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孔子倡导的饮食养生原则有什么(聊聊孔子的饮食观)

孔子倡导的饮食养生原则有什么(聊聊孔子的饮食观)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奔走各诸侯国,宣传“仁”的思想,但不被采用。在他去世后,其弟子及后学将他的言行整理、记录成《论语》。

孔子倡导的饮食养生原则有什么(聊聊孔子的饮食观)(1)

根据《论语》可以看出,孔子对饮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而最著名的有两个:

一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观点的字面意思是,做饭的谷米应该尽量拣得精一些,用牛羊和鱼肉制作脍时应该尽量切得细而薄一些,但它的引申意义却是指在烹饪时要精益求精,把饭菜制作得更加精细,这是饮食制作者任何时候都应该努力追求和达到的,至今人们仍然把它作为准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于过去来讲是正确的,但对于今天来讲,主食越精细在营养方面是有问题的。

二是八个“不食”,即食ye而a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分别从食品卫生、火候、刀工、原料搭配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主张,其中绝大多数至今也是正确的和被人们所遵循的。由于《论语》是儒家经典,在古代是读书的首选之作,因此孔子的饮食主张也有了十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八不食主张很多是从祭祀的角度对饮食和烹饪提出的要求,比如选料提出了割不正不食,比如烹饪方法的选择上要选择最合适的烹调方法,如果选择不当不能食用。

孔子倡导的饮食养生原则有什么(聊聊孔子的饮食观)(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