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一生经历过多少红颜知己(这首茶诗告诉你何为阅尽千帆)
元稹一生经历过多少红颜知己(这首茶诗告诉你何为阅尽千帆)元稹曾写过一篇传奇小说《莺莺传》,讲的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有一个读书人姓张,因外出旅行住在蒲州(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中,偶遇并保护了崔家人,由此认识了崔家貌若天仙的姑娘莺莺,且一下子就爱上了她。张生通过婢女红娘了解到崔莺莺喜欢诗词,便写了两首诗托红娘转送莺莺,这一招有的放矢的爱情攻势最终收到成效,两人私下往来了几个月。后来张生进京赶考,只好与崔莺莺分别。谁知张生落榜了,滞留在长安不归。一年多以后,张生另娶他人,崔莺莺也另嫁别人。有一次,张生经过崔莺莺的夫家,想以表兄的名义相见,崔莺莺始终不见,并答诗一首:元稹之所以给后人留下负心郎的印象,始作俑者却是他自己。渣男元稹为何对亡妻这么深情?哪首茶诗写元稹因茶改变?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我是赫赫有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茶知识。
本文部分供稿:王籽淇(评茶学员),在此感谢!
现代人提起元稹,第一反应往往是:元稹呀,那可是一个著名的情种,绝对是玩弄女性的高手。大多数女性甚至还会狠狠地补充两个字:渣男。
元稹为何会给后人留下“渣男”的印象?
渣男元稹为何对亡妻这么深情?
哪首茶诗写元稹因茶改变?
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自诩好男人,竟是大渣男元稹之所以给后人留下负心郎的印象,始作俑者却是他自己。
元稹曾写过一篇传奇小说《莺莺传》,讲的是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有一个读书人姓张,因外出旅行住在蒲州(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中,偶遇并保护了崔家人,由此认识了崔家貌若天仙的姑娘莺莺,且一下子就爱上了她。张生通过婢女红娘了解到崔莺莺喜欢诗词,便写了两首诗托红娘转送莺莺,这一招有的放矢的爱情攻势最终收到成效,两人私下往来了几个月。后来张生进京赶考,只好与崔莺莺分别。谁知张生落榜了,滞留在长安不归。一年多以后,张生另娶他人,崔莺莺也另嫁别人。有一次,张生经过崔莺莺的夫家,想以表兄的名义相见,崔莺莺始终不见,并答诗一首: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崔莺莺说,当初你狠心抛弃了我,现在又想跟我重温旧梦,哼,想得美!我们不必再见面了,还是各自珍惜眼前所爱吧。
张生与崔莺莺
以上就是元稹《莺莺传》的故事梗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与之不同的是,他给了张生和崔莺莺一个圆满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元稹为何要将自己的经历写成《莺莺传》?
后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家伙为推卸责任,把崔莺莺描绘成水性杨花的尤物,让别人觉得他是受害者。元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以为凭自己的生花妙笔,给自己贴上“负责任的男人”的标签,谁知后人却送给他一顶大大的帽子,帽子上写着两个大字:渣男。
阅尽千帆,钟情一人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莺莺传》是元稹的自传,那么他抛弃崔莺莺后,娶的又是哪位?
这个女子可不简单,跟崔莺莺相比,这个女子多了一个对元稹来说更有吸引力的优势:家族有权。该女子姓韦,名丛,其父韦夏卿时为京兆尹、太子宾客等,后迁东都留守。什么是留守?古时帝王离开京城,命令太子或重臣代为守国,称为“留守”。唐代,洛阳又称东都,地位仅次于长安;宋时,洛阳的地位仅次于开封。在洛阳当留守长官,可谓位高而权重。如此有权有势的家庭背景,对于求官心切、渴望尽快改变命运的元稹来说,岂能错过?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元稹“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认为元稹是一个只会钻营的小人、玩弄感情的骗子。事实不完全是这样。对于韦丛,元稹付出的绝对是真爱。他与韦氏共同生活了七年,这是他一生中非常甜蜜的时光。
元稹与韦丛
809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氏不幸病死。他非常痛苦,便写了一组悼念亡妻之诗——《离思》,总共写了五首,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第四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熟悉吧?尤其是头两句,几乎成了热恋中情人的口头禅。沧海之后再无水,巫山之外更无云。因为心里只有你,即使眼前美女如云,我看都懒得看。这样的爱情表白,谁不会心动?相信这毫不掩饰的真情告白,元稹当时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除了以上这首和其他几首悼念亡妻的诗,还有一首茶诗也让我们读出了元稹怀念亡妻的意味。
以茶喻人,怀念亡妻(以下为学员王籽淇供稿)《宝塔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据《唐诗纪事》所载,这首诗系元稹于大和三年(829年)在长安兴化池亭饮宴席间,为送白居易去东都洛阳就职而作。主客有李绅、元稹、张籍等共九人,各以一字至七字为题,题韵合一写诗。此系列诗歌形如宝塔,故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元稹的这首《茶》,看看元稹为何变得那么深情?
诗首句就点出茶的主题,二句写了茶的本性,叶香芽嫩。
慕诗客,爱僧家。
三句把茶的拟人化了,写“诗客”、"僧家” 等茶人爱茶,泛指文人雅士爱茶。
苏东坡的一句话:自古佳茗如佳人。茶像一个二八佳人,一个小姑娘儿似的,慕诗客,他爱慕才子,这是女孩儿的本性,那么茶这个阶段呢,也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慕才子,爱僧家,不是爱和尚,僧家这里不是指纯粹和尚,是指禅茶一味。禅跟佛还不一样,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变成本土文化的一种精神境界,少女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喜欢才子,喜欢具有寂静空灵这种人,或者说是喜欢这种境界。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四句写“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这里指用白玉碾碾碎茶叶,用茶罗筛茶末。唐代多为饼茶,故在烹茶前要进行这两步。
晚唐 白玉茶碾
四句是爱情从有到无的过程。女孩,当她爱上一个人以后,他会全身心的投入,初恋的少女,她会义无反顾的把她自己所有的一切无私地献出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让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部粉碎,为对方无私的去奉献,甚至不惜把自己的粉身碎骨,然后提炼出最好的精华给予对方儿。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五句写煎茶,茶出沫饽的样子。用“铫煎”,用“碗”盛,“黄蕊色”指黄花般的汤色。“曲尘花”指茶汤面的饽沫如酒曲所产生细菌,色微黄如尘。
唐代白釉茶具 茶碾、茶炉、茶盏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五句是爱情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过程。女孩通过把自己煎煮,燃烧,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华,重新把自我再塑造了一番。这个过程是一个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绽放的过程,把最好的一切通过自身承受所有痛苦之后,把自己最光辉,最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六句写“明月夜”、“ 朝霞晨”的品茗环境。
当女孩变成美丽的女人,经历了痛苦以后他的生命重新再造,而且的灵魂得以升华,夜后邀陪明月,这个时候的夜晚你可以跟他共享。像诗里写的那样,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在晚上他呈现给人们是一种安详,和睦,伴你进入梦乡,那么晨前命对朝霞:每天早上起来,茶也能够像一个忠于丈夫的妻子一样,从夜到晨来陪伴你,早上起来,跟你一起面对初生的太阳,给你阳光,让你精神焕发,这是茶对人无私的奉献。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七句点题而出,以此来安慰白居易,此去虽暂别西京,做客东郡,亦是自由自在 前途有为。
洗尽古今人不倦:讲茶洗人。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茶都能够帮人们把灵魂洗干净,使精神得以升华。上升到一个相对高的境界上去,从古到今的人,不管你什么地位,茶都能把你的灵魂洗干净了。
将至醉后岂堪夸:我们不解释为解酒或茶醉。将至是将要沉醉于茶给人美好的境界当中的时候儿,想夸她,没有语言可以附加,把天下最好的语言都拿出来,也没有办法儿夸茶的这种高尚、灵动、无私,通天达地的大道,没有语言可以把它完全的概括与形容,就达到这样的境界上。
元稹把亡妻韦丛一生的完美映射到茶上,亡妻的灵魂是伟大的高尚的。
茶就像韦丛一样具备了美丽、内涵、深情、付出、重生绽放、坚贞、圣洁这些如此高贵的品质。七重境界正好对应诗中的每一句。
写在最后元稹在遇到韦丛前,确实够“渣”,但遇到韦丛后却变得如此深情,或许是亡妻的灵魂感染了他,又或许在他和茶朝夕相伴的日子中,他的灵魂也日益被茶洗净了,茶真是“洗尽古今人不倦”啊!
下期我们继续讲另一位因茶改变的诗人。
《娇女诗》:一千多年前的女儿奴爸爸,有一对爱喝茶的女儿
李白作诗不喝酒,改喝茶了,竟开茶诗先河,成了“茶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