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没想到,劝退志愿者成难题志愿者们的加入,保证了厂区内的生产线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帮助美迪康将每天100万只非医用一次性口罩的产量,提升至了每天120万只。这一消息被上海一家民非公益组织了解到,该组织负责人周蓉主动联系了厂家,称愿意动员志愿者与工厂工人合作,支援夜间生产线。令人没想到的是,招募信息发布后,报名微信群很快就“爆”了,近300人“挤”进群里,每晚20个志愿者的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目前除了工厂工人外,每天约有15名来自车墩县各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以及20位主动报名的社会志愿者工作在美迪康的口罩生产一线。

这些天,大家除了预约买口罩、做好自我防护之外,总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了。

在上海,有这么一群人去了一家松江的口罩厂,在生产车间里义务做“临时工”。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

工厂24小时满负荷生产

疫情爆发以来,美迪康医用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下简称“美迪康”)紧急复工,但因为工人尚未全部复工,人手紧缺。

这一消息被上海一家民非公益组织了解到,该组织负责人周蓉主动联系了厂家,称愿意动员志愿者与工厂工人合作,支援夜间生产线。

令人没想到的是,招募信息发布后,报名微信群很快就“爆”了,近300人“挤”进群里,每晚20个志愿者的名额很快被一抢而空。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2)

目前除了工厂工人外,每天约有15名来自车墩县各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以及20位主动报名的社会志愿者工作在美迪康的口罩生产一线。

志愿者们的加入,保证了厂区内的生产线能够24小时不间断运转,帮助美迪康将每天100万只非医用一次性口罩的产量,提升至了每天120万只。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3)

没想到,劝退志愿者成难题

报名踊跃度出乎预料,报名者远远大于夜间工作所需要的数量。针对这些能够报名而未报名成功的人,周蓉花费了很多精力来劝退。

周蓉与工厂商量决定,让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们轮班,在1月29日至2月9日期间,支援每晚7时到次日早晨7时的夜间生产工作。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4)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人“不请自来”!

一对从上海宝山区顾村自驾100多公里赶来的退休夫妇,并不在名单之上。老人家开口就说了三句话:“春节没出过上海,我们身体很好,你们对年龄没要求吧?”

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志愿者们还是将两位老人劝离了,两个老人也很理解,“那个场面,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5)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6)

未能“抢”到口罩生产线工作机会的志愿者所绘的宣传画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周蓉等组织者对每个参与口罩生产的志愿者都进行了严格筛选,并为每名志愿者购买了保险。

志愿者需要保证自己14天内没有离开上海的记录,身体健康。在进入厂区前,还需经过体温检测和周密的消毒。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7)

那些有幸加入口罩生产的“临时工”,是还没复工的白领和职员、是还在放假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是二孩宝妈、是听障人士...

他们身份各异,从上海各地驱车几十公里志愿前来,不眠12个小时,只为在口罩厂当一名“临时工”。

他们晚上7时,点名,接受培训,穿上一次性防护服,戴上帽子、鞋套、耳塞,20名志愿者与其他工人一起走进车间,一股闷热的气流和机器的轰鸣声就迎面扑来。

12小时的夜班工作从这一刻开始了。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8)

外企财务总监:比度假更值得

“本来,我和老公应该这个时候喝着热红酒,在四明山度假。” 志愿者之一、上海一家外企的财务总监EMMA笑言:“现在,我们成了工人。但这比度假更值得回忆。”

对于EMMA来说,她习惯的工作地点,是宽敞明亮、环境宜人的写字楼内,“非常安静,同事之间,大多通过邮件和微信沟通。”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走进流水线的那个瞬间,EMMA还是被震撼住了。

转动的机器、轰鸣的声响、不断落下的成品...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9)

“之前我一直还以为自己心灵手巧,现在突然发现笨手笨脚。”EMMA手足无措之时,旁边的“师傅”先送上了贴心的工具——一幅耳塞,然后手把手地教她操作——25个口罩一摞,用手撑开检查有无问题,然后放在一旁等待装箱。

干着干着,随着熟悉度的上升,EMMA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三八红旗手:没有一丝困意

“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一丝困意。”48岁的志愿者潘艾方笑着告诉记者。在31日之前,她已经来这里参加过一次志愿活动,算的上是“熟练工”。

潘艾方在沪上“小有名气”,她曾是上海市人大第一批农民工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因为在朋友圈中看到了招募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就报名参与了。

“除了那些一线医务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能为防控这场病情做些什么。”潘艾方如此表示,“之前我从来不熬夜,也担心会不适应,但第一天下来,我觉得自己还干的不错。”

潘艾方特别清点过那一晚整理和打包的“战果”——30400个口罩。这,是她心中的“高光时刻”。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0)

中学生:认真去做 特别有意义

在志愿者中,最年轻的是来自浦东的洋泾中学东校学生李子昂。

突然而来的疫情,让李子昂的春节变成了“家里蹲”,这让爱运动、爱锻炼的他很不适应。

当听闻父母好友要来口罩厂做志愿者,李子昂也动了心,硬是要求一起前来。

因为年龄太小,李子昂干的活,是最简单的封箱。把纸箱抖开、叠好,拿玻璃胶贴上,刚上手时,李子昂还是多少有些笨拙,几十个之后,便开始愈发熟练。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1)

李子昂充满稚气,但又特别庄重地说:“我会认真地去做,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

00后大学生:我是来搬砖的

由于报名时间较早,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一学生余森乐,成了少数可以两次参与口罩生产的“幸运儿”。

余森乐出生于2001年。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是余森乐和他们身边的同龄人们首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疫情的压力。

余森乐说,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

“我身边朋友有去街道做志愿者的,有去高速公路路口(做志愿者)的,还有去药店(做志愿者)的。” 余森乐说。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2)

尽管参与热情很高,但作为学生,余森乐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从未接触过生产线的他,将自己定义成一个“搬砖的”。

“我年轻身体素质好,还是击剑运动员,我是打算过来帮忙搬箱子的。”余森乐说。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口罩生产线已经全自动化运行。大多数工作均可由机器完成,人力所负责的,主要是口罩的质检、计数和装箱工作。

第一次上生产线,余森乐紧张的不得了。

尽管负责的工作部分只是简单的计数和装箱,还有老师傅在旁手把手教学。但他的精神依然紧绷着,常因数错了口罩的数量,而反复核对。

“要避免出错嘛。”余森乐说。因为全神贯注盯着口罩,他甚至感知不到倦意了。尽管一个班次要连续夜间工作12个小时,但他依然精神抖擞。两天下来,感觉自己倒了个时差。”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3)

一个晚上,余森乐完成了大约6箱约30000个口罩的计数、装箱工作。这样的数量让他成就感满满,他计划着和朋友一起再报名继续“抢”下次服务的机会。

“我发了朋友圈,我的朋友看到了很羡慕,我们计划下次一起参加。”余森乐说。

听障人士: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每35分钟生产1600个,12小时生产28800个。”48岁的志愿者孙剑一边工作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

持续奋战一整夜,鲜少有人留意到,他其实是一位听障人士。

“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希望这场疫情快点结束!”孙剑说。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4)

休假白领:总要做点什么

“我当天总计做了26700个。”

志愿者安女士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辅助计数、装箱的口罩数量。对于她来说,每完成一只口罩都能收获一份快乐。它意味着多一个人获得一次保障,远离一次危险。

“全国都缺少口罩,现在能有这样一个接触口罩的机会,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做点什么,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安女士说。

安女士是一名企业白领,今年40岁的她已是一名三年级孩子的妈妈。这个假期,她原本计划带着女儿去泰国看海。疫情的爆发,让她的出行计划随之取消,全家滞留在松江的母亲家中。

“总要做点什么。安女士说。

在朋友圈中看到口罩生产线缺人的消息后,她马上报名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对于长期从事文职工作的她而言,做此类的工作尚属第一次。

“一个晚上做下来,感觉腰特别酸。因为机器是不停的,我们必须跟着机器不断的检查、计数、装箱,人要不停的起立、坐下,时间长了腰和手臂都会感到酸痛。”安女士说。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5)

“大家都是听到消息从不同地方赶过来的。每个人都带着口罩,大家都在默默低头工作。”安女士说,“都不想耽误时间,除了中间吃点东西补充体力,每个人都一直守着机器在工作。一场志愿活动下来,彼此之间都说不了几句话。”

没报上名的:我就在这等着

当所有志愿者都在车间上岗时,施伟铭和爱人在会议室仍然坐着。

“没事,我就在这等着,谁累了,我替换下都行。”面对着周蓉的劝说,施伟铭翻来覆去就这么一句话。

和那对老夫妻一样,施伟铭也没成功报上名,但有些倔脾气的他觉得:“这么多岗位,我总能干些什么。”

作为阿克曼医疗检验所的一名员工,又曾经在120急救上过班,施伟铭对疫情的感受更深。早在几天前,他便个人募捐了20万只口罩、十箱消毒水、三箱泡腾片发往武汉。

“就想尽一份个人之力。”施伟铭淡淡地说道。在来厂里之前,他还专门在火车站担任志愿者,负责的是测量体温,“其实,我在家也没事。”

一个小时后,施伟铭终于等来了消息——他可以帮忙去装箱。

十一个小时后,他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经过一晚上的努力,30万只口罩产量已达成。”

2月1日一早,施伟铭和车间里其他志愿者一样,工作了整整一夜。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6)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7)

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每个人都能为防控这场病情做些什么

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

总要做点什么

就想尽一份个人之力

……

每一句朴实话语的背后,都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善意。侪是模子!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8)

本文关于志愿者的采访内容来自:

劳动报 记者罗菁 摄影汤哲枭

新华社上海分社 记者姚玉洁 孙青

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维

不管是去到湖北一线的上海援鄂医疗队的一个个医生护士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19)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20)

还是加班加点的口罩工厂工人,和晚7点到早7点加入口罩生产线的志愿者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21)

还是宅在家里做好自我防护、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普通人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22)

都是阿拉上海的骄傲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23)

大家都调侃我们上海人“怕死第一名”(其实我们自己也这么调侃的)。

实际上,“小事如履薄冰,大事舍生取义”才是我们上海人的真实写照。

口罩厂小时工有什么保障(这些上海人为什么做了一晚上口罩厂)(24)

-End-

内容来源:上海全知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