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傅作义一次,周恩来上门看望傅作义,发现警卫部队戒备森严,立即下令将部队撤走。因此,傅冬觉得,周恩来非常和蔼可亲,她非常热爱周恩来。第一次称呼周恩来的时候,傅冬称呼他为“周伯伯”。周恩来听后立即纠正:“不能这么叫,要叫周叔叔,你父亲比我大三岁。”傅作义曾经的警卫秘书段清文先生回忆称,北平解放后,傅作义住在北京西城小酱坊胡同19号寓所。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1)

周恩来

前言

傅作义的女儿傅冬回忆称,她在南开中学读高中期间,每逢星期天、节假日,都会与同学一起到《新华日报》报社玩。

周恩来见到他们这些孩子,总要抽出一些时间与他们聊天。周恩来像长辈一般,亲切询问他们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活动,对抗战有什么想法等等。

除此以外,周恩来还会时常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要多读书,多关心社会。

因此,傅冬觉得,周恩来非常和蔼可亲,她非常热爱周恩来。第一次称呼周恩来的时候,傅冬称呼他为“周伯伯”。

周恩来听后立即纠正:“不能这么叫,要叫周叔叔,你父亲比我大三岁。”

傅作义曾经的警卫秘书段清文先生回忆称,北平解放后,傅作义住在北京西城小酱坊胡同19号寓所。

一次,周恩来上门看望傅作义,发现警卫部队戒备森严,立即下令将部队撤走。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2)

傅作义

因为,周恩来觉得,这样有损对傅作义的信任。

以上两件事,都反映出来周恩来对傅作义的充分尊重。

多年交往中,周恩来一直对傅作义无微不至关怀。也正因为如此,傅作义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直到生命最后时刻,傅作义仍然牵挂着国家大事,令人动容。

周总理对傅作义的点滴关心

北平和平解放后,针对傅作义工作安排问题,周恩来考虑到傅作义对北平和平解放有特殊贡献,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一大功劳,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部长职务。

由于傅作义在绥远时曾做过水利工作,他本人也曾对毛主席说过,想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于是,周恩来提议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长。

除此以外,在酝酿配备水利部领导班子时,周恩来再次表现出了对傅作义的尊重,他请傅作义推荐人选,并特意叮嘱:

“凡是傅作义提的人,我们都要用!”

随后,傅作义向周恩来推荐了两位民主人士,一位是曾担任国民党黄河治理委员的技术专家张含英,一位是曾任国民党河北省党部秘书长的刘瑶章。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3)

张含英

很快,张含英被任命为水利部副部长,而刘瑶章则被任命为水利部办公厅主任。

当时,傅作义在北京西城小酱坊胡同19号寓所居住,周恩来有时间便会亲自上门看望。

一次,周恩来刚走进小酱坊胡同,就发现警卫部队戒备森严。于是,周恩来立即指示秘书:将部队撤走。

之所以做出这个指示,是因为周恩来觉得,这样既有损于对傅作义的信任,又会让傅作义感到不安,不利于统战工作。

在周恩来看来,如果将民主人士视为异己,人家也不会与你肝胆相照。

后来,周恩来第二次前往小酱坊胡同看望傅作义时,由于中途有建材堆积在路上,导致汽车无法通过,只能下车步行到小酱坊。

这样一件小事,也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周恩来的秘书问段清文:“傅作义部长上下班车怎么走?”

段清文如实回答:“走大街绕道。”

很快,周恩来指示秘书告诉市政局,将东斜街马路修到傅作义的门口,并将路上堆积的建材清理干净。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4)

周恩来

初到水利部门,傅作义的工作就遇到了问题。虽然他忍着委屈没说,但周恩来得知后,却高度重视,马上着手解决。

一次,傅作义在水利部会堂开完会后,出门却没看到原位停放的汽车。

就在秘书段清文着急寻找时,傅作义因为着急,自己叫了一辆三轮车便回去了。

等到段清文找到汽车,才发现傅作义已经不见了。找了半天没找到人,段清文赶紧向周恩来汇报称:傅作义失踪了。

后来,段清文与司机回家后才发现,原来傅作义早已到家了。

经过调查,周恩来发现,傅作义的汽车之所以突然变换位置,是因为水利部有人故意贬低、刁难傅作义,故意将他的汽车转停到偏僻处。

为此,周恩来非常生气,对相关人员提出严厉批评。

另外,初上任时,水利部有人认为傅作义是非党人士,便对他以部长名义批示的文件,有不同意的表示。

于是,傅作义在看过文件后,便不再添加批示,转而由某副部长批示,并形成惯例。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5)

傅作义

后来,毛主席看文件时,敏锐的发现了问题。

一天,毛主席在与傅作义谈话时,当面问他:“水利部文件批文上怎么没有你的名字呢?你是不是有职无权?”

傅作义回答道:“我平时工作忙,经常外出,副部长批示也是一样的。”

毛主席听后没有说什么,将这个情况转告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得知后非常生气,特地批示水利部门:

以后大小事情,没有傅作义部长的批示,一律无效!要让傅作义列席党组会议,并发表意见。

与此同时,周恩来还批评了相关人员不顾党的统战工作,不让民主人士有职有权的做法。

1962年,傅作义在北京海淀区海淀港沟14号别墅宴请周恩来夫妇、陈毅夫妇等人。

期间,周恩来觉得傅作义港沟的房子太过简陋,提出要为他修整一下。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6)

陈毅夫妇

但是,傅作义不同意。因为,一直以来,傅作义都坚持朴素的作风。

国民党时期,他身居要职,始终以身作则,不抽烟、不喝酒,远离腐朽生活,一年四季都与普通士兵一样穿布衣,夏天穿草鞋,饭菜也是非常简单的馒头、米粥、辣椒等。

而傅作义这样的作风,源自父亲的影响。

傅作义的父亲傅庆泰早年间靠在河边摆渡、背客为生。后来,他靠着借船贩运煤炭,生活逐渐好了起来。之后,他又抓住机会开设商号,成为当地的富户。

傅作义在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学习军事时,血气方刚,花钱大手大脚,导致欠下了同学20两银子。

父亲得知后,没有训斥傅作义,而是将他带到河边,脱掉鞋袜,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

他告诉儿子傅作义:“背一个客人到对岸,只能挣两枚铜钱,你的学费、生活费,就是这样攒出来的。”

这件事情,深深刺激了傅作义。他也因此养成了朴素的生活作风,即便身居高位也没有改变过。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7)

年轻时期的傅作义

傅作义拒绝修整房子后,周恩来后来又注意到去港沟的路不太好走,就责成秘书,将道路一下修到了港沟14号院内,并在小酱坊胡同19号寓所小楼旁边,给傅作义修建了一个用于办公会客的平房。

1962年,傅作义的叔父庆玉刚在西安去世,傅作义得知后,心情异常沉重。

周恩来立即对操办庆玉刚的丧事,做了具体的安排。傅作义感慨道:

“总理这个人啊,真是不简单!他的工作那么忙,什么事情都要他操心,咱们的事情自己办就行了,总理见我病了,年纪又大了,他就让秘书通知山陕两省给办了。真的过意不去啊!”

除了经常互访以外,周恩来还经常让邓颖超派秘书成元功给傅作义送一些鲜果蔬菜,略表心意。

傅作义也经常派段清文给周恩来送一些自己种的新鲜水果。足以见得他们交情之深。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8)

周恩来

傅作义非常清楚,正是因为毛主席与周恩来总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才能把心思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他对秘书段清文说:

“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的义务,没有其他要求的权利,做任何事情都要多想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少计较个人得失……”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傅作义全心全意为国家做贡献

出任水利部长23年,傅作义兢兢业业,虚心向群众学习,从所谓的“门外汉”,到毛主席高度肯定:“钻进去了。”实现了从名将到水利专家的转变。

黄河在历史上是一条灾难性的河流。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非常重视黄河的治理,曾经亲临黄河视察,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作为水利部长,傅作义为了贯彻毛主席的指示,多次亲自前往黄河中下游勘察,研究相应的治理措施。

1950年,傅作义从黄河下游一直视察到潼关。来到陕县时,气温高达40度,家里的家具都烫手,即便安安静静坐着不动,也能出一身汗。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9)

傅作义

作为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傅作义来到这里甚至不愿多休息一会儿,坚持按照原计划开展视察工作。

来到三门峡后,他一个堂堂大部长,没有一点架子,以蓝天为被地为炕,露宿在黄河岸边的沙滩上。

每到水利工地,傅作义不但要了解工程的情况,就地解决问题,还心系工人的生活。

他会亲自去看工人们住的工棚,工人们的伙食情况,还对大家嘘寒问暖,关心群众的生活。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对于自己的身体,他似乎没有那么上心。

傅作义有胃病,需要少食多餐。但是,由于常常外出视察工作,正常吃饭难以保证。傅作义就随身带一些馒头干,路上时不时掏出来嚼两口。

1957年傅作义以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参加了治理、开发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典礼。

会场壮观的场面,让傅作义兴奋不已。他激动地对到会的5000多名干部群众说:“我们现在举办这个工程,将几千年来的水害变成水利,只有在共产党与毛主席的领导下才能达到。”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10)

傅作义

会后,傅作义来到山西视察水利工程,顺路到老家晋南考察灌溉以及水土保持情况。

期间,他从早忙到晚,嘴里说得一直都是“渠、井、闸”,完全没有顾及到自己的身体与休息。

到达太原后,由于劳累过度,傅作义的心脏病突然发作,被送进医院。

远在北京的傅作义的夫人刘芸得知后,焦急万分,急切等待傅作义回北京治病。

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派出心脏病专家,从北京乘坐飞机抵达太原。同时,刘芸也被送往太原,去照顾傅作义。

由于抢救及时,傅作义脱离了危险。后来,每当谈起这件事情,傅作义都会感叹:“周总理又一次挽救了我的生命……”

1960年,傅作义在身体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带病视察密云水库,随后又到广东视察水利工程。

1962年,中央考虑到傅作义心脏病比较严重,准备安排他到广东去休养。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11)

周恩来

傅作义得知后表示,如果只是单纯的休养,他不会去。但如果可以让他做一些工作,他是可以去的。中央只好同意他的要求。

就这样,傅作义带病来到广东,先后视察了花县水库、新丰江水电站等水利工程。

期间,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提前服用复方心脏病突发的硝酸甘油药片。

值得注意的是,傅作义还经常到水灾严重的地方去视察,帮助当地及时解决问题。

1963年,华北地区骤降暴雨,海河水系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洪峰,严重威胁天津与津浦铁路的安全。

为了防洪抗险,天津、河北的解放军、工农、学生,纷纷站了出来。68岁的傅作义,心脏病严重复发出院不久,不但每天向防汛办公室了解情况,还想要亲自到天津去察看实际情况。

组织上考虑到傅作义的病情,以及他的年龄情况,一再劝说他不要去。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12)

傅作义

但是,傅作义坚决不肯,为了能到天津去实地查看灾情,傅作义亲自找到周恩来总理,要求允许他前往天津、河北防汛前线。

周恩来劝说不成后,只能让副部长刘澜波陪同傅作义一起前去。

刚到天津,傅作义立即与当地防汛指挥部门研究工作部署,并慰问抗洪防汛前线的群众。

在大雨中打伞巡视防洪大坝的傅作义,让当地民众感到心安,让前线的抗洪战士士气高涨。

看到抢险措施落实,战胜洪水的希望大大提升后,傅作义才放心回到北京。

除了做好水利方面的工作,傅作义还积极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奔走、呼吁,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很多工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阻挠两岸统一,国际局势发生明显变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被提上议程。

1954年,傅作义开始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奔走,他多次写信、发表讲话、写文章,为两岸的统一,做出积极贡献。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13)

傅作义

1956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傅作义针对台湾问题发表讲话。

他呼吁在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认清大势,主动摆脱美帝国主义的束缚,回到大陆的怀抱。

另外,他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以及结合自身情况,促使在台湾的军政人员早日下决心,并提出让他们可以组织代表团回来看看,消除他们的顾虑。

1957年,傅作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向台湾军政人员喊话:

“美国不可靠,反攻不可能,第三次世界大战等不上,只有和平商谈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国,虽然在政治上有很多不同意见,但这是我们的内政,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可以通过和平协商解决的,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1973年,傅作义被查出患有癌症。已经75岁高龄,同样身患癌症的周恩来总理,不顾个人安危,为傅作义打点着一切。从医院的选择、医疗小组的组成,甚至是医疗方案,周恩来都要亲自过问。

傅作义 水利部 情况(傅作义出任水利部长)(14)

周恩来

而傅作义在重病重,也依旧想要为国家尽一份力。这一年,傅作义再次向台湾的军政同事与旧友强调:

“党的一贯政策是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血浓于水,落叶归根,7亿同胞无不殷切期待、欢迎亲人的归来!”

1974年,傅作义病情恶化,虽然不鞥出席纪念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27周年座谈会,但他委托董其武在会上宣读自己的书面发言,他提醒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今天的台湾海峡已经不是解放台湾的障碍了,你们万不可一误再误!”

同年4月18日,傅作义病情急剧恶化,周恩来得知后,再次拖着病体来到医院看望。

病床前,周恩来深情拉着傅作义的手说道:“傅先生,毛主席说你对北平和平解放是有功劳的!”

此时,傅作义已经无法说话,面对毛主席与周恩来的肯定,他眼含泪花,内心感激不已。

次日,傅作义带着没能看到台湾回归的遗憾离世。

去世前,傅作义曾对侄女说:

“我总想着活着的时候能够看到台湾回归祖国,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了。你还年轻,又在部队工作,要努力工作,争取为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做贡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