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父亲逼儿子干他不喜欢的工作,儿子就找父亲不喜欢的农村女孩相好,还不小心“搞大了”人家的肚子……就在宗耀苦恼着的时候,偷听到小情侣谈话的白虎突然窜出来了,他要求宗耀给他封口费,就在争执推搡间,白虎竟然不偏不倚地倒在一块石头上,瞬间就没气了,宗耀带着女朋友黄欢逃往县城,想去外面躲罪……另外,题目中还告知了村长的家庭关系,在村民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的村长,却始终不能得到儿子宗耀的认可。普通观众想要看懂《心迷宫》里迷一般的故事,就应该用考前冲刺时的解题思维来观看消化。影片开头通过一场流水席,让准备解题的观众快速了解了题目当中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在中国某个法制意识还不如村长的个人权威的河南农村,有着“丧偶式”婚姻的丽琴是无疑是“村花”般的人物,即使已婚,也依然能和有妇之夫宝山搞婚外情,同时被开杂货铺的小老板大壮一直暗恋着……

《心迷宫》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在一个缺乏警察的环境里,一具无名尸体所引发的一口棺材换三家的荒诞故事,没人关心棺材里的人是谁,只关心这具棺材能不能被自己所利用。导演用破碎式的剪辑,真假时空的交叉替换,将剧中的关键人物与棺材的故事独立成四个紧密关联的段落,呈现出《心迷宫》扑朔迷离的最终效果。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1)

这部电影先后获得了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奖、北京青年影展最佳剧本奖,第七届“中国影协杯”十佳优秀电影剧本奖,也是2015年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导演忻钰坤也凭这部170万拍出来的处女作拿奖拿到手软。

但对于不熟悉多线性叙事方式的影迷来说,低成本所造成的电影感不够,服化道、调色、演员的表演等多方面的缺陷很可能会让人不能耐心看完这部像普法栏目的新闻采访。三条故事线并行分散演绎,仿佛只是将不同采访对象所知道的内容所表述出来了,完全不能体会到导演让每条故事线相互交叉环环相扣的苦心。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2)

而一部好的片子,想要获得更好的口碑,走向院线,获得更大的展示平台,光靠小众的吹捧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普通观众能在第一时间看懂导演的意图,意识到构思的精妙,才能对影片,而不止是剧本点一个大大的赞。

普通观众想要看懂《心迷宫》里迷一般的故事,就应该用考前冲刺时的解题思维来观看消化。

第一步:读题

影片开头通过一场流水席,让准备解题的观众快速了解了题目当中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

在中国某个法制意识还不如村长的个人权威的河南农村,有着“丧偶式”婚姻的丽琴是无疑是“村花”般的人物,即使已婚,也依然能和有妇之夫宝山搞婚外情,同时被开杂货铺的小老板大壮一直暗恋着……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3)

另外,题目中还告知了村长的家庭关系,在村民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的村长,却始终不能得到儿子宗耀的认可。

父亲逼儿子干他不喜欢的工作,儿子就找父亲不喜欢的农村女孩相好,还不小心“搞大了”人家的肚子……就在宗耀苦恼着的时候,偷听到小情侣谈话的白虎突然窜出来了,他要求宗耀给他封口费,就在争执推搡间,白虎竟然不偏不倚地倒在一块石头上,瞬间就没气了,宗耀带着女朋友黄欢逃往县城,想去外面躲罪……

此时,画面一个长达3秒的黑屏预告着题目已经读完,下面,请仔细听题:案发后第四天,为什么宗耀能大摇大摆的回家?路上还遇见了给白虎送葬的队伍?

第二步:审题

《心迷宫》之所以将一个“无巧不成书”的故事编排的像迷宫一般,最大的奥妙就在于通过非线性叙事的技巧对多个关键人物的时间进行置换、扭曲、叠加,将情节切断,提前挪后,剪辑组合,交叉使用,使得整个案件扑朔迷离。

这也给观众解题带来了难度,需要观众在平静生活的表象下,发掘和提炼题目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条件,才能顺利解题。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4)

当我们再次审题,抛除迷惑性极强的“多余条件”,才发现两个“题眼”人物——丽琴和村长正是他们两个,将所有问题有关的人物都串联起来了,那么答案,一定就隐藏在他们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

  • 丽琴与陈自立:两人为夫妻关系,却各有各的情人。陈自立常年在外,不仅包养小三,还家暴老婆。可以说,丽琴“苦陈久矣”
  • 丽琴与王宝山:两人为情人关系,案发当天的晚上,王宝山就去丽琴家过夜,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了关键信息,丽琴一直有杀陈自立的念头,却因操作困难而放弃。王宝山此时打起了“嘴炮”,还说会帮她营造出陈自立是因为烧荒而死的假象。
  • 丽琴与大壮:两人为暗恋关系。大壮一直仰慕丽琴,却求而不得,丽琴在关键时刻没有为王宝山作证,已然是亲手断绝了两人的关系,只要陈自立一死,大壮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上位。当“活见鬼”的陈自立搭他的车回村,中途在悬崖边上厕所,不小心失足掉下悬崖时,大壮为了快点得到丽琴,不再节外生枝,索性将他的包也往悬崖下一扔,当作没见过他一般回到村里
  • 丽琴与村长:村长一直怕尸体再弄错,就一直想联系上陈自立,劝丽琴再联系联系,可丽琴却巴不得陈自立死了,怎么可能再去联系他,连陈自立电话都不给村长。
  • 村长与白虎他哥:白虎他哥为了躲避追债的人,想借尸体来冒充白虎,躲过白虎欠下的赌债,就贿赂村长将尸体借给他,村长没收他东西,但答应他第二天一早来拉棺材。
第三步:得出结论:

当我们挖掘出这些已知条件下的秘密,已经能回答出“为什么宗耀能遇上为白虎送葬的队伍”了?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5)

白虎尸体被发现后,被误认为是已经逃亡县城,联系不上的黄欢,后来又因为尸体携带着陈自立的身份证,就转去了丽琴家,等警察发现陈自立真正的尸体时,这具尸体又被借去给白虎顶包,一切顺其自然,看似不可思议的结果,推理后却严丝合缝,找不到任何破绽,这就是解题的魅力,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的过程让人颇有成就感。

可题目当中还有一个问题,尸体都被发现了,宗耀为什么没有被抓?很简单,因为尸体被发现时已经烧焦,被认定为意外根本就没惊动警察,又有人接二连三认领尸体,谁也不会想到和宗耀有关,他可以说是“躺赢”。

可如果答案真的只有这么简单,人人都可以去211、985高校了,当我们信心满满地提交答案后,却发现被扣分了:答题不完整,逻辑跳跃,推导过程不严密。

再看已知条件,宗耀明明只是用杂草掩盖了尸体,怎么第二天就是一具焦尸?这中间的前因后果还需推导。

第四步:分析复盘

当我们耐心看下去,真正的答案揭晓:因喝醉酒到小树林撒尿的村长,恰好目睹宗耀杀白虎的全过程,等他们逃跑后,村长爱子心切,放了一把火,烧了尸体,想以此掩盖儿子的罪行。

得知正确答案的我们,再回过头去分析,自己为什么没有没能找到最终答案,才发现观影中的我们只是片面地使用了题目中的条件,没有深入分析已知条件,忽略了一些隐藏条件,就潦草地得出了结论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6)

反复回味,才发现题目中有一些奇怪的信息:

当尸体被发现时,不愿麻烦警察,定下“意外事件”这个结论的就是村长;

当所有人都不关心尸体是谁的时候,只有村长一直怕“弄错”,要追究到底是不是陈自立,却有不愿报警;

面对丽琴时,村长表现出来的“尸归原主”的坚持和匆忙答应白虎他哥,把无名尸体借给他时的草率也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再有,最匪夷所思的一点是,当村长得知白虎的尸体第二天就要埋进陈家祖坟的时候,他竟然连夜去偷了尸体,埋进自家的猪圈,可棺材要借给白虎家时,他又捣毁猪圈,将尸体挖出来,重新放回棺材……

结合这些奇怪的信息和农村“自家祖坟是不能埋外姓人”的传统,我们有了大胆的假设:村长早就知道尸体是白虎而非陈自立,而他偷一具晦气的尸体埋进自己家的行为,也像极了赎罪。

由此得出获得正确答案的关键一环:烧焦尸体的就是村长。这样一来,整个答案就能和所有条件吻合,所有的疑虑都解释的通了。

第五步:举一反三

整个答题过程已经完成了,可一道值得细细研究的题目,我们是绝不会止步于此的,时间宝贵,题海茫茫,我们要研究就研究“母题”,研究那些能举一反三的题。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7)

这部170万小成本的悬疑片,之所以拿下那么多大奖,也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在多重视角叠加的镜头中识破导演谋篇布局时的小技巧,以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是像一道“母题”一样,希望观众在解题结束后,还能举一反三,通过一步步深挖隐藏在这个荒诞又合乎情理的故事背后的秘密,反思平静表象下复杂的人性和无休止的欲望。

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猩猩画面,其实是暗示着剧中的人物所有的欲望,不过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的欲望——交配和繁衍的本能,迫使他们违背了良心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为了追求这种最低层次的欲望,他们丢失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文明。

西班牙悬疑电影烧脑(烧脑悬疑神剧心迷宫)(8)

除了动物与人,影片还多次出现神的身影,多次出现的上帝视角也是揭示案件真相的关键,也许,这也暗示着只有无欲无求的神才能透过欲望的迷雾,识破谎言。

在影片的最后,又回到了三界之中最高的“神”像面前,所有人物依次出场,诚心跪拜,而佛看尽世间苦难,却不言语,他只是静静听着人们跪拜于前的诉说,保管着他们无处安放的欲望和不安的灵魂。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方可解脱。

作者简介:觐觐致D,从前的愿望,现在已没有意义,却仍想保持当初那份心情和心意,静静书写人间那点烟火气。如果我心中所想,恰好抚慰了您的凡人心,也算功不唐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