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疆沙漠旅游(秋之风土去沙尔布拉克牧场)
去北疆沙漠旅游(秋之风土去沙尔布拉克牧场)阿肯阿依特斯,俗称“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广泛流传的最古老、最鲜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即兴赛歌的对唱方式抒发感情,是哈萨克族在节日、婚嫁等仪式上举行的重要活动,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斯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依靠口传记述文化历史,艺人表演达斯坦时,用民间乐器冬不拉伴奏,多为自弹自唱。达斯坦一般情节复杂,篇幅很长,一首达斯坦有时可以唱上一天一夜。目前,达斯坦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推出的阿肯阿依特斯、达斯坦、搭毡房、赛马、摔跤、叼羊比赛等,是哈萨克族牧民保留至今的传统游牧文化,也是人们了解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体验游牧生活 欣赏非遗表演本届活动,游客除了可在“千里牧道”观看到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牧归仪式,还能欣赏到精彩的阿肯阿依特斯、达斯坦表演,哈萨克族传统的摔跤、掰手腕、搬巨石、草原拔河、赛马、走马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赵梅报道)转场是牧民在长期的逐水草而居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游牧文化。新疆阿勒泰地区是新疆的四大牧区之一,每年,这里的牧民都要牵着骆驼,骑着马,赶着牛羊四季转场,如今这已成为新疆规模最为宏大的人文景观。
羊群所经之地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牲畜的叫声、蹄声响彻山谷。阿勒泰地区的牧民们赶着牛羊北上南下,追逐广袤而丰硕的草场,他们长途跋涉数百公里,必经过沙尔布拉克牧场。沙尔布拉克牧场位于福海县,距离县城100多公里,是当地转场文化最丰富和集中的地方。
再过些日子,位于沙尔布拉克牧场的“转场文化旅游小镇”将迎来“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牧归活动”。慕名而来的疆内外游客、摄影师会汇聚于此,感受一场别样的草原文化盛会。
“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推出的阿肯阿依特斯、达斯坦、搭毡房、赛马、摔跤、叼羊比赛等,是哈萨克族牧民保留至今的传统游牧文化,也是人们了解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体验游牧生活 欣赏非遗表演
本届活动,游客除了可在“千里牧道”观看到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牧归仪式,还能欣赏到精彩的阿肯阿依特斯、达斯坦表演,哈萨克族传统的摔跤、掰手腕、搬巨石、草原拔河、赛马、走马、马上拾银、叼羊比赛等传统项目。
达斯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艺术,依靠口传记述文化历史,艺人表演达斯坦时,用民间乐器冬不拉伴奏,多为自弹自唱。达斯坦一般情节复杂,篇幅很长,一首达斯坦有时可以唱上一天一夜。目前,达斯坦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肯阿依特斯,俗称“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广泛流传的最古老、最鲜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即兴赛歌的对唱方式抒发感情,是哈萨克族在节日、婚嫁等仪式上举行的重要活动,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6月,福海县推出首届“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图为赛马正在全力冲刺。
观赏搭毡房、赛马、叼羊系列活动
毡房是哈萨克族牧民“移动的家”,以携带方便、坚固耐用和防寒、防雨、防震等优点而深受哈萨克族牧民的喜爱。2008年,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变迁,许多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毡房居住功能随之改变。在本次活动中,毡房搭建赛、最美毡房评比赛,成了游客体验和感受民俗文化的一项载体。
在草原上展现马背上的风情,是重大节庆不可或缺的内容,比如赛马、叼羊……在当地人看来,叼羊,是另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他们常年在草原上放牧,尤其是转场时,遇到暴风雨或野兽突袭,牧民们经常要纵马赶来,保护自己的羊群。久而久之,这种叼羊技艺演变为叼羊比赛。常年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智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成如今的马上娱乐活动。
活动期间,现场还将举办千里牧游转场摄影评选和展示活动,特色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及金丝玉展销活动和千里牧游篝火晚会及夜市。
正在打造的转场文化旅游小镇
“结合福海县牧业转场优势,在沙尔布拉克牧场打造出一个‘转场文化旅游小镇’,将‘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国内第一个转场文化品牌的旅游发展思路,就这样应运而生。”福海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纳燕介绍,相关项目的实施,既可以推进福海县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当地游牧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能拉动阿勒泰羊的销售,带动牧民增收致富。
今年6月,福海县推出首届“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开始为上述目标预热。本届活动也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沙尔布拉克牧场“转场文化旅游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纳燕介绍,今年,福海县将全面启动“转场文化旅游小镇”道路交通系统、毡房宾馆(驿站)、游客中心、阿勒泰羊文化餐饮馆,星级民宿、展览馆、旅游环保厕所、自驾营地、民俗风情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明年将这里打造成3A级旅游景区。(视频由福海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