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当年9月,我们第一次拜访孟老师的时候,他就提到了这个故事 社领导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选题,后经多次拜访和沟通,推动作者继续创作,最终签下了图书的出版合同。2021年,社领导提出“1 ”产品线规划,要求每个编辑部在做好原有产品线规划下积极策划主题出版,并提出围绕中原出版集团制定的“四书”(获奖书、资助书、畅销书、版贸书)目标策划名家作品、单点突破。《第一个十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社长、总编辑带头策划,并组织实施的项目。《第一个十月》是作者写作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从创作规模和创作手法上具有此意义,这已被专家细致分析、评论过,不再赘述;在出版的角度,它是一部具有主题意义的、题材独特的文质兼美之作,对于我社,是主题出版的一次突破和大胆尝试。在社领导的统筹下,编辑深度参与了图书出版的全流程,除了坚持精品意识,还始终贯穿了融合出版和全媒体营销的理念,从传统的审稿、加工编辑转为集策划、编辑、统筹、营销、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1)

文/李亚楠 大象出版社

本文约3500字,预计6.5分钟的时间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这是一本80万字的大部头作品,作者花了5年时间,五易其稿。出版社成立项目专班,社长、总编辑挂帅,出版流程扁平化,能够并行的流程全部同时进行。此外,这本书一开始就被定位为一个融合出版项目,编辑团队还做了许多创新尝试,使得该书上市3个月重印2次,发行量超过2万套。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2)

4月17日,我们为孟宪明老师的新作《第一个十月》举办了作品研讨会,受到了业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图书的责任编辑,欣欣然,亦惶惶然。回首图书的出版过程,如火如荼,如切如磋……“十月”,注定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被铭记,但作为编辑,更希望它被读者铭记,被时代铭记,不仅以历史的名义,更以出版的意义。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3)

《第一个十月》是作者写作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从创作规模和创作手法上具有此意义,这已被专家细致分析、评论过,不再赘述;在出版的角度,它是一部具有主题意义的、题材独特的文质兼美之作,对于我社,是主题出版的一次突破和大胆尝试。

在社领导的统筹下,编辑深度参与了图书出版的全流程,除了坚持精品意识,还始终贯穿了融合出版和全媒体营销的理念,从传统的审稿、加工编辑转为集策划、编辑、统筹、营销、文案等于一身的复合型项目编辑,具体说来,在出版中实践了4个方面的追求。

主题出版要高起点,一流作者的一流之作

2021年,社领导提出“1 ”产品线规划,要求每个编辑部在做好原有产品线规划下积极策划主题出版,并提出围绕中原出版集团制定的“四书”(获奖书、资助书、畅销书、版贸书)目标策划名家作品、单点突破。《第一个十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社长、总编辑带头策划,并组织实施的项目。

当年9月,我们第一次拜访孟老师的时候,他就提到了这个故事 社领导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选题,后经多次拜访和沟通,推动作者继续创作,最终签下了图书的出版合同。

孟宪明是河南走向全国的著名作家,在影视剧作、文学创作方面得过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尤其在连续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图书奖后,可谓“一稿难求”。为了把名家留在河南,把一流作品争取到社里,社领导多次和作者深谈,并在现有机制、体制下积极探索新的选题策划方式和图书出版模式,最终获得了作者青睐。

主题出版要高站位,精准统筹下的精良之作

《第一个十月》从产生创意到构思、取材,查阅史料,创作剧本,最终以86万字、上下两册,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形式完稿,作者用了5年。无论在内容体量上,还是创作方法上都是作者又一次全新的尝试和突破。尤其在题材上,聚焦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月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和典型的历史事件,作品出版的意义显得不同寻常。

因此,选题启动之初,社领导就提出要求:做精品,重点宣传。做精品,不仅要求质量合格,还要做成精良好书,并区别于作者和市场上已经出版的同类图书。同时,在读屏、短视频时代,图书宣传要做到全员营销、全媒体营销。这两条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精品出版的系统工程。

选题策划是建党100周年、国庆72周年献礼图书,作者五易其稿,2021年8月初交付定稿,要在当年10月1日、国庆节前出版,从出版流程倒退,留下印制和新书发布会的时间,书稿要在9月10日前付印,留给编校的时间只有32天。

80多万字,名家作品,精品出版,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为此,社里迅速成立了项目专班,社长、总编辑挂帅,总编辑亲自担任责编并组建了由编辑部、发行部、营销部、设计部、数字技术部、校对部、质检部、印制部等部室主任牵头的全流程保障小组。如果按照传统的出版模式,各流程轮转的时间都不够,因此,社里提出,出版流程扁平化,在保障图书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并行的流程同时进行。这对编辑、校对、制版等环节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项目的精准统筹,各环节的高度配合。专班工作日汇报,建立微信群,随时进行线上沟通。最终,书稿如期付印。

随后图书在申请CIP环节被核定为“重大选题备案”而出版延期,在省局和中宣部的大力支持下,出版社两个月拿到批复,这在“重大选题备案”的审批时间上也是一个突破。2022年1月,《第一个十月》正式出版。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4)

图书的出版过程突出体现了打造精品之作是顶层设计、出版全流程参与、各环节密切配合的系统工程。同时,对编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最熟悉书稿,和作者沟通便利,出版的每个环节都亲自参与才能配合设计、印制、发行、营销部门高质、高效地推进工作。

审稿和文字加工永远是编辑的基本功,但融合出版下做精品出版,要求编辑必须是一个复合型的项目负责人,要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与时代接轨,不仅要在编校、设计、印制环节有成竹在胸、明确的主张,而且要深度参与图书(项目)的营销和推广,包括策划和统筹营销方案、撰写不同角度和不同身份的营销文案,甚至拉赞、吸粉,直播、短视频出镜。

主题出版要高水准,与时代同频的时尚之作

《第一个十月》的出版可以说是大象社积极探索融合出版的破冰之作,在编校、出版、营销等多环节体现了融合思维和融合出版的创新,全媒体出版和全员营销贯穿了图书出版的全流程。

在这本书中,编辑可以说使出浑身解数为书出得好也卖得好摇旗呐喊,这是时代发展对编辑提出的要求,更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的编辑应有的追求。在知识和文化传承、传播的意义上,编辑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在内容策划上,《第一个十月》聚焦重大事件的历史细节,以最浅显的道理讲明白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具备内容上的可读性和思想上的引领性;在出版形式上,从设计、装帧到印制,到每一处文字、每一项工艺,都经过反复推敲和打样、试验,最终制作了白皮畅销版、牛皮色特种纸珍藏版及毛边收藏版,以满足时下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在项目策划上,《第一个十月》一开始就定位为融合出版项目,除了书稿具有影视IP孵化的巨大潜力外,我们提出了制作短视频、录制听书音频、创建“孟宪明讲故事”专号等多项融合出版方案。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策划、请作者出镜录制了35条短视频,讲述书里书外的逸闻趣事,在原定出版日期前的9月2号在大象社抖音号实现首播,之后随图书的出版和营销计划陆续在抖音号、微信视频号播出,至4月17号举行作品研讨会前全部播完,在网络上形成了热点。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5)

同时,所有视频又集中到出版社为作者创建的微信视频号“孟宪明讲故事”,为该号积累了第一批资源。这是我们第一次为一本书录制系列视频创建一个专号,也是作者首次参与短视频录制。一方面,编辑很兴奋,不断挖掘书稿中的“噱头”,在付印前以另一种方式又梳理了一遍书稿,在内容加工上又有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孟老师具有丰富的影视剧制作经验,镜头感很强,对短视频营销充满了新鲜感,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短视频”时代。

双方的粉丝实现了线下到线上、公域变私域的转移,书未出版已实现预售。随着图书上市,越来越受读者关注。目前,听书音频也在筹备制作中。

图书出版流程的扁平化运作也是我们在社里出版流程方面的一次融合创新、流程再造,为今后社里运作其他畅销书、节点书提供了经验借鉴。主题出版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想读者所想,好读者所好,才能走进读者的心里。

主题出版要高曝光,“叫好又叫座”的畅销之作

老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实际上,《第一个十月》书出版前,已实现营销先行。除了上文提到的短视频营销,图书出版前,我们就与国内各大媒体、业内权威媒体积极联系,寄送样书请业内名家、专家撰写书评。图书出版后不久,媒体即先后刊登了书评,取得了图书营销“开门红”。

在媒体宣传上,我们注重线下与线上同步,纸媒与数媒并进,权威纸媒刊发书评的同时或刊发后不久,都实现了其官网或微信公众号的转载。结合图书内容,我们又单独联系了“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新华社客户端“读书”专号、新浪网读书频道、等转载书评、书讯。

在4月17日,以北京、郑州两地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顺利举办作品研讨会后,从央媒《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光明日报》客户端等到行业权威媒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等,到知名媒体澎湃新闻等,再到省内各大媒体,实现了媒体宣传点、线、面的全覆盖。其中,新华社客户端前后两次转载和刊登的书评、新闻报道浏览量均达到了百万次以上,创造了我社图书曝光高峰。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6)

在发行渠道上,除了传统的实体店、电商销售外,编辑、营销人员利用各种线上、线下活动荐书、直播带货,作者配合签名售书等,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截至目前,图书出版后3个月内重印2次,发行量超过2万套。

回首《第一个十月》的出版艰苦且兴奋,紧张且砥砺,挑战了编辑个人的能力极限,也历练了团队的协作极限。但《第一个十月》结束了么?该被“回首”了么?事实上,我们还在路上,还在为它、为下一本好书而战的路上。作为一名编辑,耳边应始终回响:我们的书何以让读者铭记?以何被时代铭记?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7)

书籍从印刷到上市时间(上市后迅速重印2次)(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