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到中年要把日子过得简单(别把日子过反了)

人到中年要把日子过得简单(别把日子过反了)01中年以后,学会调整生活的重心,别把日子过反了。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往前飞奔着来到了中年。当精力减退,身体渐衰,我才逐渐领悟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过日子不需要多么宏大的叙事,最好的状态是心中无事、身体无恙、家人在旁。

人到中年要把日子过得简单(别把日子过反了)(1)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放下面子,精简圈子,顾好身体,经营家庭。

刚毕业初入职场的那会,我野心勃勃,每天跟永动机似的连轴转。

那时我认为幸福应该是“有”:有车有房有钱有事业。

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往前飞奔着来到了中年。

当精力减退,身体渐衰,我才逐渐领悟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过日子不需要多么宏大的叙事,最好的状态是心中无事、身体无恙、家人在旁。

中年以后,学会调整生活的重心,别把日子过反了。

01

别拿健康换财富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视频博主@兰姐分享她抗癌四年的体会,颇为感慨。

她20岁时出去闯世界,发誓要出人头地;30岁时想要更好的生活,一头扎进工作,拼命冲刺。

那些年为了目标日夜奔忙,昼夜颠倒,饮食不规律是家常便饭,过大的压力,最终令她的身体不堪重负。

等到一场大病袭来,她才猛然惊觉自己曾经拼命追求的,在一夜间又全部还了回去。

而那些她曾引以为傲的成就、财富,在疾病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前半生你拿命换钱,等到后来需要用钱换命时,却发现上帝早已为你关上了交换的大门。

《时尚》杂志前编辑原晓娟患上胃癌后,这样告诫大家: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本能地追逐物质与财富,多少人忘记了自己拥有的最大财富其实是健康和生命。”

出人头地也好,腰缠万贯也罢,若失去了健康这个根基,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将无所依附。

人到了中年应该明白,有个好身体才是最高级的炫富。

不必要的酒局能推就推,胜任不了的工作也无需逞能。

把身体照顾好,才是下半生最明智的投资。

02

别把面子当里子

主持人涂磊曾说:“面子在没有实力支撑的时候,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里子。”

年轻的时候,除了自尊心我们一无所有。

直到被现实磨灭了理想,认了怂,挨了锤,才明白面子不过是失败者的遮羞布,真正的强者都活出了里子。

小说《沧浪之水》中,主人公池大伟曾是个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

在单位,他看不惯同事的阿谀奉承,也从不屑于应付人情世故。

宁愿呆在无人问津的中医研究院混日子,一混就是三年。

三年里,身边的人早已平步青云,一跃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他也不以为意。

直到后来孩子出生,因为职位低,他们分不到房子,妻儿只能跟自己挤在逼仄的房间,儿子烫伤了疼得哇哇哭,他却连住院的钱都拿不出来。

自那以后,他不再心高气傲,而是开始研究曾经看不起的各种人际交往技巧。

也学会了提着东西去送礼,腆着脸赔着笑,求人分房子、让自己的儿子进最好的幼儿园。

哲学家桑塔耶纳说:“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做什么。”

曾经不屑“为五斗米折腰”的少年,后来也会为了碎银几两,行色匆匆在人群里奔走。

曾经讨厌攀附权贵,最后也学会了推门拉椅、端茶倒酒,只为能保障家人生活无忧。

向现实妥协并非懦弱,而是权衡之后做出的明智选择。

放下面子,才能过好柴米油盐的日子。

人到中年要把日子过得简单(别把日子过反了)(2)

03

别把家人当外人

作家亦舒说,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外人和气,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曾经我们仗着家人无条件的爱为所欲为,以为他们会永远包容。

等到伤害积累得足够多,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头也不回地离开。

综艺节目《四大名助》里,有位妻子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的老公,是个活脱脱一个“两面人”。

朋友面前他是老好人,朋友要借钱,他二话不说立马打款,朋友深夜去机场,他披件衣服就急匆匆出门去送。

但在家里,他却像个行走的火药桶。

稍有不顺心就对父母大发脾气,妻子买了新衣服,他言辞尖酸地讽刺,“人老珠黄的,整这些干啥?”

久而久之,父母从他家里搬走了,妻子也寒了心,死活不肯再跟他过了。

人到了一定年纪,才会真正读懂王小波的那句,“世上除了家人我们一所无有。”

人生的至暗时刻,曾喊着为你两肋插刀的人,或许转眼就不见踪影,倒是平常被你视作空气的家人,成了你低谷中最坚定的支撑。

人至中年,朋友之间的情谊需要维护,家人之间的温度,更需要在乎。

人到中年要把日子过得简单(别把日子过反了)(3)

04

别把社交当本事

年轻时,我们自诩朋友满天下,认为热闹是人生必需品。

三十岁以后才学会把心关上,屏蔽外界的嘈杂,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黄永玉曾在书中写过钱钟书一家的故事。

他说每到星期天,钱钟书夫妇加上女儿女婿,都会各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

杨绛很少出席活动,钱钟书对前来拜访的人也是能推则推。

空闲的时间,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或以捉弄对方为乐,或一起研究各种菜式,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聪慧如他们当然明白,人生的画卷终究不能依赖别人来着色,生活的本质在于内心的富足与安宁。

马东也曾在一档节目中问薛兆丰:“你会经常参加一些聚会吗?”

薛兆丰说不会,“因为时间成本太大。”

对他而言,与其把时间消耗在表面的热闹中,不如一个人安静地研究学术,或是与家人待在一起。

那些过得自足的人,大多通透,因为他们懂得取舍。

三四十岁的我们,早已过了需要用饭局来联系感情,靠喝酒来证明义气的年纪了。

安守自己的生活,才能不为外界喧嚣所累,也不为恼人的关系所烦。

三两知己,家人在侧,便是中年人生最曼妙的光景。

人生半坡,当生活的主旋律已然固定,日子无需太过繁杂。

中年以后,放下面子,精简圈子,顾好身体,经营家庭。

惟其如此,才能在这凡尘俗世,活得踏实,过得心安。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