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人员来自哪里(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第三日)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人员来自哪里(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第三日)7月16日,吉大水库透水点地表回填作业现场二是实施水库地表回填注浆。针对洞体山体裂隙与水库连通、水库储水持续补给的问题,现场投入了20台套设备、110余名作业人员,于7月16日下午15时已完成拱顶回填,共计填土约11000方。截至7月17日上午9时,已进场水泥90吨、水玻璃20吨,投入钻注一体机12台,已完成50方注浆。“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据张宜生介绍,针对救援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情况,现场采取了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隧道内通风条件得到改善,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间大幅减少,救援工作的连续性和效率得到提高,隧道内抽排、泥浆处置、综合监测等工作持续推进。一是提高洞内排水功效。针对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问题,现场在已有8台轴流风机基础上,增加并启用8台射流风机,改善了隧道内救援作业环境。持续增加了排水设备,紧急调集泥浆泵10台套、500kw发电机7台、75kw混流泵1台、75kw水

7月17日,广东珠海市政府召开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珠海石景山隧道透水事故救援进展。7月15日凌晨3:30,珠海兴业快线(南段)项目石景山隧道发生透水事故,导致14名施工人员被困。目前救援已经进入第三天,仍然无法联系到被困人员。广东省政府在7月16日成立珠海市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调查组,将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人员来自哪里(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第三日)(1)

7月15日,石景山隧道南端救援现场

最新救援进展:救援作业面距离受困点668.03米

据珠海市副市长张宜生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7月17日上午9时,救援作业面已向隧道内推进491.97米,距离受困点668.03米,隧道内整体水位下降了约8米。但经过50多个小时的持续救援,目前仍然无法联系到被困人员。

“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

据张宜生介绍,针对救援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情况,现场采取了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隧道内通风条件得到改善,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间大幅减少,救援工作的连续性和效率得到提高,隧道内抽排、泥浆处置、综合监测等工作持续推进。

一是提高洞内排水功效。针对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问题,现场在已有8台轴流风机基础上,增加并启用8台射流风机,改善了隧道内救援作业环境。持续增加了排水设备,紧急调集泥浆泵10台套、500kw发电机7台、75kw混流泵1台、75kw水泵2台、30kw潜水泵3台、90kw污水泵3台、罐车10台。抽排水设备采取“用二备一”的措施,防止其中一台出现故障影响关键时刻的抽排水。

二是实施水库地表回填注浆。针对洞体山体裂隙与水库连通、水库储水持续补给的问题,现场投入了20台套设备、110余名作业人员,于7月16日下午15时已完成拱顶回填,共计填土约11000方。截至7月17日上午9时,已进场水泥90吨、水玻璃20吨,投入钻注一体机12台,已完成50方注浆。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人员来自哪里(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第三日)(2)

7月16日,吉大水库透水点地表回填作业现场

三是开展洞体结构安全和洞内有害气体监测。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我们持续加强地表水文地质实时监测,特别是加强对山体、库体、水体、地表回填的监控量测;持续加强洞体稳定性、隧道渗漏状况、地表沉降状况和洞内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建立洞内外情况每30分钟定期通报预警机制,确保抢险救援人员安全。同时,开展外围巡查监测,从16日起开展空气、水样环保和卫生防疫监测及气象监测预警,截至目前各项监测指标正常。

张宜生表示,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

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汕在发布会上通报称,景山隧道透水事故发生后,珠海支队立即调派29辆消防车、145名指战员、1套远程供水组和19套抽水泵到场实施救援工作;随后,又协调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临近8个地市支队的力量赶赴现场增援。截至目前,省消防救援总队共调派336名指战员、63辆消防车、10套远程供水车组参与事故处置。李汕表示,我们将继续竭尽全力推进救援工作!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分百的努力。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人员来自哪里(珠海隧道透水事故救援第三日)(3)

7月15日,石景山隧道南端救援现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