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翻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七十年前的日记本)
再次翻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七十年前的日记本)日记的第一篇:“……我们能完成一般人所认为艰难的任务……,我们会愉快的接受建设新生活的一切使命,用爱情赋予我们的力量在一切平凡的事业中创造出成绩来,……你的战友会坚决和你站在一起共同前进。(57 4 23于漳州:) 日记本扉页有毛泽东,金日成,彭德怀半身相,中间插页彩图反应的是新中国各行各业建设成就。手册内容是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医生罗秀姬1957年至1960年的日记,满满一本,反应了罗在那个特殊年代与转业归来的志愿军空军袁澄从相识相恋到结婚后的工作、生活记录,文笔清晰,娓娓道来,记叙丰富 ,一个女医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尽在字里行间。笔记本共258页 ,尺寸:长15.5*宽11(cm). 日记写满一本,保存完好。 笔记本主要记载的是罗秀姬所在工作地福建省特定历史时期许多鲜为人知一些事。插图1毛泽东主席插图2彭德怀元帅插图3金日成
最近,在收藏市场淘到一本1954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慰问手册。册子写得满满的,字体秀美,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女士的笔迹,随手翻看了几篇。原来这是1954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的硬面精装《慰问手册》笔记本。
图1日记本封面
图2日记本扉页
插图1毛泽东主席
插图2彭德怀元帅
插图3金日成
日记本扉页有毛泽东,金日成,彭德怀半身相,中间插页彩图反应的是新中国各行各业建设成就。手册内容是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医生罗秀姬1957年至1960年的日记,满满一本,反应了罗在那个特殊年代与转业归来的志愿军空军袁澄从相识相恋到结婚后的工作、生活记录,文笔清晰,娓娓道来,记叙丰富 ,一个女医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尽在字里行间。笔记本共258页 ,尺寸:长15.5*宽11(cm). 日记写满一本,保存完好。 笔记本主要记载的是罗秀姬所在工作地福建省特定历史时期许多鲜为人知一些事。
日记的第一篇:“……我们能完成一般人所认为艰难的任务……,我们会愉快的接受建设新生活的一切使命,用爱情赋予我们的力量在一切平凡的事业中创造出成绩来,……你的战友会坚决和你站在一起共同前进。(57 4 23于漳州:)
日记还记录了当事人人生中的几个大事。一是入党,二是结婚。 (1959.6.20) “...亲爱的党,我要赤胆忠心于您,永远跟着党,就好像浑身充满了力量和动力,亲爱的党我绝不会满足于现状而骄傲自得...”
日记部分1
(1959.5.1)“.....我们在经历着人生最美丽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结婚仪礼!....首长和同志们都来参加...部长为我们主婚....一个滑稽的助理员做我们的司仪...同志们取闹还表演了很多节目.....” 结婚后其丈夫袁澄就立即到部队去了,从此他们这对革命夫妻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漫长岁月。可见那时候年轻人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
(1959年6月12日)“越剧很久没有看过,今晚院里包了一场泉州越剧团在我院里演出,戏名是《唐伯虎点秋香》,剧情真引人入胜,希望再看一遍也不厌……” 主人所在的时代,文化生活比较丰富,除了经常组织有电影外,还不时有慰问演出....
日记部分2
新中国建立不久,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民生活日用物资比较紧张。 人民解放军也不例外。 (1957年6月16日)“....最近以来市场上食品及日用品很紧张,上级指示动员我们尽量不要到市场上购买东西,要压缩购买力,这样可以减轻一些市场紧张现象...... 一个亲戚生病,借住在她这里:...只带来15天的粮票,明天就吃完了,再留他玩也不可能的......”可见当时的条件是何等的艰苦。
日记部分3
此日记本还记载了,这对革命夫妻两地分居的艰难生活,为了建设新中国,字里行间他们并没有留下半句怨言,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日记中还有许多感人致深的场面,篇幅有限,在这里不一一例举。 日记的主人当时风华正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果依然健在,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之年。当时所涉工作生活范围,在福建漳州,浦田和泉州的比较多。从而推断日记主人应该在这几个地方居住的可能性比较大。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么珍贵的纪念册流落在外?希望它能够物归原主,回到主人的身边。 愿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