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 切换到目录etc下,修改hosts文件 vim /etc/hosts # 增加以下配置,worker1等是机器的名称 192.168.133.130 worker1 192.168.133.131 worker2 192.168.133.132 worker3# 检查机器是否能够通信 ping worker23.2.2 设置通信cookie在 /var/lib/rabbitmq 目录下有个隐藏的文件叫做.erlang.cookie,里面存储的类似于一个密钥可以通过erlang语言进行MQ之间的消息通信,搭建集群需要保证每个MQ的这个密钥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都复制一份到各自的机器上面。这种模式的消息可靠性更高,因为每个节点上都存着全量的消息。而他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集群内部的网络带宽会被这种同步通讯大量的消耗,进而降低整个集群的性能。这种模式下,队列数量最好不要过多。所以这

2、RabbitMQ 安装2.1 安装Erlang 语言包

# 执行命令 rpm -ivh erlang-23.2.7-1.el7.x86_64.rpm # 代码截图如下: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

# 如果安装报错,安装一下socat包 yum install socat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2)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3)

2.2 安装RabbitMQ

# 执行命令 rpm -Uvh rabbitmq-server-3.9.15-1.el7.noarch.rpm # 代码截图如下: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4)

# 查看rabbitmq的安装目录 whereis rabbitmqctl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5)

# 启动rabbitmq服务 systemctl status rabbitmq-server.service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6)

# 开启web管理端页面的插件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7)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8)

# 创建用户 rabbitmqctl add_user admin admin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9)

# 给用户进行设置允许远程访问 rabbitmqctl set_permissions -p / admin "." "." ".*"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0)

# 给用户进行授权 rabbitmqctl set_user_tags admin administrator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1)

3、RabbitMQ 集群搭建3.1 RabbitMQ集群知识点

RabbitMQ集群提供了两种方式一个是普通的集群方式 另外一个是镜像集群方式。

3.1.1 普通集群

这种模式使用erlang语言禾生具备的集群方式搭建。这种集群模式下,集群的各个节点之间只会有相同的元数据,即队列结构,而消息不会进行冗余,只存在一个节点中。消费时,如果消费的不是存有数据的节点 RabbitMQ会临时在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将消息从存有数据的节点传输到消费的节点。

很显然,这种集群模式的消息可靠性不是很高。因为如果其中有个节点服务宕机了,那这个节点上的数据就无法消费了,需要等到这个节点服务恢复后才能消费,而这时,消费者端已经消费过的消息就有可能给不了服务端正确应答,服务起来后,就会再次消费这些消息,造成这部分消息重复消费。另外,如果消息没有做持久化,重启就消息就会丢失。

并且,这种集群模式也不支持高可用,即当某一个节点服务挂了后,需要手动重启服务,才能保证这一部分消息能正常消费。

所以这种集群模式只适合一些对消息安全性不是很高的场景。而在使用这种模式时,消费者应该尽量的连接上每一个节点,减少消息在集群中的传输。

3.1.2 镜像集群

这种模式是在普通集群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增强方案,这也就是RabbitMQ的官方HA高可用方案。需要在搭建了普通集群之后再补充搭建。其本质区别在于,这种模式会在镜像节点中间主动进行消息同步,而不是在客户端拉取消息时临时同步。

并且在集群内部有一个算法会选举产生master和slave,当一个master挂了后,也会自动选出一个来。从而给整个集群提供高可用能力。

这种模式的消息可靠性更高,因为每个节点上都存着全量的消息。而他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集群内部的网络带宽会被这种同步通讯大量的消耗,进而降低整个集群的性能。这种模式下,队列数量最好不要过多。

3.2 搭建普通集群3.2.1 设置机器通信

# 切换到目录etc下,修改hosts文件 vim /etc/hosts # 增加以下配置,worker1等是机器的名称 192.168.133.130 worker1 192.168.133.131 worker2 192.168.133.132 worker3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2)

# 检查机器是否能够通信 ping worker2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3)

3.2.2 设置通信cookie

在 /var/lib/rabbitmq 目录下有个隐藏的文件叫做.erlang.cookie,里面存储的类似于一个密钥可以通过erlang语言进行MQ之间的消息通信,搭建集群需要保证每个MQ的这个密钥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都复制一份到各自的机器上面。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4)

3.2.3 加入通信集群

加入集群通信之前必须要把.erlang.cookie文件内容保持一致,然后启动rabbitmqctl服务,命令如下:

# 启动服务 rabbitmqctl start_app # 停止服务 rabbitmqctl stop_app # 后台运行服务 rabbitmq-server -deched

本文是先启动的work2的机器服务 其他的rabbmq服务都是停止的,此时如果你开了worker1和worker3的服务就把服务停止。在worker1上执行以下指令进行进入集群:

# 加入worker2的集群 rabbitmqctl join_cluster --ram rabbit@worker2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5)

worker3也是如此操作命令 加入到集群里面: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6)

最后再将worker1和worker3的rabbitmq的服务重启起来,命令如下:

rabbitmqctl start_app3.2.4 集群搭建结果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7)

3.3 搭建镜像集群

镜像集群的搭建是在普通集群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需要先把普通集群搭建完成。

通常在生产环境中,为了减少RabbitMQ集群之间的数据传输,在配置镜像策略时,会针对固定的虚拟主机virtual host来配置。

我们首先创建一个/mirror的虚拟主机,然后再添加给对应的镜像策略: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8)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19)

mirror的虚拟主机已经新建完成了,接下来我们需要新建一个虚拟主机添加对应的策略,这里可以给用户添加权限、读权限还是写权限和一些其他的操作。

linux搭建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搭建CentOS7)(2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