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花海之枫林花海(诞生于花海的波尔多二级庄)
普罗旺斯花海之枫林花海(诞生于花海的波尔多二级庄)1866 年,法国阿尔萨斯(Alsace)的实业家马修·多尔福(Mathieu Dollfus)成为了玫瑰山庄的新一任主人。他重组酒庄的行政事务,建造并重修经营建筑,让设施现代化,还优化酿酒和种植方法。从葡萄园到酿酒车间,他让玫瑰酒庄在技术方面达到了当时能够攀至的最高水准。2、缔造者:马修·多尔福1778 年,艾蒂安·西奥多·迪穆兰(Etienne-Theodore Dumoulin)买下了梅多克(Medoc)的圣埃斯泰夫村(Saint-Estephe)的一块荒地,1815年,他种下葡萄并建造了经营和酿造所需的场所,玫瑰山庄园就此诞生。1855 年,玫瑰山被评为二级庄,这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因为此时酒庄还只有 40 岁。继此成功之后,艾蒂安·西奥多·迪穆兰开始不断扩大葡萄园。1861 年,在他辞世时,他留给子孙的是一个 95 公顷大的庄园,面积至今未变。
在波尔多圣爱斯泰夫村(Saint-Estephe)曾有一片山丘种满了石楠花,每到夏天,玫瑰色的花海在阳光下摇摆舒展,经过的人们无不赞叹“Le Mont Rose”,即“玫瑰之山”,后来山丘成了葡萄园,并建起了酒庄,石楠花不再,“玫瑰山”却成了酒庄名字永远保留下来。它就是如今位列二级的名庄——玫瑰山庄园(Chateau Montrose)
01
几个家族共同谱写的辉煌历史
1、开路人:西奥多·迪穆兰
1778 年,艾蒂安·西奥多·迪穆兰(Etienne-Theodore Dumoulin)买下了梅多克(Medoc)的圣埃斯泰夫村(Saint-Estephe)的一块荒地,1815年,他种下葡萄并建造了经营和酿造所需的场所,玫瑰山庄园就此诞生。
1855 年,玫瑰山被评为二级庄,这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因为此时酒庄还只有 40 岁。
继此成功之后,艾蒂安·西奥多·迪穆兰开始不断扩大葡萄园。1861 年,在他辞世时,他留给子孙的是一个 95 公顷大的庄园,面积至今未变。
2、缔造者:马修·多尔福
1866 年,法国阿尔萨斯(Alsace)的实业家马修·多尔福(Mathieu Dollfus)成为了玫瑰山庄的新一任主人。他重组酒庄的行政事务,建造并重修经营建筑,让设施现代化,还优化酿酒和种植方法。从葡萄园到酿酒车间,他让玫瑰酒庄在技术方面达到了当时能够攀至的最高水准。
此外,他还绘制带有广场和街道的“玫瑰村”,他对玫瑰山庄园有着绝对的影响。这位颇富远见的企业家搭建了一个风轮机,通过将土地浸没在泵出的地下水中,成功控制住了根瘤蚜虫害。他也因此挽救了玫瑰山的葡萄园。历任酒庄主一直保存着这架风轮机,今天,它已成为玫瑰酒庄的一大标志。
3、管理人:让-路易·夏木乐
1886 年马修辞世后,让-路易·夏木乐(Jean-Louis Charmolue)接手酒庄。在 1896 至 2006 年间,夏木乐家族引导着酒庄在稳步和卓绝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尽管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先后降临,夏木乐家族以严肃、稳定的精神,就算是在艰难年份也能保持住自己的最优水准。1960 年起,夏木乐重植葡萄园,更新现代化设施,进一步巩固了二级名庄的地位。
2006 年,马丁·布依格(Martin Bouygues)和奥利维尔·布依格(Olivier Bouygues)成功收购玫瑰山庄园。在新庄主的推动下,玫瑰山庄园开始了一项历时 7 年的工程改造,重修酒窖、铺设地热系统、安装光伏板等,继续酒庄的辉煌。
马丁·布依格和奥利维尔·布依格
02
风土优越,拥有天然调节系统
玫瑰山庄园占据着一个排水性极好且有着理想朝向的砂砾质圆丘,俯瞰长达一公里的吉伦特(Gironde)河口。这如同一个天然的调节器,有效缓解了春季霜冻和夏季酷暑。就是因为这等地利,玫瑰酒庄的葡萄园不仅成功躲过 1991 年的大霜冻,还抵抗住了 2003 年的热浪。
玫瑰酒庄的风土条件被地理学家称之为“精英核心”。数百万年形成的复杂堆叠地质促进了圆丘的形成,享受着向河口天然排水的性能。
园内土壤表层为混有砂土的砾质土壤,下层中粘土更为丰富,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存水带,葡萄树要在深层才能汲到所需的水分。
玫瑰山庄园 95公顷的葡萄园自古就围着城堡、酒窖和经营建筑连成一片,是一个整体。既方便在葡萄园内的作业,还利于对葡萄园的全方位思考,针对各个田块的健康状况保持最佳警觉性。
03
定制的品种结构和种植地块
酒庄园内种植 60% 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2% 梅乐(Merlot)、6% 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 2% 小维多(Petit Verdot)。所有品种均被安置在最适合自己的风土和田地上,平均种植密度为每公顷 9 000 株。
“拥有赤霞珠老藤无疑会被认为是一大优势。在如玫瑰酒庄一般的超级风土上,可以达到繁馥顶峰的当属赤霞珠品种。”——玫瑰山庄园。
虽然酒庄最大的一块田也只有 2 公顷,但每块田都拥有自己的名字和风土特色,园内葡萄树的年龄、产量、葡萄品种和砧木都与邻田不尽相同。
04
从园到酒
葡萄在达到完美成熟度时进行采摘,采摘要初选一遍,之后送进酿酒车间。建于2000 年的酿酒车间配有 3 条葡萄接收线。进入车间的葡萄先由一个 9 人团队手工挑拣,除梗后,再由光学分拣机筛选,然后再由 3 人手工挑拣一遍。此后导入发酵罐。
整个酿造以尊重葡萄原本风味为前提,葡萄在发酵罐内不得超过 25 日。发酵完的酒液不同批次分开存放,保留各自特性直至调配。
调配完成的酒液会放入橡木桶陈酿。正牌在法国橡木桶中陈酿 18 个月,60% 新桶;副牌则平均陈酿 12个月,30% 新桶;三牌陈酿 12 个月,15% 橡木桶。
在橡木桶陈酿期间,约每 3 个月换一次桶。此外,酒庄还在橡木桶中以传统方法完成下胶工序,借助新鲜蛋清澄清葡萄酒,同时柔化单宁。
05
酒庄正牌、副牌和三牌
玫瑰山庄园主要酿造 3 款酒——正牌(Chateau Montrose)、副牌(La Dame de Montrose,又名:玫瑰山庄夫人)和三牌(Tertio de Montrose).
1、正牌
以赤霞珠为主的“圣爱斯泰夫”村经典佳酿:虽然结构分明、单宁显著,但完全不乏一款列级名酒的细腻与优雅。随着陈年,这款酒会沉淀出精致又馥郁的芬芳,还拥有不同寻常的强势陈放潜力。一些年份,如 1921、1929、1982、1990、2009 年甚至被公认为传奇佳酿。正牌一般占酒庄总产量的 55%。
2、副牌
和正牌来自同样的葡萄园,遵循相同的严格标准,以第 2 批精选的葡萄酒酿造,梅乐占主导地位,红果芬芳浓郁,柔和、滑润,可更快成熟。首酿年份为 1983 年。副牌产量一般约占 30%。
3、三牌
同样产自玫瑰山庄的杰出风土,不过出自更为年轻的葡萄树。从前一直是酒庄内部自享,但也遵循与正牌和副牌佳酿相同的严格质量标准,年轻时即可享用。
资料来源:酒庄官网