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烧包标题(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与钱袋封面的书写要求)
七月半烧包标题(七月半烧包的习俗与钱袋封面的书写要求)3、左边行:“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2、中间行: 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
每年农历七月湖南农村都有写包烧包的习俗。
二、怎样写包钱的纸袋?
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一般习俗安排在中午接祖祭祀,时间要安排在午时(13点)以后,当天晚上烧包送祖;
(一) 祭祀写袱子书写格式:
1、右上角:
“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2、中间行:
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3、左边行: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为了简单还可以率孙、曾孙、玄孙。
4、特殊的包袱: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
祭祀写袱子书写格式:
1、天运 年 月 日 火化 祀 具
故 老 人收用 上
今当 之期化帛一封奉
背面写封号
2、中间写“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
左写“天运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右写“今当中元胜化帛虔具冥冥钱共多少封奉”
3、七月半
右写“今逢月半(或者中圆)之期处备钱币(冥钱)一封(或一包)奉上
中间写“故考某某某老大人名下收用”
中间加上 :孝什么什么奉上
左写“天运(或者公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以在左上加点水陆通行 风雨无阻之类的东西
后面大大的封
第一种:
1、右边:今逢中元之期化帛一封奉上;
2、中间:故显考或故显妣(故祖显考、故曾祖显考…..男 故祖显妣、故曾祖显妣….女)某某某老大人(老夫人)收用;
3、左边:孝男(女)某某某(对应上面称呼)
4、背面:写“封”字,草书,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就不会被别人拿去。
第二种:
1、右边:中元寄钱几封奉上
2、中间:故显考或故显妣(故祖显考、故曾祖显考…..男 故祖显妣、故曾祖显妣….女)某某某老大人(某某某老夫人)魂下受用;
3、左边:孝男(女)某某某(对应上面称呼)某氏(某为爱人姓)
4、背面:写“封”字,草书,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就不会被别人拿去。
第四种:
1、右边:中元寄钱一封(如果是五封就将一改为五)上申;
2、中间: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如故显考毛公讳泽海老大人魂下受用。
3、左边:孝男某某某(对应上面称呼)某氏(某为爱人姓);如:孝男毛发财 贺氏;
4、背面:写“封”字,草书,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就不会被别人拿去。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魂下受用;
(二)、称谓: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孝家称呼烧袱子火单写法自称。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九代:称鼻祖 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 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 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孙
六代:称烈祖 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孙
五代:称天祖 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内侄 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讳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故内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孙婿 叩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爷 公讳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内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内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亲: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孙男 叩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孙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之保爷: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后父: 故继父 老大人收用 继男 叩
后母: 故继母 老孺人收用 继男 叩
大妈的儿子与小妈: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妈的儿子与大妈: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妈: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荆室 叩
妻: 故贤妻 收用 为夫 具
朋友: 故彦兄 收用 世弟 叩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后夫与前夫: 故同绿 收用 同绿弟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手艺与师父: 故恩师 老大人收用 孝门徒 叩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道士与老师: 金羽化法师 大真人收用 门徒
异族化纸: 故异族 收用 异族 叩
伯或叔与侄: 故贤侄 收用 愚伯或叔
亲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未婚夫与妻: 故结发 府 断弦妹收用 断弦兄
未婚妻与夫: 故淑配 府 无缘兄 无缘妹
(三)、烧包材料:
农历进入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期间,正午前由家中男丁打印纸钱,一张八开纸裁成三张,每张纸在打印时,只能打印七、九排,成单数。打印好后,用白纸包好,三、七、九张钱纸成单数包一包。
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仅供参考。有什么要的建议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