秀的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尤其是要从身居要职、懂日语,亲日意识浓厚的人中去发展”。
特高课认为,发展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到被侦察对象的人当密探,是开展秘密战时不可或缺的工作。
这种发展身居要职的人作密探的办法 使特高课对汉奸高层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比如,抗战后期,特高课通过密探侦察,获得了部分汉奸从银行大量提取现款、奢侈消费等情报,借此,他们捕捉到了汉奸对日本失去信心、颓废、彷徨的思想动向。
这一情报上递交给高层之后,为控制这些汉奸死心塌地地为日本卖命,关东军司令部就安排这些汉奸到处去发表攻击国民党和苏联的讲演,并将讲演的内容在报刊、电台上大肆宜扬,使汉奸们彻底得罪国民党和苏联,以此断绝这些人寻找后路的念头。
剧照示意图
2、“对各民族进行情报活动 要尽可能使用该民族的人”。
3、“对外国人进行情报活动,要尽量使用外国人,或通晓外事的人充当密探”。
特高课在对苏联领事馆的侦察活动中,就使用了这种办法。
4、“要注意发展和使用女性作密探”。
5、“对准备逮捕和急需掌握全貌的侦察目标,要争取在该目标或组织内部发展密探,以此收取更大的实效”。
在发展密探的程序上,特高课规定要根据使用的目的和任务对发展人进行详细考核,对其性格、技能、品行等进行调查。
并制定一套完备的手续 将发展人的自然情况,按姓名、年龄、宗教信仰、职业、原籍、出生地、经历、发展时间、发展目的,家庭情况、指纹、健康情况、特殊技能、外语能力、记忆力、与被侦察者的关系及认识程度、对其奖惩办法等 详细登记备案,以便掌握控制。
为使密探的侦察活动能够行之有效,特高课要求操纵密探的宪兵,要根据密探的使用方向,具体任务及密探本人的特点,经常性的对密探进行职业训练,启发他们的智能、帮助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方法、手段、排除障碍及隐蔽身份的办法,从事活动的要领等。
同时要求:在使用密探进行活动时,要使密探尽可能少了解用其去侦察的真实目的和意图。
剧照示意图
而对密探提供的情报,特高课又要求宪兵们不可轻信,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重要的还要求宪兵亲自重新侦察。
另外,为了使情报准确起见,还规定在设置密探的地方,必须同时安插两名以上的密探,借助这种方式对情报加以相互印证。
在控制使用密探的问题上,特高课还对担当具体任务的宪兵提出了具体要求:
要求宪兵们深入到大连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尽量学习大连社会的民俗民情,严格掌握密探的活动;
使用时要统一指挥,谨慎小心。
严禁密探之间进行横向联系;
并且还总结出“把朝鲜人密探和中国人密探放在一起使用效果不好 一般朝鲜人密探提供不出有价值的情报,而且还易坏事,乱抢中国人密探已经监视的目标,导致侦察失败。”的经验。
为预防密探利用提供假情报来骗取奖赏,特高课还专门设置宪兵或“监督密探” 监视着密探的活动。
剧照示意图
特高课在操纵密探活动中,特别注意“反间谍行为”。
他们要求宪兵除对密探的日常言行密切加以注意外,还须经常采取一些办法,对密探进行考察。
例如,对认为是不可靠的密探,命令去侦察已经掌握了的情况,或是将同一任务交给两个密探同时去侦察,通过两者所提供的情报,检验密探的可信程度。
还曾明文规定,对认为是不可靠的密探,要对其进行跟踪、或有意泄露给无害的秘密,以此侦察是否有“反间谍行为”。
【未完待续】
剧照示意图
【下情预告】
【五】
1939年8月,大连宪兵队独立成编。
设立之初,特高课的外勤部门只有外事、防谍、思想对策、邮件检阅4个班;
随着战局的变化,其组织机构也几经变化:
1942年6月,除上述4个班外 又增设了“化学”和“别班”两个班。
1944年4月,特高课改为战务课后,“别班”被撤销 将思想对策班扩充成为两个 同时增设了“埠头分遣队”和“戎克对策”两个班 使大连宪兵队战务课的外勤班变成了8个。
下面,咱就为大家详细讲一讲这些“专班”是如何展开情报侦察的。
剧照示意图
1、外事班:
这是一个以外国人和苏联领事馆为中心展开定向侦察工作的“专班”。
由于苏联谍报人员和电台在大连地区不断被发现,特高课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从将来对苏作战着想 还是从镇压大连境内的抗日活动考虑 都必须围绕苏联的谍报和谋略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情报侦察活动。
作为日本陆军的组成部分,特高课的外事班从它成立之日起就开始担当起这一使命。
……
剧照示意图
【陆续更新,敬请关注】
郑重声明:
本文所揭露的这段秘事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请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进行深入理性阅读,切莫误解。
笔者无意于激发、引导各种不良情绪,更无意于影响、重构读者朋友们的心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