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与父亲吵架离家出走20天(三弟照顾父亲11年)
17岁少年与父亲吵架离家出走20天(三弟照顾父亲11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来,儿子孝顺老爸知足的表象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家庭矛盾有待挖掘啊,张大爷家这本经到底哪里念出了问题?调解员驱车赶到原平张大爷老家,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工地上找到了正在干活的张大爷三儿子三全,说明来意后,三全冒出这么一句话:反正好人是没好报!大女儿也懵了,按理说,自己和三哥没什么矛盾,三哥孝顺父亲也有口皆碑,这才一个月,咋说变脸就变脸?这事儿成了张大爷的心病,他就想搞明白三儿子到底有什么意见,于是委托了电台的家庭矛盾调解员,上门和三儿子唠唠嗑。张大爷
都说养儿防老,儿子孝顺不能少,子女是否孝顺是老年人晚年是否幸福的重要指标,对于90岁的张大爷来说,晚年总体还是比较幸福的,只是有些幸福的小烦恼。
张大爷是山西原平人,他健康方面的最大问题,就是年龄太大,其余几乎没有问题。
自从09年老伴去世后,张大爷就由三儿子照看着,三儿子是个大孝子,有孝子的老人都是幸福的,张大爷逢人便夸三儿子:我儿子,孝顺!
可这么孝顺的儿子,最近让张大爷有点伤心,自从他住到大女儿家后,三儿子不再探望他了,甚至有一次大女儿有事,想让老三过来帮照看一下,却被老三怼到:你没权利给我打电话。
大女儿也懵了,按理说,自己和三哥没什么矛盾,三哥孝顺父亲也有口皆碑,这才一个月,咋说变脸就变脸?
这事儿成了张大爷的心病,他就想搞明白三儿子到底有什么意见,于是委托了电台的家庭矛盾调解员,上门和三儿子唠唠嗑。
张大爷
调解员驱车赶到原平张大爷老家,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工地上找到了正在干活的张大爷三儿子三全,说明来意后,三全冒出这么一句话:反正好人是没好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来,儿子孝顺老爸知足的表象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家庭矛盾有待挖掘啊,张大爷家这本经到底哪里念出了问题?
三全直接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大妹子,也就是张大爷的大女儿,三全认为,正是大妹子接走父亲这一个月,让原本祥和的家庭氛围变得鸡飞狗跳,自己照顾父亲11年的“业绩”也随之被清零。
“就像一棵白菜,你每天施肥浇水,守着它长大,结果过来一个人,摘下白菜就走了,看守白菜的人还落得个窝囊废的名号”。三全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
调解员懵圈了,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中年农民,得受多大委屈,才能把自己逼成智慧的哲人啊?
从去年起,张老汉离不开人照顾了,三全专业开铲车,不能时时守护父亲,于是把大妹子找回家临时照看父亲几天,一个“引狼入室”的故事诞生了。
张大爷闹心
张老汉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住在邻村,二儿子住在大同,大女儿住在市里,小女儿更远在哈尔滨,只有三儿子和自己住一个村,孝敬老人的重担自然压在老三身上了。
张老汉是离休老干部,离休干部可不简单,那都是建国前就参加工作的干部,离休工资自然比退休工资高,张老汉每个月给三儿子3000元钱,就当他伺候自己的补偿。
话说这3000元在农村真不少,可家里有孩子上学就要另说了,自从孩子开销增大后,3000元养活一家4口真不够用了,所以三全才找了个开铲车的工作,贴补家用,就这期间,他找来大妹妹过来帮照看父亲。
让三全郁闷的是,自从大妹子过来后,兄弟姐妹几人对自己照顾父亲并不认可,自己在村里照顾父亲有口皆碑,都被乡亲们评价为“本村第一孝”,到了亲人这里反而背了一身不是,心里怎能平衡?
最让三全受不了的是,二哥以及二嫂看父亲每月给三全3000元钱,犯了红眼病,认为三全的孝顺,无非是图父亲的钱。
大女儿
在我看来,孝顺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别管孝子心里图什么,要看他做什么,哪怕一个再贪钱的孝子,也比一个只会说风凉话的兄弟强。
更让三全哭笑不得的是,二嫂在全村微信群里,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他的孝心,表达他对父亲的孝顺,完全讽刺为独霸父亲钱财的心机。
调解员为了解真实情况,拨通三全二嫂电话,对方开始还试图解释,说自己只是和三弟媳在群里因为琐事争吵,自己一起之下才写了打油诗气弟媳,但解释来解释去,二嫂终于忍不住问到,老爸每月离休工资七八千,都哪里去了?
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想从父亲那里分一杯羹就直说,何必在红眼病的同时还给三弟泼脏水呢?如果不是他这些年悉心照顾父亲,你们兄妹几人能享受清闲?
在三全夫妇看来,就是大妹子来家之后,对其他几个兄弟姐妹进谗言,才导致自己被误会、被孤立,所以两口子对其他几个兄妹非常有意见,不去探望父亲。
三全
按理说,事情一码是一码,二哥二嫂犯了红眼儿病,三全却把锅扣到大妹子头上,最后伤害的是老父亲,这一波怨气波及范围有点儿大啊。
在大女儿家住的张大爷坐不住了,他居然打车回了老家,直接来找三儿子,可见,在父亲的心里,三儿子仍然最重要。
三全不在家,老人急了,抄起电话拨通三儿子电话,让儿子快点回来。三全接了电话,说,爸呀,我去外地打工了,您子女多,还是让他们照顾您吧,您的钱我也一分不要。
别看张老汉90岁,毕竟是离休老干部,明事理格局高,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孩子不是亲的?张老汉语重心长对三全说,儿啊,你要缺钱爹给你,你能回来就行,我希望你们兄弟姐妹,团结互助,有事情一起商量,有矛盾协调解决,不要把亲情闹没了。
老父亲的这种宽广胸怀,把一旁的调解员都感动哭了,可三全还是坚持不回家,在那里赌气,调解员看不下去,把老爷子的电话拿过来,劝导起了三全。
三儿媳
调解员的话入情入理,她说,一直是你在和老人计较,老人从头到尾都没和你计较,他可以不由你照顾,他只需要你的感情陪伴,老人心里最惦记的是你,也承认你最孝顺,有父亲的认可就是最好的认可,你还在和谁怄气?
调解员到底是调解员,一番话打动了三全,虽然他还没有完全从和兄妹们赌气的情绪中走出来,但表示,只要抽空,就会过去看父亲。
三全对调解员表示,自己照顾了父亲11年,尽心尽力,如今为了自己孩子,的确需要务工,所以需要兄弟姐妹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商量父亲的养老问题。
按照三全设想,五兄妹应该轮流照顾老父亲,一方面,大家都尽尽孝,不要在父亲百年之后留遗憾,另一方面也打消大家对自己独占父亲钱财的嫌疑,孝者都有份。
一直住在邻村没出面的大哥终于站了出来,他决定等到三弟回家后,把几个姐妹叫到一起,好好商量父亲的养老问题,谁都别留遗憾。
大爷叫儿子回来
有些子女拿嘴孝顺,有些子女拿行动孝顺,谁真孝谁假孝,大家都看在眼里,公道自在人心,自己不想出钱出工也就罢了,非得给真孝子头上扣顶贪财帽子,到底谁真贪财?
我说的就是三全的二哥和二嫂,孝敬父亲时没看到你们,看到父亲有钱倒是犯了红眼儿病,想分钱就好好孝敬父亲,不要总想着空手套白狼,还给三弟两口子泼脏水,你们做的叫什么事儿?
老爷子每个月七八千离休工资,这在原平当地的确是高薪了,谁家有这一老,都会让人羡慕,子女希望借老人一点光的想法无可厚非。
但是付出和回报需要成正比,这是基本常识,三全虽然每月拿了父亲3000元钱,可是父亲的吃穿用住,也都是三全掏钱,父亲的饮食起居,也都是三全在照顾。
换句话说,即便是花3000元雇佣个保姆,都没法像亲儿子照顾得这么周全,三全对父亲的付出,仅仅是3000元能换来的吗?
反观二哥二嫂都在干嘛?一个说风凉话,认为三弟贪图父亲钱财,一个更是把脏水泼到微信群里,无故生出家丑再故意外扬,真不是亲人该干出来的事。
即便父亲把钱全给三全,也是他应得的,红眼病在孝心面前,一文不值。
张大爷找儿子
三全脑子也是被气晕了,心里憋屈可以理解,和几兄妹赌气可以找渠道发泄,但真不该让老父亲跟着受牵连,坚持多年的孝心何必虎头蛇尾?
三全受的委屈,旁观者都可以理解,自己真心孝顺父亲11年,几兄妹不帮着分担压力,还态度冷漠,尤其二哥二嫂的做法,更是伤到心里。
三全何时对父亲的钱财有过贪图?为了照顾父亲多年时间内都不务工,失去的利益岂是每月3000元能弥补的?所以三全的反应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换谁摊上这样的哥嫂,都会憋一肚子气。
但三全真没必要因为和哥嫂怄气而不去看望父亲,因为老父亲是无辜的,更是几个孩子矛盾的牺牲品,三全既然孝顺了这么多年,何必在最后时刻,因为这点儿小插曲而功亏一篑呢?
孝顺父亲天经地义,不需要谁来认同,即便全天下人都不认同自己是孝子,难道就不管父亲了吗?
三全对老父亲的孝顺在全村人嘴里都有口皆碑,也被老父亲评价为最孝顺的儿子,要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只要得到父亲和大多数人的认可,最终被笑话的,只能是二哥二嫂,不是吗?
哭了
张大爷的宽广胸怀让人感动,让我想起了《常回家看看》里的一句歌词,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真正的孝顺,就是多让老人开心,少让老人操心。
张老爷子很为难,五个子女,都是亲生的,他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三儿子伺候自己,所以自己帮衬三儿子最多,无可厚非,其他几个子女对自己照顾得少,但是为了不让子女们多心,张大爷也从来没有指责过其他几个孩子。
可见,张大爷是一位识大体、无私心、头脑清醒的老人,在90岁的高龄还担心自己给子女添麻烦,有几家老人到了这个年纪还有这样的公心?
可是孩子们和父亲的境界差得有点大,除去老三不说,其余几个子女,不想着怎么尽孝,居然惦记父亲的工资,怎能不让老人伤心?
人到老年,最重要的就是亲情陪伴,最想看到的就是家人和睦,团团圆圆,如果子女因为尽孝问题闹得鸡飞狗跳,违背初衷,只能适得其反。
以张大爷的年纪,人生还有几年?念及亲情,几个子女也应该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毕竟父亲只有一个,错过尽孝的时光,就是遗憾终身。
大儿子终于现身
后记: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张大爷晚年并未给子女添麻烦,还能帮衬子女,这样的父亲就是个宝。
希望三全能够把父亲接回家,毕竟还能有老父亲可尽孝,就是最快乐的事,其余的小插曲都不重要。
更希望三全的二哥二嫂能够反思一下自己,同样作为子女,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你们不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吗?
孝心,就是一个人的品质,通过污蔑的手段去诋毁兄弟的孝心,真的没有资格去和兄弟谈品质,更没有资格去谈钱的问题,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