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宜家鲨鱼要停产(藏着宜家断货的秘密)
为什么宜家鲨鱼要停产(藏着宜家断货的秘密)也不禁担心起来,英国宜家的鲨鱼停产了,中国的还好吗?为此,新周刊记者特地走访了广州的宜家商场。宜家的鲨鱼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么多人都舍不得失去它——哪怕大部分发帖的人,都已经拥有了至少一只鲨鱼。宜家鲨鱼布罗艾,彻底沦为“濒危物种”。英国宜家官方推特对于鲨鱼停产的解释,只说是由于“供应原因”,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回应。/ 央视财经新闻截图鲨鱼停产的消息公布以来,#SaveBlahaj#(救救鲨鲨)的话题每天都有大量更新,不少网友发起请愿投票,祈祷鲨鱼回归。
近日,英国网友发起了一项“拯救鲨鱼”的活动,这只鲨鱼并不是真正的鲨鱼,而是宜家出品的鲨鱼玩偶。
这只鲨鱼名为布罗艾(Blahaj),它凭借一张丧到极致的“厌世脸”,成为宜家榜上有名的网红毛绒玩具,火爆全球。
鲨鱼布罗艾算得上是宜家最出圈的毛绒玩具之一了,它在外国大型论坛Reddit上拥有自己独立的版面。/ wegotthiscovered.com
可惜的是,前不久英国宜家发推称,鲨鱼布罗艾将在2022年4月永久停产。欧洲不少其他地区的网友也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地宜家官网中也找不到布罗艾的身影了。
宜家鲨鱼布罗艾,彻底沦为“濒危物种”。
英国宜家官方推特对于鲨鱼停产的解释,只说是由于“供应原因”,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回应。/ 央视财经新闻截图
鲨鱼停产的消息公布以来,#SaveBlahaj#(救救鲨鲨)的话题每天都有大量更新,不少网友发起请愿投票,祈祷鲨鱼回归。
宜家的鲨鱼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么多人都舍不得失去它——哪怕大部分发帖的人,都已经拥有了至少一只鲨鱼。
也不禁担心起来,英国宜家的鲨鱼停产了,中国的还好吗?为此,新周刊记者特地走访了广州的宜家商场。
连猛男都无法拒绝的“鲨鲨”
打开每日更新的“宜家热销榜”,鲨鱼布罗艾总是在毛绒玩具榜单中位居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靠前的其他公仔,基本都售价亲民,只要几十块钱,位居榜首的是售价9.9元的宜家小熊。在销量榜单Top10中,布罗艾几乎是唯一一款“身价过百元”的公仔。
有时候布罗艾还能排到热销榜第二名,唯一不能被它挤下排位的,只有9.9元的宜家小熊。 / 宜家官方小程序截图
鲨鱼布罗艾是从2018年开始走红的。许多公仔的走红就像是昙花一现,布罗艾的热度却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连英伦男孩都要排队买“鲨鲨”。/ 图源Reddit
宜家鲨鱼能火,跟社畜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它双眸失神,一张永远合不上的嘴巴像是在仰天长叹。“工作完成了吗?”“KPI达标了吗?”“老板交代的做好了吗?”看看身后的压力,再看看这只鲨鱼,这不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吗?
不信?来看看社交媒体上鲨鱼的一天:
丧气的一天从早起开始,举着报纸的我,已经仰头睡着了。
额,老板刚刚你说什么了,我顾着摸鱼了。
我鲨某人的处事哲学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难得睡前读会儿书,其实只是支着书、在后面刷着手机而已。
这样的图看久了,连“凶神恶煞”的鲨鱼都变得可爱起来,让人忍不住想立马跑到宜家,“捕鱼”回家。
宜家鲨鱼在电商平台的评论区,也很带梗,网友们个个都是段子手。
厌世鲨鱼的B面:不过是勤勤恳恳帮主人完成任务的打工仔。/ 宜家小程序截图
宜家鲨鱼对于年轻人而言,已经超越了普通毛绒玩偶的意义,更像是情感投射的媒介。摆拍鲨鱼、制造梗图,宜家鲨鱼俨然形成了它的潮流文化圈子,成为年轻人用以抵抗现实焦虑的最温柔的一击。
为什么#SaveBlahaj#(救救鲨鲨) 话题下的帖子,会有那么多真情实感的发言?看到这里,相信你应该明白了,甚至也想“养”一只。
“我的小鲨鱼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它伴我度过我生活里那些糟糕透顶的时刻,请救救鲨鲨。” / Twitter截图
宜家在鲨鱼布罗艾的简介中写道:
“探索海底世界时,如果有这么个身材伟岸的伙伴一直陪在身边,你会很有安全感。蓝色鲨鱼不仅能游得很远,还能潜水到海洋深处,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你的心跳。”
鲨鱼布罗艾,就是那个我们在现实里披荆斩棘之后,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绝望时刻的毛绒伙伴。
常青的宜家公仔
为何如此能打?
宜家的网红毛绒玩具,不止鲨鱼布罗艾一只。粉红猪科诺力、大肚子棕熊尤恩格斯库格、金毛犬古西格·格登……你或许记不住这些拗口的名字,但你大概率在网上刷到过它们。
从左至右:粉红猪、大肚子棕熊、金毛犬 / 宜家官网
为什么宜家的玩偶,如此让人上头?
1. 平价才是真
宜家的毛绒玩具,售价大部分集中在30到70元之间(人民币,下同),如29.9元一只的哈士奇、39.9元一只的泰迪熊、69元一只的粉红猪,而大件的玩偶也只有100元出头,大肚子棕熊是最贵的一款,官方标价199元。
更别提那些只要9.9元的小公仔,是很多来逛宜家又不想空手而归的人的首选。
对比一下最近刷屏的迪士尼的新晋“女顶流”玲娜贝儿,一只长度40厘米左右的S号公仔,标价219元。但除非亲自去园区排队3小时,几乎很难买到一只原价正品公仔。大部分消费者目前都受制于代购、黄牛,用翻了几倍的价格购入,还不一定能买到正品。
二手交易平台上,玲娜贝儿价格被炒至上千元,它正在超越星黛露,成为迪士尼新一代“捞金王”。/ 闲鱼截图
再看看鲨鱼布罗艾,身长100厘米,常年价格只要129元,还不用与黄牛、假货斗智斗勇。性价比,就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吸引力。
2. 即时的体验感
新周刊记者在广州宜家商城中采访了几位在毛绒玩具区选购的顾客,他们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舒服”——“摸起来很舒服”“晚上抱着睡觉一定很舒服”。
正在选购的顾客:从儿童到年轻一代,宜家玩偶都是可以提供拥抱、倾听与安全感的伙伴。 / 李小倓摄
网易定位发布的《2021顾客体验趋势报告》中指出,现代顾客体验,强调的是产品测评覆盖顾客体验的全部环节,注重营造鲜活、有现场感的场景化时刻。
而宜家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强调“自助购物”的宜家,取消了传统的导购推销模式,给予消费者更大的自由。在毛绒玩具区,人们可以自在地抚摸、拥抱玩偶,亲身感受它们柔软的手感,哪怕你之后没有选择购买它,都不会有任何人来干涉你的行为。
在沙发区充当模特的大肚子棕熊,不断强化顾客选购时的沉浸式体验感。 / 李小倓摄
3. 击中内心的纯粹与质朴
宜家出圈的几款玩偶,都谈不上什么“精致”和“少女心”。
如果我抱这样一只吐着舌头的憨憨大黄狗回家,大概率会被我妈吐槽:“玩具做成这样,怎么卖得出去。”/ 李小倓摄
但或许打动人心的,就是这样“不修边幅”的拙朴:
生活的节奏太快,让人只想在大肚子棕熊的肚皮上,找回丢失已久的安眠。
金毛犬呆呆的眼神,是被设计师不断修改打磨出来的效果,目的就是让它显得更加真诚、温顺、没有攻击性,好像映射着童年最纯粹的自己。
古西格(Gosig) 金毛狗狗毛绒玩具眼睛部位手稿 / 宜家设计师 @ANNIE HULDEN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说我们爱的是宜家公仔,不如说我们欣赏上的是每一只公仔背后的性格和传递的情感。
如同靠“丧”出圈的鲨鱼布罗艾一样,我们渴望拥有一件童真而简单的毛绒玩具,带我们逃离成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
断裂的供货链
搁浅的不仅仅是鲨鱼
英国鲨鱼要“灭绝”了,中国的会怎样?这不禁让人担心。
一位宜家代购表示,鲨鱼布罗艾在十月初曾引来短暂的抢货风潮,但大家随即发现中国并不存在明显的缺货问题,鲨鱼的购买量恢复正常。
宜家的线下门店中的货架也塞满了鲨鱼,等待被领养回家,门店店员也表示并没有收到停产的消息。
中国宜家门店的货架中满是等待被“领养”的鲨鱼,似乎这场断货危机,离我们还很遥远。/ 李小倓摄
虽说如此,在宜家小程序中,鲨鱼有时还是会变成“线上已售罄”的状态。
同时,宜家美国9月27日在推特上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停售美国和加拿大门店的鲨鱼公仔,但法国、德国的“鲨鲨”还是受到了影响……
网友自制的“宜家鲨鱼存活地图”,可见欧洲鲨鱼濒危问题较为严重。/ 图源Twitter
英国宜家官方并没有给出鲨鱼玩偶停产的具体原因,但我们也不难猜测,这很可能是全球供应链困局中的一隅。
宜家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全球化采购模式,通过在全球各地大规模采购原材料,最大程度上压缩成本,宜家走出了一条“人人都买得起”的亲民路线。
然而,这也意味着,供应链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将对宜家产生相当大的冲击。
欧盟地区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与设备短缺情况,2021年8月家居行业位居第五,行业内约35%的企业面临危机。/ 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Eurostat)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宜家首席执行官乔恩•亚伯拉罕森•林(Jon Abrahamsson Ring)预测称,宜家原材料的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而“这项挑战的持续时间比我们在危机开始时想象的要长”。
除此之外,航运价格的飙涨也对宜家原有供货模式造成不小的影响。宜家首席执行官表示,航运价格飙升,世界各地的港口正变得拥挤不堪。
在过去,宜家的运输以海运为主,2021年,中欧之间海运价格从2000美元(一只4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飙升至13000到14000美元。宜家不得已转向了铁路运输。
在英国宜家的官方首页,显示着“货品海运延误”的通知。/ Unsplash
危机之中,搁浅的不仅仅是鲨鱼,也许只是因为鲨鱼布罗艾太过有名,才导致它的缺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与此同时,也有大量家具产品正在悄然下架,而北美宜家原本满满当当的货架,几乎空空如也。
宜家现状:不是缺桌面就是缺桌子腿,怎么都凑不齐。/ 图源Twitter、小红书
虽然我们暂时不会失去最爱的宜家大鲨鱼,但显然,鲨鱼“濒危”代表的供应链困局将会继续对宜家构成挑战。
能否应对这次挑战,是摆在宜家面前的抉择。
参考文章
[1] 宜家的布娃娃这么丑,其实都是故意的|网易浪潮工作室
[2] 2021顾客体验十二大趋势 | 网易定位
[3] Ikea warns stock shortages likely to last another year | FINANCIAL TIMES
[4] Supply chain squeeze: first cars now chairs and cupboards | 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