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很珍惜这建之不易的临时学校。要从邓稼先的家庭背景看,他学文科的可能性更大。但受战乱的刺激和影响,他父亲鼓励邓稼先学习理科科学,期待儿子学成能够“科学强国”。邓稼先中学时代一直辗转,所幸自己争气,考上了国力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的临时产物,是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名校的临时联合处,办学十分困难,但学术环境极好。年少求学,科技强国七七事变那一年,邓稼先才13岁,还处于求学的年代。邓家是典型的书香世家,祖上长期钻研书画等文学艺术,他的父亲邓以蛰是当代著名美学家,书画造诣颇高,还在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任教。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邓稼先自小读书很不错,但由于国内的战争,书读的很是不易。最初在北平崇德中学读,后转入北平志成中学,再转到昆明补习班学习,最后转到四川江津国力第九中学,终于高中得以毕业。

前言

现在说起邓稼先,基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在他本人生活的时期,邓稼先更多是默默无闻的搞科研,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研究原子弹、氢弹的工作,需要保密,对家里人都不能透露,更别说外人了。

1986年,邓稼先因癌症去世,去世后才逐渐揭开他工作的神秘面纱,这位科学家的成果和贡献才被更多人知晓。1999年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这一年国家追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全国11个军政部门联合评选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当选。

这100位人物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还有“干部楷模”孔繁森、“油田铁人”王进喜、“三轮老人”白方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他们的贡献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奉献精神、乐观态度。精神层面的东西,似乎更能打动人心!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

年少求学,科技强国

七七事变那一年,邓稼先才13岁,还处于求学的年代。邓家是典型的书香世家,祖上长期钻研书画等文学艺术,他的父亲邓以蛰是当代著名美学家,书画造诣颇高,还在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任教。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邓稼先自小读书很不错,但由于国内的战争,书读的很是不易。最初在北平崇德中学读,后转入北平志成中学,再转到昆明补习班学习,最后转到四川江津国力第九中学,终于高中得以毕业。

邓稼先中学时代一直辗转,所幸自己争气,考上了国力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的临时产物,是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名校的临时联合处,办学十分困难,但学术环境极好。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2)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很珍惜这建之不易的临时学校。要从邓稼先的家庭背景看,他学文科的可能性更大。但受战乱的刺激和影响,他父亲鼓励邓稼先学习理科科学,期待儿子学成能够“科学强国”。

抗战胜利这一年,邓稼先大学毕业。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威力,震惊了全世界,去往美国留学学习科学成为热潮。国内外很多知名科学家,都曾在美国留学,比如杨振宁、钱学森等等。

邓稼先也萌生了去往美国留学的年头,他先是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当了几年的助教,边工作边学习,准备是考研事宜。1947年终于通过了留学生考试,翌年进入美国普渡大学读书。

普渡大学在国外知名度不如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在美国国内实则是香饽饽,学校建有自己大学的飞机场,还能培养宇航员。美国著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毕业与普渡大学。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3)

美国普渡大学

而且普渡大学侧重理工科,和邓稼先求学目标一致。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邓稼先留学生活并不富裕,尤其美国饮食习惯和中国不同,吃一些面包和香肠,总觉得的饿得很快。

所幸邓稼先在学校学习刻苦,时常能拿到奖学金,才稍微宽裕一些。在进入普渡大学仅仅一年零是一个月,邓稼先就修满了学分,光速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拿到了博士学位,这一年,他才26岁。

邓稼先修的是核研究方面的课题,难度本来就大,还能如此快速的拿到学位,相当天才了。当时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生活。

甚至邓稼先的导师德尔哈尔教授建议,两人一起去英国搞科研,摘取物理学桂冠指日可待。无论是留在美国,或者去往英国,邓稼先都将拥有优渥的生活条件,甚至名利双收。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4)

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

但邓稼先始终记着留学美国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学成回国建设祖国。1950年10月,在邓稼先刚刚拿到学位证的第九天,立马启程回国。

这一年钱学森回国被扣留就是一个前车之鉴,以防这样的情况再出现,邓稼先和200多位留学的高材生一起回国。他们从洛杉矶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绕行欧洲,转了多半个地球,才回到祖国怀抱。

回到北京之后,北京外事部召开招待会,对归国人员表示欢迎。会上有人问邓稼先,从美国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几双尼龙袜子,以及一脑袋知识”。这几双袜子是带给邓稼先父亲,这时候国内还不能生产尼龙袜子。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5)

威尔逊总统号轮船

刚刚学成归国的邓稼先,一腔科研热情,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跟着之前西南联大的老师王淦昌搞近代物理学研究,先后发表了不少相关论文,比如《轻原子核的变形》、《β衰变的角关联》等等。

秘密科研,隐身8年

实际上,刚回国的邓稼先日子过的很不错,和在北医工作的许鹿希结婚,两个人住在中关村单位宿舍。小两口感情很好,邓稼先经常骑着自行车送妻子去上班,下了班一起在宿舍附近散步。两人接连有了一儿一女,也算人生圆梦了。

这一切的改变要从1958年说起,北京正是金秋时节,路边的红叶格外抢眼。机械工业部的副部长钱三强突然找邓稼先谈话,说国家计划放一个“大炮仗”,是一个需要严格保密的工作,问他是否愿意参加。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6)

邓稼先闻弦知雅意,一听就猜到钱三强说的是原子弹制造的事情,这是他毕生所求,哪有不愿意的道理。痛痛快快的就答应了。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邓稼先甚至兴奋的睡不着觉。

等兴奋劲稍弱,立马意识到任务的艰巨性,依靠国内现有技术水平,在没有外援的情况,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就是说,他将长期离开北京,到选定的科研基地去工作,远离亲人朋友。

其它方面还好,对妻子和孩子们,邓稼先十分不舍。由于研究原子弹是保密工作,只能和妻子说要调动工作。

妻子许鹿希问:“去哪儿?”

邓稼先:“不知道”

许鹿希问:“去多久?”

邓稼先;“还是不知道”

许鹿希也在党内工作,知道一些是工作的特殊性,对丈夫的工作表示了支持。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7)

许鹿希和邓稼先

从此之后,邓稼先就消失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中,甚至再也没发表过任何学术论文。他的身影出现在西北荒漠一带,每天对着数据、图纸忙碌书。他带着一群学生和军人,在荒漠建起试验场地,铺出一条柏油路,盖起一栋科研楼。

国内研究原子弹,就是从零开始,邓稼先一群人先从书本理论开始研究。研究资料也是一个大难题,资料少,有也都是外文版,大家先一点一点翻译出来,再研究,工作起来废寝忘食。

那句著名的“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就是出自这一时期。实际中国最早进行核研究,是在苏联的帮助之下,1959年,苏联停止了和中国原子弹研究的合作,撤走了所有专家,拒绝提供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8)

引爆原子弹

所以后期中国原子弹的研究十分困难,需要推演和计算的数据极为庞大。后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奇迹就发生在短短的八年时间,这是八年邓稼先没回过家,偶尔通过书信和妻子联系。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1966年,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引爆成功。

苏联科学家撤走的时候还嘲讽,面对一堆废铜烂铁,中国20年也研究不出原子弹。毛泽东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还曾说:“我看十年功夫完全有可能”。现在邓稼先和所有参与原子弹、氢弹研究的科研人员,用事实告诉全世界,8年足够。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9)

引爆氢弹

1966年,氢弹引爆成功之后,邓稼先的工作状态稍微轻松了一点。当然科学研究是永不停歇的,只不过完成了难题的公关,其余的研究可以按部就班的有序进行了。邓稼先开始了两头跑的生活,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呆在科研基地的时候,也有小部分时间呆在北京家中。

1979年,在一次实验中,发生了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落摔碎,邓稼先一个人抢先上去,捡起碎片仔细检验。他总是这样身先士卒,最危险的事情总留给自己。每一次进行试验时,都会站在操作人员旁边,带大家更多的信心和鼓励。

回到北京,他的妻子得知他拿了碎片,强行拉着邓稼先去做检查。检查结果非常严峻,邓稼先的骨髓中已经侵入放射物,肝脏也有了破损,建议停止工作,尽快住院治疗。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0)

实际上,邓稼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早有估计,他还是决定先回核试验基地。在基地身体状况越发不好,还抢着去装雷管,还对跟着他的同事强硬要求:“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84年,中国地热带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这次试验正是邓稼先指挥的最后一次核试验。试验成功之后,邓稼先心情非常预约,写下一首是慷慨激昂的小诗: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

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谁又能想到,写这首诗时,邓稼先已经60岁了,身体状况正式不容乐观。伟人最感动人的,更多时候,并非什么成就,而是面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有些人即使身处困境,看到的依旧是阳光和鲜花。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1)

1985年,邓稼先从罗布泊基地回到北京,这时候他已经癌症晚期,还想着参加会议。在家人、医生的强迫之下,才住院治疗,还平静的安慰妻子:“我知道这一天回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直到1986年7月,整整363天,邓稼先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唯出去了一次,还是他主动要求的,组织上派了车,带着他出门转了一小圈,看了看天安门。

住在医院将近一年的时间,邓稼先一共动了3次手术,由于核辐射的影响,他时常会出现全身出血,全身疼痛难忍。医学上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打止痛针缓解,初期还是一天一针,后期发展成一小时一针。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2)

7月29日,大出血过于严重,邓稼先逝世,临终前还叮嘱儿女:“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的太远”。虽然和一双儿女相处时间不多,但邓稼先一儿一女都很崇敬父亲。

姐姐邓志典10几岁在内蒙古兵团当过几年兵,全国恢复高考之后,开始读书,并且也出国留学了一段时间。回国之后低调生活,很少传出什么消息。

弟弟邓志平和姐姐一起参加了高考,他选择留在国内读书,并且选了自己喜爱的机械制造专业。学成之后,邓志平在机械制造方面颇有建树,发表了不少相关的论文和著作。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3)

邓稼先一家

爱吃美食,偶尔喝上二两白酒

可能大部分人认为,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个严谨科学家的形象。实际生活中,邓稼先是个相当接地气的人,不讲究穿着,热爱美食,抽烟也喝酒,还爱看电影和听京剧。工作的闲暇时间,娱乐活动相当丰富。

从邓稼先留下的一些照片中就能看出,他穿衣风格相当一致,常年灰色的中山装,基本都是一套款式。可能是工作忙,也可能是不爱穿搭,基本很少邓稼先买新衣服。

他虽不爱穿搭,却是个爱干净的,即使工作繁忙时期,身上的衣服也总是干净整洁,很少能见到褶皱或者污渍。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4)

邓稼先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美食,而且对于吃相当讲究。只要有节假日,他总会叫上亲人或者同事吃上一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邓稼先特别爱请客,叫上同事在饭馆热热闹闹吃美食。

回到北京,除了在家吃饭,邓稼先也会有自己出门吃饭的时候。他虽然是个领导,但没有开单间和雅座的习惯,就在普通的散座吃,也能接受拼桌。甚至人多的时候,他还会站在别人后面等座。

等座方面,邓稼先还颇有经验,聊起美食,他总是兴趣盎然。一定要看准人等座,要么是等拼桌的人,要么是等菜上齐的桌,最多半小时,肯定能等到位置。

下馆子的时候,邓稼先还喜欢喝点小酒,不过并不酗酒,一般都会控制在二两以内。他的父亲邓以蛰也爱酒,得了好酒就会叫儿子来,父子两个喝上一杯,一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增进感情。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5)

除了喝酒,抽烟也是邓稼先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一天大概就要抽一包,尤其思考问题的时候,总喜欢点上一根。他抽烟还有特殊习惯,往往要加上一个烟嘴,对烟的品牌也有要求,一般就是固定的两个牌子,很少抽其他的。

一起工作的同事不少,都知道“老邓”的抽烟习惯,老烟友来了他办公室,头一句话总是:“老邓,来一根”。

核工业研究的前8年,邓稼先常年呆在西北工作,没什么时间和条件休闲娱乐。后来回到北京,工作有了点空余时间,爱上了听京剧和看电影。

老北京京剧非常火爆,票友大多提前买票,但由于工作时间不稳定,邓稼先从来不提前买票。老邓也不习惯托关系买票,他要看戏,就跑到剧场周边,等退票。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6)

先北京护国寺剧场

老邓最喜欢去的,就是北京护国寺剧场,最开始等退票还在售票窗口前等,遇到过好几次票贩子。后来有了经验,就在离剧场稍远的位置等,好几次均买到了价格合适的退票,京剧听得很是舒适。

那时候看电影大多是免费的,尤其在北京,周末晚上露天电影很常见。政协礼堂每周六晚上都会放电影,而且是连放两场,非常过瘾,去看的人不少。邓稼先只要有空就会去看,坐着公交车晃晃悠悠去,电影结束赶不上末班车,就走回家,也算不上远。

政协机关的同志知道了,要叫车送他,他连连摆手说:“不用”,一路疾走就回家去了。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7)

邓稼先妻子许鹿希女士在采访中曾说过:“对邓稼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而他是应该被准确的表达的。我不能容忍吹捧”。

邓稼先生前,全中国有几个人知道他呢?但他并不在意,他忠诚于他的事业。

四川绵阳市境内有处“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旧址,邓稼先就曾在这里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历史景区,内部还保留着邓稼先旧居。

旧居的匾额就是许鹿希题写的,小房子30平方大小,陈设简答,除了简单的床、办公桌、衣柜,最显眼的就是一台手摇式计算机,边上还配着一大排书柜。除此之外,竟找不到什么多余的物件了。

邓稼先回国历程(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18)

从生活中,很难看出邓稼先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两弹一星”元勋,他更像是北京城一位普普通通的市民。可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伟人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天神下凡,与众不同。当平凡的人,做伟大的事,这大概就是邓稼先先生一生的写照。

向“平凡”和“伟大”致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