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海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穷小不是零)
一花一海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穷小不是零)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读一下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William Blake的诗句: 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r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握无穷于掌中,刹那实现永恒。1973年7月17日,毛主席会见杨振宁时,问他正在研究什么课题,杨回答在研究“量子力学”。毛主席随后说,他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至于别人信不信,他自己是坚信的。此前毛主席还多次和周培源、钱三强等人提到过物质无限可分的问题。毛主席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自然科学,他是从哲学角度看待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他认为既然原子可分成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那么质子、中子、
今日外边下雨,呆在房间里随便闲聊一个话题。
40多年前学微积分时的一次期末考试,试卷上有一道判断题 “0 是无穷小”,未加思索就打了一个"x"。因为根据无穷小定义:无穷小是极限为零的函数,也就是变量无限接近于零,但永远不会是零。自己认为,既然无穷小不是“零”,那么“零”也不是无穷小,否则岂不是矛盾了吗?当时答错这道题的可能有很多学生,是将零看成了一个常数。后来通过宋老师讲解才明白了,如果把零看成一个函数,极限也是0,所以0就是无穷小,而且0是唯一的一个与自变量趋向无关的无穷小。
数学是高深而奥妙无穷的,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据说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曾和几位同事以数学方式构建宇宙模型,可惜的是霍金未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伟大的工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973年7月17日,毛主席会见杨振宁时,问他正在研究什么课题,杨回答在研究“量子力学”。毛主席随后说,他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至于别人信不信,他自己是坚信的。此前毛主席还多次和周培源、钱三强等人提到过物质无限可分的问题。毛主席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自然科学,他是从哲学角度看待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他认为既然原子可分成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那么质子、中子、电子还可以继续分下去,他同时认为原子内部就存在一个小宇宙,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存在着同样的规律性。毛主席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多次说过,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只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钱三强、杨振宁等科学家需要用证据来解释,所以不能轻易给出结论。
众所周知,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原子到底有多大呢?利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如果不考虑化学变化,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不同物质的核外电子数量是不一样的,比如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是26,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9。原子非常小,原子核就更小了,如果把一个原子放大到一间屋子那么大,原子核只有针尖大小,但原子核却占了整个原子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高速旋转的核外电子质量轻得可忽略不计。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能否继续分割呢?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还存在着有限可分和无限可分两种观点。有的科学理论认为宇宙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这些基本粒子就是“不可分”的。有更多的科学家认为物质永远可以分割下去,但目前还没有证明的依据。
宇宙万物比人的意识更神秘,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区分呢?可以肯定的是,微观世界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我们的宇宙就是诞生于一个极其微小的奇点,核能源也是利用核裂变反应产生极大的能量,这些都是微观世界的神奇反应。
读一下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William Blake的诗句: 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r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握无穷于掌中,刹那实现永恒。
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