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日子生活记录(农村往事历历在目)
农村日子生活记录(农村往事历历在目)到了夏天,大地一篇葱茏,各种鸟儿虫子的叫声,在这个幽静的小山村里跌宕起伏。乡间小路的两旁,槐花飘香,麦田里的蝈蝈正放声歌唱。故乡的夏天就是一副有声有色的水墨丹青画!小时候,夏天里如果说上学只是个开始,放学绝对是个高潮。三五伙伴分工明确,你找茅芽我找野莓,各种好吃的果子听话的等在放学的路上,大点的孩子一般还会带点柴禾回家,总之不是浑身泥巴、不看到天上的月牙儿是不会回家。游戏总要落幕的,回家后妈妈总是要责备两句衣服脏了鞋子破了云云,奶奶总会疼爱的准备好精美的晚餐(自家耕作的大米,园子里新鲜的青菜,去年腌制的腊肉酸菜),现在怎么找,怎么尝,花再多的钱,总也吃不出再多那个味道。
小时候,故乡的路是绿油油的气味,那是苋菜或野草的味道,野花野草肆无忌惮地排列在两侧....可惜,现在的农村,早已不是当初我们记忆中的模样,唯有在记忆中找寻,那让人魂牵梦萦的童年故乡。
小时候,春天里
泥土、羊肠小路、野菜、野果、溪流、小鸟鱼虫、野花、炊烟、玩伴是最美好的记忆。早上鸟啼虫鸣声中起床,简单吃下妈妈准备的早餐(一碗鸡蛋炒饭或是一碗清汤挂面),带上奶奶赶早做好的火烧馍、蒸馒头、烙煎饼一路小跑在村口集合。
大的在后面,小的在前面,整整齐齐地爬过一座小小的山坡便来到学校,登上山顶的时候总会忍不住看看山下自己的村庄,晨光下它华丽而富有,那时从没有想过那个地方是自己最魂牵梦绕的地方。
如果说上学只是个开始,放学绝对是个高潮。
三五伙伴分工明确,你找茅芽我找野莓,各种好吃的果子听话的等在放学的路上,大点的孩子一般还会带点柴禾回家,总之不是浑身泥巴、不看到天上的月牙儿是不会回家。
游戏总要落幕的,回家后妈妈总是要责备两句衣服脏了鞋子破了云云,奶奶总会疼爱的准备好精美的晚餐(自家耕作的大米,园子里新鲜的青菜,去年腌制的腊肉酸菜),现在怎么找,怎么尝,花再多的钱,总也吃不出再多那个味道。
小时候,夏天里
到了夏天,大地一篇葱茏,各种鸟儿虫子的叫声,在这个幽静的小山村里跌宕起伏。乡间小路的两旁,槐花飘香,麦田里的蝈蝈正放声歌唱。故乡的夏天就是一副有声有色的水墨丹青画!
夜里的乡村没有电视、电影、KTV,只有皓月和满满一天的星星以及泛白的银河。昏黄的灯光下做好该做的作业,搬张小凳和奶奶坐在院子里没有缘由的看星星,听蛙鸣,捉栅栏上的萤。
乡村里夏天的气味早已经印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了。
小时候,秋天里
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实已经成熟,地里的庄稼开始丰收,人们脸上露出的喜悦笑容,就是秋季里最美的风景!
每年到收割麦子时候,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想起小时候全家人割麦子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看见了当年,父母亲顶着烈日在麦地里挥舞着镰刀,一颗颗汗珠从脸颊掉落的情景······
大人们都去忙了,我们小孩子怎么可能闲着呢?麦子里捉迷藏,沾上满身麦芒,脸红脖子粗的找奶奶撒娇。转眼间,又和伙伴长枪短棒成群结队的掏鸟窝、模拟做饭、采野果子,脑洞大的女孩子,还自己制作果酱。
长大后,再想到那个场面,在麦子熟透的季节,记忆属于整个村庄,安详自由而快乐。
小时候,冬天里
雪一大,山就封了,上学的路就变的格外艰难。
但总会有新的乐趣,爸爸妈妈害怕孩子会冷,总是把最厚的衣服都穿在孩子身上,上学的孩子们就像一串肥肥的糖葫芦行在路上,年纪稍长的随身还带着个火炉,变着花样的玩耍(像在跳绳一样),火苗也争气的发出好看的形状。
周末的打雪仗、堆雪人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一般情况家长都会干预,死死的把孩子关在火炉旁,一个个满脸通红。
罢了,看看书、吃吃东西,当然吃吃东西显得尤为重要,烤红薯、烤土豆、炒板栗、炒黄豆。
偶尔妈妈心情好,还能美美吃上一顿野味,也不知什么时间已经酱好的野鸡、野猪都挂在厨房里,好激动,年味来了!
童年再美,只不过有了一页纸的厚度。有的人走着走着,纸破了随手扔了罢了,有的人想着想着,偶尔拿起来看看呜咽两声就过了。
童年不是穷沟沟里面昏黄的灯光,不是奶奶佝偻的背影,不是再也不想走的泥泞山路,不是一眼看不到的黄土,是乡愁里的一份子,是一代人的血脉,热情而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