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找书:一件夹杂着意外与惊喜的事儿用心拾起,用心收藏带你走进师大图书馆的各个角落体味浓浓书香,感知奇妙缘分将那些微小而又触手可及的幸福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在4.23“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

让喜欢阅读的师大人

带你走进师大图书馆的各个角落

体味浓浓书香,感知奇妙缘分

将那些微小而又触手可及的幸福

用心拾起,用心收藏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1)

找书:一件夹杂着意外与惊喜的事儿

对于常去图书馆的姚同学来说,找书是家常便饭。她坦言,有时为了找一本书,跑了数趟还是无果,心里就会有些失望。尽管如此,她仍然觉得找书是一种乐趣。她说:“找书时你不可能只盯着要找的那个目标,肯定还会留意到其他书,这时候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她印象最深的是“意外发现”是周国平的一本散文集。那本散文集被她取下来翻阅,翻开的那一页正好印着一段富有人生哲理的文字,那段文字深深打动了她。

与一些书的相逢也许就是这样,只是那么碰巧的一翻,文字的力量迎面而来,排山倒海,直击心灵。

◇◆◇◆◇◆◇

有些时候,如果对某本书念念不忘,始终不放弃对它的寻找,它真的会如愿出现在你的眼前。在图书馆负责整理书籍的许立红就对自己找了很久的一本书印象深刻。那就是西班牙人搂大卫的《照着想象去生活》。当初,这本书由同学推荐给她,刚开始找时因还未掌握规律,总是找不着。隔了半年终于找到时,她的激动不言而喻。事实也证明,这本书值得这半年的找寻。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2)

逛图书馆,需要一种心境

“在图书馆里的心境,取决于你当时的生活状态。”小林如是说。读研二的她,之前一直忙于学业,上次来图书馆已是半年前。课业紧张时,她来图书馆总是匆匆忙忙,进了门直奔外文书架,找好要读的那七八本专业书,一整摞抱了就走。

最近,终于有了闲暇时光,得以在图书馆内四处转悠,穿梭在一排排书架之间,怡然自得。“只有当你闲下来了,才会有逛图书馆的那种心境。你会觉得,即便不把书取下来翻阅,纯粹用目光扫过这五花八门的书名,这花花绿绿的封皮,也是一种享受。”小林说。她并不羡慕那些常有时间逛图书馆的人,但只要有机会逛图书馆,就一定会好好享受那一小段难得的时光,珍惜那种淡然沉静的心境

在忙忙碌碌的快节奏生活里,逛图书馆的心境,何等美妙,何等珍贵。

◇◆◇◆◇◆◇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3)

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走进旗山校区的又玄图书馆,仿佛有一瞬间与外世隔绝,耳边能细微地听到刻意压低的背诵声,眼中有着脚步匆匆的学子,也有怀中抱书小憩片刻的学生。

书架旁,推车前,正在细细分类书籍的女生并未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她是黄妍苓,为了增加志愿者时长来到图书馆,但却被书中的世界深深吸引,沉浸其中。趁着本学期课程安排比较宽松,只要是没事的时候,她就会来到图书馆帮忙。谈话中,妍苓的手和眼也没有停下,看着书脊上的号码,细细分类,放在推车上,熟练得好似每本书的编码都已烂熟于心。

“在这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无意间会找到一本“情投意合”的书,然后就沉溺其中,忘了工作哈哈哈。”说着这句话的妍苓,似是回忆起某个有趣的书中片段,眼里有光芒闪烁。

◇◆◇◆◇◆◇

其实,不只妍苓有这样的感受。在仓山校区图书馆整理书籍的许立红,也在工作时觅得了不少乐趣:“我整理的主要是文学类书籍。其中有些书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纸页都泛黄了,很有历史感。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些书的封底还夹着很早以前的纸质借阅登记卡。”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4)

在那个电子借阅系统还未普及的年代,学生借书都是在纸质卡片上登记名字,归还时再把名字划掉。一张已然泛黄的卡片上,几行水笔或圆珠笔的手写字迹,就这样将一个个读书人联系在了一起。穿过层层叠叠的岁月,那时候的他们,在读这套《鲁迅全集》时,又有怎样的感受?有些人的名字,在同一张卡片上出现了两次,是不是他们对这本书意犹未尽,想要多读几次方觉过瘾?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5)

身边的爱书人

窗外阴雨绵绵,馆内灯火通明。女孩在馆外放下了一把透明雨伞,抖抖衣摆,兴冲冲地走进了大楼。

她是林彦锦,爱阅读,爱聊天。每当想要静一静的时候,她总会来到图书馆寻求心中的一丝宁静。彦锦的宿舍里有一个小书架装满了她的藏书,但她仍觉得不够,更愿意待在图书馆里。因为在这儿,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会油然产生一种敬畏之心,会更愿意阅读如同嚼蜡的晦涩之书。彦锦总是在早上图书馆刚刚开门的时候去,“没有什么人的时候(馆内)是另外一种氛围,就像拥有全世界。”因为爱书,彦锦在去往各个地方旅游时,也会到当地图书馆转一转,透过文字了解当地的文化。

此外,她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图书馆一楼到五楼的桌子逐渐更有分量更有沉重感。这也许是为了和该层的藏书量遥相呼应吧。

◇◆◇◆◇◆◇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6)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7)

这边风景独好

不论在仓山还是旗山,图书馆里总有那么些小角落,是你我所熟悉的: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8)

也许是馆内的一条长廊

可以坐下来背一页单词,听着耳机里的范读使劲儿地纠正某个发音。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9)

也许是仓山馆内的小花园

在花园里手捧一卷书,或朗读外语,或吟哦诗词,与草木自然相伴。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10)

或许是平时很少去的图书馆五楼

偶尔“不辞辛劳”地爬楼梯上去,俯瞰每层楼梯回旋成奇妙的形状。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11)

华师大图书馆推荐(细数师大图书馆的那些小确幸)(12)

又或许是某个自习座位

陪伴你度过备考阶段的每一个日夜,

度过写毕业论文那段难忘的时光。

自习的间隙,走到窗边伸个懒腰,看看风景,发那么一小会儿的呆。

在那个座位上努力奋斗的点滴光阴,都弥足珍贵。

无论是找书时的意外发现,

逛图书馆时的怡然自得,

还是自习座位窗外养眼的一抹绿色,

都是那么令人惊喜。

这样幸福看似微小,却很实在,

装点着每个往来于图书馆的日子。

愿每个爱阅读、爱去图书馆的人,

都能细数那些小小的,确定的幸福。

策划:刘文钧

文字:刘文钧、李年

图片:赵汉卿、黄林江、刘文钧

编辑:陈嘉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