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韩信是历史上带兵最厉害的人吗(韩信带兵打仗厉害)

韩信是历史上带兵最厉害的人吗(韩信带兵打仗厉害)刘邦这一回真的是惊呆了,嘴巴张开了半天合不拢啊,好半天了才回过神来。刘邦说,将军大才啊,敢问将军用何种兵法点兵啊?韩信说此乃乱点兵。刘邦一听,心里又咯噔的跳了一下,我好好的问你,你说你在乱点兵,这人城府太深,本事太大,将来平定天下后,一定要提防这小子,免生后患。这时,韩信转头向刘邦说,陛下,中军帐前现有1073名士兵。这回刘邦更吃惊了,韩信是神仙呢,这么快就点出来了。赶紧吩咐士官下去一个一个的点人头,结果点出来还真的就是1073名。然后命令这一个营的士兵排成四路纵队,队尾多出两个人,然后列五路纵队,队尾多出一个人,然后列成七路纵队,队尾剩两个人,在列成11路纵队,队尾剩了三个人。列完队,韩信立刻告诉刘邦,陛下,此营士兵为1906人。刘邦一听,吓了一跳,不会吧,韩信你是在忽悠我吧,你瞎猜的是不是?赶紧命人把这先锋营的士管叫过来一问,还真的就是1906人。刘邦有点儿不服气,你手下的先锋营你自然

韩信是楚汉战争时期的名将,在他身上像“背水一战”等经典战役有很多。关于韩信,相信很多的朋友都知道一句歇后语——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韩信带兵是很厉害,但更厉害的是“韩信点兵”,从这个角度看,韩信可以算是一个古代数学家了。

话说刘邦曾经有一次问韩信,将军,以我之能,能带多少兵啊?韩信看了刘邦一眼,老老实实就说,陛下顶多能带10万兵。刘邦一听,心中有些不高兴了,我抢了你的军队你不服是不是,我不就是把你20多万部队划了10万给自己,你就说我只能带10万人?

韩信是历史上带兵最厉害的人吗(韩信带兵打仗厉害)(1)

刘邦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不好直说,而是反问了一句,那将军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傲气十足说,我带兵,那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刘邦听了这话,心里又多了几分不高兴,勉勉强强的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是佩服,既然是多多益善,那你告诉我现在军营里有多少士兵?

刘邦问这个问题,摆明了是坑韩信的。军营里边这么多的士兵,你要一个一个数,要数到猴年马月吧。这刘邦的脸皮真是厚。没想到韩信不慌不忙,传令下去,叫来了一个营的士兵。

然后命令这一个营的士兵排成四路纵队,队尾多出两个人,然后列五路纵队,队尾多出一个人,然后列成七路纵队,队尾剩两个人,在列成11路纵队,队尾剩了三个人。列完队,韩信立刻告诉刘邦,陛下,此营士兵为1906人。

韩信是历史上带兵最厉害的人吗(韩信带兵打仗厉害)(2)

刘邦一听,吓了一跳,不会吧,韩信你是在忽悠我吧,你瞎猜的是不是?赶紧命人把这先锋营的士管叫过来一问,还真的就是1906人。刘邦有点儿不服气,你手下的先锋营你自然知道他有多少人,这不能算数。于是刘邦又下令随机叫来一大堆士兵,问韩信,将军可知道现在帐前有多少士兵啊。

韩信一看就知道这老大是对自己不满意啊。于是他就吩咐下去,命令三人站成一排,站好以后队长来报告说,队尾多出两个人,韩信又命令每五个人站成一排,队长又过来报告,队尾多出三个人,又命令七个人站成一排,队长过来报告说,队尾又多出两个人。

这时,韩信转头向刘邦说,陛下,中军帐前现有1073名士兵。这回刘邦更吃惊了,韩信是神仙呢,这么快就点出来了。赶紧吩咐士官下去一个一个的点人头,结果点出来还真的就是1073名。

刘邦这一回真的是惊呆了,嘴巴张开了半天合不拢啊,好半天了才回过神来。刘邦说,将军大才啊,敢问将军用何种兵法点兵啊?韩信说此乃乱点兵。刘邦一听,心里又咯噔的跳了一下,我好好的问你,你说你在乱点兵,这人城府太深,本事太大,将来平定天下后,一定要提防这小子,免生后患。

韩信是历史上带兵最厉害的人吗(韩信带兵打仗厉害)(3)

不过刘邦脸上还是假装挤出笑容,又说,敢问将军乱点兵可有秘诀?韩信这回老老实实的说,臣幼时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孙子当年是鬼谷子的弟子,韩信又把算法给刘邦好好地解释了一番。

其实说起来,刘邦和韩信在这里就是做一道数学题。刘邦给韩信出的一道题韩信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来了。那就是一个正整数,被3除的时候余2,被5除的时候余3,被7除的时候余2,请问这是什么数?其实结果有几个,如果数字不超过100,那么这个数就是23,如果不超过1000就是298,如果这个数超过1000就是1073。

这种算法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名称,比如韩信点兵,又比如鬼谷算等,题目和解法都记载于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当中。不过这本书韩信是不是真的学过那已经不可考了,韩信到底是从哪儿学到这种算法的还是有争论的。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算法被称为韩信点兵。这个解法到后来又传到了西方,就被称为孙子定理或是中国的剩余定理。

韩信是历史上带兵最厉害的人吗(韩信带兵打仗厉害)(4)

所以说,韩信除了带兵厉害,这数学也很不错啊,肯定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另外就是韩信所说的黄石公,这黄石公不仅是韩信的师傅,也是张良的师傅,这实在是太厉害了,教出了“汉初三杰”中的两个!那么,这道数学题你会算了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