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脱贫攻坚显身手)

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脱贫攻坚显身手)许邓村位于襄城县姜庄乡的东部,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从军25载的军转干部冯克厂,从2017年11月开始到这里任第一书记。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冯克厂牢记自己当兵的历史,在艰险险阻面前敢于直面挑战、挺身而出。来到许邓村,冯克厂拿出了军人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收兵”的韧劲,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村里。在走访村里的每家每户、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后,冯克厂决定个人致富和村集体经济一起抓,通过致富带头人做强做大植入带贫模式,建立产业扶贫车间壮大村集体经济。当兵参军是他们从小的梦想,他们如愿以偿经历了部队大熔炉的锤炼,锻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意志品质。退役后的他们仍然保持着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军人作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悉心戮力。段华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铁军”铁一般的担当,他挨家挨户走访全村建档立卡的100多户贫困户,因人因户制定帮扶措施。他带领全村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志智”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许昌市众多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军转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不忘军人初心、永葆军人本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强基础、兴产业、解民忧,在别样的战场上践行永恒的初心和使命。

“铁肩膀”扛起脱贫摘帽的重担

穿上军装,他们用铁肩担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使命。脱下军装,他们仍然用使命镌刻忠诚,在脱贫攻坚这个新的战场上践行着敢于担当、勇于担责的军人本色。

曾在原济南军区“铁军”部队服役的军转干部段华珍,从2017年11月起担任蔡家村第一书记。蔡家村是豫中平原典型的贫困村,无资源、少企业,人均耕地仅1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673人。脱贫任务像石头压在段华珍的心窝子上,他失眠了几个晚上后,下定决心,挑起蔡家村脱贫致富的担子,用真心、下真劲,一口一口啃下硬骨头。

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脱贫攻坚显身手)(1)

陈伟立协调魏都区人武部开展扶贫助学行动

段华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铁军”铁一般的担当,他挨家挨户走访全村建档立卡的100多户贫困户,因人因户制定帮扶措施。他带领全村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志智”双扶,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先后涌现出了殷延锋、蔡国生、蔡德正等“志智”双扶脱贫的先进典型。村民殷延锋一家因其父亲长期有病致贫,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殷延锋家的情况,段华珍带领帮扶队员帮其父亲办理了相关医保手续,并结合殷延锋妻子怀孕等情况不断鼓励殷延锋学习手艺脱贫致富。在段华珍多次兄长般的鼓励下,殷延锋婉拒了扶贫工作队修缮房屋的好意。2018年春节,殷延锋的孩子出生之前,他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2018年年底,殷延锋脱了贫。

面对走访群众中征集来的“庄稼是‘望天收’,得解决用水难题”“村里没路灯”等意见,段华珍凭着“铁军”铁一般的意志,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一项一项落实群众的期盼。结合蔡家村及周边小辣椒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招商引资117万元,与鄢陵亿鑫实创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培育了小辣椒深加工扶贫产业基地,不仅能让贫困群众能到业产扶贫基地打工挣钱,享受利润分红,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投资92万元对全村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修建排污管道100米,解决了村民用水和排污难题;投资32万元新打40米深的农田机井36眼,投资141.2万元修建道路3481米……。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段华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称赞。

段华珍用军人的担当搭建了村民致富的桥梁,用真诚的心点亮了村民致富的明灯,当好了发展致富的引路人。15本驻村工作日志,记录了他开展精准扶贫、发展致富的过程。目前,蔡家村已脱贫149户664人,脱贫成效显著。

“铁脚板”走出产业致富的新路

当兵参军是他们从小的梦想,他们如愿以偿经历了部队大熔炉的锤炼,锻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意志品质。退役后的他们仍然保持着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军人作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悉心戮力。

许邓村位于襄城县姜庄乡的东部,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从军25载的军转干部冯克厂,从2017年11月开始到这里任第一书记。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冯克厂牢记自己当兵的历史,在艰险险阻面前敢于直面挑战、挺身而出。来到许邓村,冯克厂拿出了军人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收兵”的韧劲,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村里。在走访村里的每家每户、了解村民的实际困难后,冯克厂决定个人致富和村集体经济一起抓,通过致富带头人做强做大植入带贫模式,建立产业扶贫车间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了扶持贫困户自身造血,他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利用到户增收政策,实现稳定脱贫。村民许晓博在冯克厂的鼓励下建起了一个可以养殖一万多只兔子的现代化养殖棚,通过村集体资金购买兔种由许晓博代养,收益后给贫困户分红,同时发展贫困户在养殖场打工,增加收入。个体经济的发展,让这些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也成为了村里的标杆。冯克厂说起村里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就像说自家的兄弟一样熟悉:“晓博散养的品种兔,现在几百只兔子循环出售,收入很可观。二宝家养鸡场也成规模了。建军套种西瓜。二峰种植烟叶。这些年轻人有想法,有能力,有闯劲!”

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脱贫攻坚显身手)(2)

段华珍与贫困户的孩子一起摘小辣椒

经过走访村民和贫困户之后,冯克厂了解到村里既有劳动力基础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就有了办一个小鞋厂的想法,让村民不出村有活干、有钱挣。军人出身的冯克厂做起事情来雷厉风行,在和许邓村党委、村干部们研究讨论过后,就开始着手找客商。为了村里的鞋厂,冯克厂反复奔波于几十公里外的许昌市和襄城县周边,寻找愿意合作的鞋业加工企业。最后,襄城县迈岭鞋业有限公司为许邓村无偿提供了15台机器,还帮助培养了10名技术工人。2018年11月,许邓村“扶贫车间”的针车到位时,村民们像迎新娘一样把机器迎进了车间。许邓村的“扶贫车间”为村里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每月收入2000到4000元,帮助了3名困难群众脱贫。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由于冯克厂不会开车,他基本上靠着双脚在扶贫路上奔波,近3年的时间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子。现在的许邓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齐发力,面貌焕然一新。从前泥土路,现在水泥路;从前夜晚黑漆漆,现在夜晚灯光明;从前邻里纠纷多,现在邻里娱乐多。许邓村的变化人人都看得见,摸得着,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热心肠”办好排忧解难的实事

军人的无私奉献换来了国家安定和万家团圆。从部队到地方,从训练场转战到脱贫攻坚战的新战场,虽然他们的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是军人情怀没有变,仍然默默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诤诤誓言。

2017年11月,军转干部陈伟立被选派到老岗杨村担任驻村任第一书记,老岗杨村灌溉条件比较差,曾是省定贫困村,陈伟立上任时还有贫困户4户12人。“虽然贫困户所剩不多,但越到最后,脱贫任务越是艰巨,再硬的骨头我也要‘啃’下去!”曾在沙家浜部队服役14年的陈伟立下定决心,在老岗杨村续写“沙家浜精神”的鱼水情。

在老岗杨村,谁最穷、谁家最困难,陈伟立就最爱往哪家跑,村民遇到大事小事找他成了“习惯”。村民葛留根因伤不能干重活儿,妻子患病需长期服药,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生活相当困难。陈伟立得知情况后,三天两头往他家跑,给他们夫妻鼓劲打气,除了帮助申请低保、优先发放扶贫物资外,还经常自费购买生活用品、营养品送到家中,主动想办法解决其生活上的难题。该村贫困户易国学因车祸受重伤,陈伟立不仅经常自己买礼物上门嘘寒问暖,还帮助他们走法律程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让这个命运多舛的贫困家庭重拾生活的勇气……“母亲长期患病,每天都需要吃药,奶奶年迈,我和弟弟都在求学,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父亲一个人身上。陈书记了解情况后,自己拿出1万元交给父亲,让我们家多养些羊,多些收入。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我要向陈书记学习,希望自己将来也能为百姓做事情,为党贡献一份力量……”在贫困户女儿杨东梅寄给陈伟立所在单位领导的信中,饱含着她对陈伟立的感激之情。

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先进事迹(脱贫攻坚显身手)(3)

冯克厂带领党员清扫光伏电板

在工作中,陈伟立把主要精力和目光聚焦在了为群众排忧解难上——成立“一枝花”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帮扶资金10万元成功育肥湖羊325只,为贫困户实现红利2.75万元;利用扶贫资金53.96万元,建起了6座蘑菇大棚,与贫困户逐一签订了带贫协议并分红600元;积极争取帮扶资金280万元,新建村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标准化公厕、村内道路加宽、村内游园建设等项目……一件件让村民们交口称赞的好事背后,无不凝结着陈伟立忙沟通、跑项目的心血和付出。陈伟立用实干彰显了爱岗敬业、奉献为民的情怀,成为村民们心目中的“贴心人”。

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在许昌市脱贫攻坚战的战场上,还有很多和段华珍、冯克厂、陈伟立一样的“兵书记”,他们用一副副“铁肩膀”、“铁脚板”、“热心肠”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杨占松 王书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