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在老子看来,水是肉眼所见最柔软的东西,它处于万千河流之下,不避低洼肮脏的地方,它滋润万物而从来没有向万物索取回报,它能洗净污浊而不会抱怨,在养育万物的同时也没有居功自傲,而是默默的奉献。 但是,水却是世间万物所不能离开的物质,也是生命的根源,受到了万物的敬仰;而水总是低调行事,随方就圆,从不与万物相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水滴能穿石,世间没有任何物体能够比水更强大;海纳百川,水还有着比世间万物更宽广的胸怀……“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高的美德,也就是最符合“道”的规范的行为,老子认为,水最适合用来比喻这种行为。01上善若水如果让大家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我们民族的品格,我想,“上善若水”一定是得票最多的选择之一,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热爱和平的民族,善于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1)

在《荀子·宥坐》中,孔子在大河边上,观赏着向东流去的水,子贡见了,感到有些奇怪,于是问夫子:“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

孔子回答:“因为它川流不绝,并且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从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 ‘’ ;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流向曲折,都是姿态低下,但它一定按自己的水道流动,这就像 ‘’ ;水势盛大,永远没有穷竭,又像是 '’ ;它奔流直泻,即便是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是 '’ ;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又像是 '’ ;水盛满之后,不需用什么刮平,自然平正、端正,这像是 '’;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又有些像 '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一定是向东流去,不变其志,这又如它的 '志向操守’ ;它流出流入,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的德性有这么好,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前去观赏。”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2)

据《史记》记载,孔子在三十八岁的时候,曾向老子求学,从老子那里学到了水的智慧。当时老子教导孔子说,你要学仁德,应该跟水去学,上等的德行就好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有谦之德,这就叫“上善若水”。而这个“上善若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3)

01

上善若水

如果让大家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我们民族的品格,我想,“上善若水”一定是得票最多的选择之一,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热爱和平的民族,善于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高的美德,也就是最符合“道”的规范的行为,老子认为,水最适合用来比喻这种行为。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4)

在老子看来,水是肉眼所见最柔软的东西,它处于万千河流之下,不避低洼肮脏的地方,它滋润万物而从来没有向万物索取回报,它能洗净污浊而不会抱怨,在养育万物的同时也没有居功自傲,而是默默的奉献。 但是,水却是世间万物所不能离开的物质,也是生命的根源,受到了万物的敬仰;而水总是低调行事,随方就圆,从不与万物相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水滴能穿石,世间没有任何物体能够比水更强大;海纳百川,水还有着比世间万物更宽广的胸怀……

水的这些特质,跟道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特性非常吻合,所以,水是最符合“道”的一种物体。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5)

在《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国令尹孙叔敖病危,他在临死前告诫儿子说:"楚王曾多次要给我封赏,我都没有接受,我死以后,楚王一定会封赏你,如果你无法推辞掉,就一定记住,不能接受肥沃的封地。在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还经常闹鬼,名声很坏。 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也认为这个地方不吉祥,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地方居住,如果楚王一定要封你土地,你就要这块地吧,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拿肥沃的土地封赏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牢记父亲的话,没有接受,转而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后来楚国发生动乱,很多得到肥沃土地的功臣,都在动乱中丧生,而孙叔敖的后代则幸免于难而且保住了这块封地。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6)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孙叔敖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和军事才能,辅佐楚庄王,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谓居功至伟,而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把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作为自己所喜欢的。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会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低洼之处。正是因为孙叔敖的这种行为,才能在辅佐楚庄王成就霸业的同时,使得子孙后代得于保全。

既然“水几于道”,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老子指出,我们要从七个方面向水学习。

02

向水学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里,老子连用了七个“善”(这里都作“善于”解)字,描述了水的七种美德,为我们说明了应该如何向水学习。

居善地”,就是要像水一样,低调行事,要善于“示卑”,不能总是处在高高在上的地方,这样,才能避免因“枪打出头鸟”而受到伤害。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7)

心善渊”,这个“渊”,是渊深、沉静的意思,我们都知道,越是宽广、越是深湛的水体,里面的生态系统就越丰富,而水里的有害杂质就会越少,这水体就越有生机。这是要我们的心胸,像平静的湖水一样,宽广无边,清净湛然,如此,我们才不会有杂念和烦恼,才会焕发出无限生机。

与善仁”,我们在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要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总是以诚相待,既不求回报,也不盛气凌人,才能达到我们帮助别人的目的。

言善信”,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像江海的潮水如期而至那般守信,说到做到,坚守承诺。

政善治”,也作“正善治”,大家都知道,水的特性之一,就是“平”,所以,为政要像水一样,做到公平、公正,才能取得治理的效果,另外,水有去除污垢的作用,因而“正善治”引申到个人方面,就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修养水平。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8)

事善能”,水能做的事是很多的,洗涤、灌溉、发电……,以水喻人,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去做事情,才能干好事、干成事。

动善时”,我们知道。水在不同温度下能分别呈现不同的形态,寒时成冰,而热时又化为水汽;在处于高位时,就会倾泻而下;如果前路没有阻挡,就会一直向前,奔流到海;而如果前面被堵住,就会停下来,慢慢蓄势,当水势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阻挡,继续向前,所以,老子说,人们在采取行动的时候,也要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相机而动。

老子在描述了水的七种美德以后,最后总结,水的美德,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不争”。

03

不争而无尤

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对本章的总结,在前面,老子列举了水的七种美德,其核心只有两个字"不争”,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你如果不与人争抢利益,不爱哗众取宠,你就不会成为众天之的,所以既不会招致怨尤,也不会产生过失,故称"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9)

身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追随刘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汉朝建立后,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张良不居功自傲,也不参与权力争斗,并在事业的巅峰选择了隐居山林,因而避免了像韩信等因功高震主而遭诛杀的噩运,得于善终。

所以,老子说,要有像水一样的品德,向水学习,才能成为上善之人,才会无所怨尤。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10)

★★★ 往期文章 ★★★

浅读《道德经》(1) || 何为道?

浅读《道德经》(2) || 何为道?(续)

浅读《道德经》(3) || 众妙之门

浅读《道德经》(4) || 美之为美

浅读《道德经》(5) || 圣人之治

浅读《道德经》(6) || 藏锋守拙

浅读《道德经》(7) || 多言数穷

浅读《道德经》(8) || 宇宙之源

浅读《道德经》(9) || 源远流长

道德经上善若水讲解完整版(浅读道德经10)(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