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最冷的地方是哪里(云阳人都过了上千年了)
云阳县最冷的地方是哪里(云阳人都过了上千年了)如今,虽然离开老家多年,但是父亲并未忘记那些所谓的“旧传统”。每年此时便会提醒我,自己翻开万年历看个好日子。然后翻开家里的谱书提前到纸扎铺去封好包。当然,上述地区距离云阳都不算远,所以在民俗上很多也是相近的。所以云阳人对月半也是十分重视的。在我印象中,家里对节日的重视程序,除了春节,差不多就数月半了。每年农历七月上旬,大人们会提前看好一个好日子,然后当天,准备一大桌酒菜,请上长辈近亲一起过节。对于土生土长的云阳人来说,对于“叫老辈子/接老辈子”应该是不陌生的,或者我们称呼为“过月半”更正式一些吧!当然,不排除某些年轻的朋友,他们可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节日。甚至在他们的印象中,从没过过这个节日!其实在中国不少地方,其实都有“年小月半大/月半大于年”的传统,最典型的就是三峡地区。比如湖北的秭归、宜昌等地就是,他们对月半都很重视,过得也很隆重。
不得不说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前阵子,父亲突然问起此事,我是真的没有意识到,居然又到一年的中元之期了!看来自己真的有些不知天日了~~
那天晚上回家,在路上就还听见几个婆婆在讲这事,说家里“接老辈子”能不能添外人~~另外一个婆婆还搭话:只要你家里面请的肯定是可以的噻!只要不是中途吃饭突然来的就行。
同时,这几天路过一些地方,发现有一些烧包的痕迹,也总是提醒了我!
01
对于土生土长的云阳人来说,对于“叫老辈子/接老辈子”应该是不陌生的,或者我们称呼为“过月半”更正式一些吧!
当然,不排除某些年轻的朋友,他们可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节日。甚至在他们的印象中,从没过过这个节日!
其实在中国不少地方,其实都有“年小月半大/月半大于年”的传统,最典型的就是三峡地区。比如湖北的秭归、宜昌等地就是,他们对月半都很重视,过得也很隆重。
当然,上述地区距离云阳都不算远,所以在民俗上很多也是相近的。所以云阳人对月半也是十分重视的。在我印象中,家里对节日的重视程序,除了春节,差不多就数月半了。每年农历七月上旬,大人们会提前看好一个好日子,然后当天,准备一大桌酒菜,请上长辈近亲一起过节。
如今,虽然离开老家多年,但是父亲并未忘记那些所谓的“旧传统”。每年此时便会提醒我,自己翻开万年历看个好日子。然后翻开家里的谱书提前到纸扎铺去封好包。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个旧传统、旧陋习,甚至有人认为应该摒弃。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云阳人“孝亲祭祖,普爱善道”文化的一种传承!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它是一种文化,更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们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
这一传统也提醒着世人,不要忘记敬祖尽孝、慎终追远。
02
关于“接老辈子”的这种习俗。我一直就对其充满好奇,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就问我爷爷,为何我们要在这个时间段烧包祭祖呢?
爷爷当时的回答很直接简单:中元节就是阴间的过年,这半个月他们全部要回老家来看看。所以我们就应该准备好酒菜招待他们,然后顺便烧些纸钱给他们。听爷爷这么一说,我们当小孩的肯定都害怕!所以一般整个七月上半月的晚上都很少出门。
后来大些的时候,我又从另外一个长辈口中得到了另外一个答案:我们老祖宗都是当年“湖广填四川”迁上来的。当年他们搬迁到异地,没法祭祀老家的祖先,于是想到了这个办法,并且还封起了包,然后让阴间的鬼差(地磐業主、古老前人)帮忙将钱财送到!
今天,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轻轻松松查询一个节日的历史渊源和历史习俗。“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而在佛教中,则被称为“盂兰盆节”。而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
可见,我们受传统道教文化的影响还是较深。当然,我的爷爷和长辈儿时给的回答更给我了一些启迪。细看今天中国各地的中元节习俗,不少地方的习俗都差异很大,但也有共通之处!可见他们都是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在发生演变的。
03
如今,不少人都离开了老家,来到城里居住。或许老一辈的人还记得这个传统节日,每年此时,他们仍会用传统的方式来祭祀先祖、传承这种文化。甚至,不少在外省的朋友还会麻烦老家的亲戚,让他们在老家帮忙封包,然后“烧给”已故的亲人。
然而对于有些年轻人来说,能够记住这些的应该不是太多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需要,今天我们都倡导文明祭祀,
如: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方式。当然,这些也是我们推崇的,不过对于中元节方面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年轻的朋友还是可以多了解一些!
如何写包?
(每个地方的格式都有差异,大概的格式都差不多!仅供参考)
(在写包的时候,别忘记给:地磐業主也写个称呼就为:古老前人、地磐業主,似乎这两位就是阴阳两界的邮差)
当然写包的学问可是大大的,一般云阳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懂!年轻人估计懂的就不多了!就是很多搞红白喜事一条龙的地方,老板也不一定会写得正确!
书写格式注意:
1、
天运 年 月 日 火化 祀 具
故 老 人收用 上
今当 之期化帛一封奉
背面写封号
2、
中间写“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
左写“天运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右写“今当中元胜化帛虔具冥冥钱共多少封奉”
3、
右写“今逢月半(或者中圆)之期处备钱币(冥钱)一封(或一包)奉上
中间写“故考某某某老大人名下收用”
中间加上 :孝什么什么奉上
左写“天运(或者公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以在左上加点水陆通行 风雨无阻之类的东西
后面大大的封口
七月半鬼节写包称呼大全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孝家称呼 烧袱子火单写法 自称
九代:称鼻祖 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 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 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仍孙
六代:称烈祖 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孙
五代:称天祖 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内侄 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爷:称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故伯岳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故内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孙婿 叩 妻之姐夫:故襟兄 收用 襟弟叩
妻之姐姐: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故姨表爷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内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内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亲: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孙男 叩 乾爹之岳父: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孙 乾爹之子: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之保爷: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后父:故继父 老大人收用 继男 叩 后母:故继母 老孺人收用 继男 叩
大妈的儿子与小妈: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妈的儿子与大妈: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妈: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故良人 收用 荆室 叩 妻:故贤妻 收用 为夫 具 朋友:故彦兄 收用 世弟 叩 老庚: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后夫与前夫:故同绿 收用 同绿弟 公諱: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手艺与师父:故恩师 老大人收用 孝门徒 叩 拜把弟兄:故血兄 收用 血弟
道士与老师:金羽化法师 大真人收用 门徒 异族化纸:故异族 收用 异族 叩 伯或叔与侄:故贤侄 收用 愚伯或叔 亲家: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未婚夫与妻:故结发 府 断弦妹收用 断弦兄 未婚妻与夫:故淑配 府 无缘兄 无缘妹 父亲与儿:故幻化亡男 反念父
翁父与媳妇:故幻化亡女媳 反念翁父 父亲与女:故夭命亡女 反念父 岳父与女婿:故贤门亡婿 反念岳 与亲家父母:故姻尊 姻侄 叩 与亲家之祖:故太姻尊 姻内侄孙 乞丐与施主:故施主 丐人 叩
温馨提示:文明祭祀,从我做起!云阳的朋友,你家里“接老辈子”了吗?
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