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藏在老小区里的傣味(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

藏在老小区里的傣味(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把酸和傣族联系在一起,无酸不成餐已成了傣族的饮食习惯,“酸摆夷”的称谓便是由此而来的,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傣家人认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暑解热;吃甜的,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吃辣的可以增进食欲,预防伤风感冒;而吃生的,则可保证营养;傣味的酸,则要酸得爽口;要甜,则甜得出奇;要苦,则苦得有味;要辣,则辣得过瘾。傣味相传远古时代,傣家人没有房子住,那时候傣族人民居住在森林中的山洞或大树上,以打猎为生。后来傣家人的首领帕雅桑木底看到芭蕉叶能遮挡雨滴,他便用芭蕉叶盖了一间平顶草房,但芭蕉叶晒干后,下雨时漏雨不能住人,帕雅桑木底在雨林中打猎时,看到猎狗前脚直立,后腿蹲在地上,雨水落在猎狗背上顺着脊背往下淌,而狗身下却滴水不漏。帕雅桑木底受到了启发,仿照雨中猎狗的坐姿盖房,盖出的房子前高后低,屋顶坡陡

吉祥鸟

孔雀__象征“和平与幸福”

孔雀是傣族民众心中的吉祥鸟,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一直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舞也成为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许多傣族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曾经在民间流传的传统“孔雀舞”只有男性表演,舞者身背象征翅膀的沉重道具,而流传至今的孔雀舞已家喻户晓,以杨丽萍为代表的孔雀舞、傣族籍的舞蹈家刀美兰的舞最具傣族特色。

藏在老小区里的傣味(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1)

竹楼

相传远古时代,傣家人没有房子住,那时候傣族人民居住在森林中的山洞或大树上,以打猎为生。后来傣家人的首领帕雅桑木底看到芭蕉叶能遮挡雨滴,他便用芭蕉叶盖了一间平顶草房,但芭蕉叶晒干后,下雨时漏雨不能住人,帕雅桑木底在雨林中打猎时,看到猎狗前脚直立,后腿蹲在地上,雨水落在猎狗背上顺着脊背往下淌,而狗身下却滴水不漏。帕雅桑木底受到了启发,仿照雨中猎狗的坐姿盖房,盖出的房子前高后低,屋顶坡陡、易避雨,但不能抵挡从斜向飘来的雨,遇到风雨交加,雨水从西边漂进来,又无法居住,帕雅桑本底正为此发愁,百思不得其解时。天神“帕雅英”变成一只美丽的凤凰,冒着风雨飞到他面前,凤凰扬扬双翅,向他暗示屋脊应盖成人字形,凤凰又低头拖尾,向他暗示建房要蒙住人字形的两侧,才能挡住从侧面飘来的风雨,凤凰直立托住身子,向他暗示建房应立柱,盖成上下两层,在金凤凰的启示下,帕雅桑木底心中豁然开朗,终于建成了现今傣族人民居住的高脚竹楼。

傣族——竹筒茶

竹筒茶,傣语称“腊跺”,是傣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竹筒茶泡制程序为:将晒青毛茶放入新鲜的竹筒中,把它舂实,放在火上略烤后封口。用竹筒藏茶,此法不仅环保,还浸润了竹筒的清香,需要时,从竹筒中取出茶叶,投到土制的茶壶里,放在火上烘烤备热,直至散发出茶叶的清香,将沸腾的山泉水冲入土制茶壶中,带有茶叶甘甜和焦香味的烤茶即可享用。

藏在老小区里的傣味(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2)

傣味

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把酸和傣族联系在一起,无酸不成餐已成了傣族的饮食习惯,“酸摆夷”的称谓便是由此而来的,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傣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傣家人认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多吃酸的可以消暑解热;吃甜的,能增加热量,解除疲劳;吃辣的可以增进食欲,预防伤风感冒;而吃生的,则可保证营养;傣味的酸,则要酸得爽口;要甜,则甜得出奇;要苦,则苦得有味;要辣,则辣得过瘾。

藏在老小区里的傣味(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3)

泼水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桑勘比迈”节即泼水节,公历4月13日至15日。桑勘比迈,是傣语,意为傣历新年,欢度新年时会举行热烈而隆重的相互泼水祝福活动,大泼三天,小泼七天,“泼”就是把圣洁的水奉献给对方,所谓“湿透全身,幸福终生”。

自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漂不走,掉在水里烧不烂,刀砍不烂,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傲慢自大,整天横行霸道,为非作歹;那时,天有十六层,他就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他对人民欺压掳掠,无恶不作。他已经有了六个美丽的妻子,但哪一家若有美丽的女儿,他都要霸占为妻。有一次,他看到人间的一个公主名叫婻粽布的,长得比他的六个妻子都漂亮,于是,他又把她抢来,作了他的第七个妻子。有一年六月,正是人间过年的那一天,魔王为婻粽布贺年,招来了魔臣魔将,在宫中饮酒作乐。酒过三巡,宾主都已经醉醺醺的了。婻粽布乘机对魔王称颂道:“我尊贵的大王,您法力无边,德行高尚,凭着您的威望,您完全可以征服天堂、地狱、人间,您应该做三界的主人。”魔王听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会儿,转过脸对爱妻说:“我的确能征服三界,我的弱点是谁也不知道的。”婻粽布又问道:“大王有如此魔力,怎么会有弱点?”魔王小声回答:“我就怕别人拔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这会使我身首分家,你可得经常看着点儿。”婻粽布假装惊讶的追问:“能够征服三界的大王,怎么会怕头发丝?”魔王又小声的说:“头发丝虽然小,但我的头发丝却会勒断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

婻粽布听了以后,暗暗打定主意。于是,她继续为魔王斟酒,直到酒席散尽,她又扶魔王上床睡熟。这时,她小心地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未等魔王惊醒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就掉到地上,头上滴下的血,每一滴都变成了一团火,熊熊燃烧,而且迅速往人间蔓延。这时,婻粽布赶忙把魔王的头抱起来,大地上的火焰也就熄灭了,可头一放下,火又烧起来了。于是,六个王妻也都赶来了,她们轮流抱着魔王的头,这样火才不再烧起来。
  后来,婻粽布回答人间,但她仍旧浑身血迹,人们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迹,纷纷向她泼水。血迹终于洗净了,婻粽布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间。婻粽布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相互泼水,用洁净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傣族——筒裙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

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尖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藏在老小区里的傣味(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4)

傣族舞蹈精灵——刀美兰

傣族,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宣慰街,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她的表演淳朴自然、委婉细腻,舞姿轻柔。她成功地在《召树屯与楠木婼娜》剧中创造了孔雀公主形象,享誉全国。

刀美兰的舞蹈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被誉为“金孔雀”。原舞蹈协会主席吴晓邦尊称她为“舞神”;非洲人民称她为“非洲之神”。

藏在老小区里的傣味(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5)

傣族——纹身密码

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在傣族寨子附近的河中有一种叫做“披兰”的水怪,时常攻击捕鱼捞虾的人,让附近的人不敢轻易下水。有一次,为挣钱给母亲看病的穷人岩比冒险下河捕鱼,意外捕获到由河龙王幼女化身而成的鲤鱼。河龙王知道后,派大臣找到岩比,向岩比讲明真相并索要鲤鱼,通情达理的岩比不仅礼待来者,还答应亲自将龙女送回龙宫,大臣在岩比身上画了一些神奇的花纹,便先行回龙宫禀报龙王。岩比带着龙女化身的鲤鱼随后就进入河中,“批兰”看见岩比身上的花纹,都一个个往后退,没有“批兰”阻拦的岩比顺利进了龙宫……返回岸上后,岩比将“花纹”的秘密告诉了乡邻,乡邻们也学着岩比在自己身上纹上花纹来避免“批兰”的攻击。纹身能避免“披兰”攻击的事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乡民也都纷纷在自己身上纹上花纹,傣族纹身的习俗便从此流传开来。

傣族纹身,不仅是原始巫术咒语护身的方法,也是佛教符录令牌护身的方法;每种纹身都如同密码一样具有不同的功能,还是傣族男子成年的重要标志。

西双版纳——“动植物王国”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西双版纳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

来源:我爱西双版纳

原标题:到傣乡、吃傣味、看傣妹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字丹瑶

审核:祝小涵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