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 三俗问题屡禁不止(当年姜昆提出反三俗)
姜昆 三俗问题屡禁不止(当年姜昆提出反三俗)郭德纲的表演风格一直如此,出道不久就赢得了马季的赞许,甚至马季先生还为德云社亲笔题字,而且马季一直关注着德云社,凭借着在相声界的威望也使得德云社躲过了种种明枪暗箭竞争,所以郭德纲在很多场合都说起感谢马季先生的话。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跟郭德纲的交情也非常不错。杨少华是“宝”字辈的老艺人,也在节目中对郭德纲赞不绝口。苗阜的经历跟郭德纲其实是比较相似的,当年青曲社第100场演出的时候只有一名观众。当时他也声援过老郭,后来被收编当选陕西省曲协副主席并自称是党的文艺工作者,那是后事就不谈了。
前些年姜昆组织京津两地的相声代表发起过一个倡议书,号召观众们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等相声界的“三俗”现象。而且还总结“三俗艺人”必将遭到老百姓的抛弃。并提出要整顿相声市场。当然矛头非常清晰的指向郭德纲。殊不知,很多活跃在大型晚会以及电视上的艺术家们自己早就抛弃了大众。有些艺术家们认为:相声从早年的撂地、相声茶馆搬上了屏幕,从此就登上了大雅之堂,相声也从一门吃饭的手艺成为了一门艺术。而相声演员就从手艺人变成了艺术家了。没有经历过最底层小剧场演出历练的他们认为旧的东西都是糟粕,一定要抛弃掉。
“反三俗”提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甚至嘲讽。大部分人觉得相声本身就应该服务大众,那些脱离时代、脱离群众、欺下媚上的相声节目更应该被抵制。这几句话字字戳中了体制内相声演员的要害。
当时冯小刚听到这些言论后发了一篇微博:前几天看到人民的日报上发了一篇和人民的趣味貌合神离的评论,核心是说郭德纲的相声庸俗,也贬低了拥戴群的品味。我不敢苟同。公允的说,郭的幽默绵里藏针,谐谑虚伪又不吝包容。他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化悲痛为可笑。相声,它就是一碗去火的酸梅汤,非得冒充御膳捧着金碗喝吗?俗点也要不了人民的命。
可笑的是,没过多久郭德纲就拿“反三俗”作文章创作了著名的相声段子《我要反三俗》,并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许。
郭德纲的表演风格一直如此,出道不久就赢得了马季的赞许,甚至马季先生还为德云社亲笔题字,而且马季一直关注着德云社,凭借着在相声界的威望也使得德云社躲过了种种明枪暗箭竞争,所以郭德纲在很多场合都说起感谢马季先生的话。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跟郭德纲的交情也非常不错。
杨少华是“宝”字辈的老艺人,也在节目中对郭德纲赞不绝口。
苗阜的经历跟郭德纲其实是比较相似的,当年青曲社第100场演出的时候只有一名观众。当时他也声援过老郭,后来被收编当选陕西省曲协副主席并自称是党的文艺工作者,那是后事就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